-
公开(公告)号:CN1189994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9367.7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地质调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岩层真厚度测量方法。一种基于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的岩层真厚度测量方法,包括建立岩层剖面的高精度实景三维模型,以获取岩层第M层层面上任意不共线的空间坐标点A(x1,y1,z1)、空间坐标点B(x2,y2,z2)、空间坐标点c(x3,y3,z3)、以及岩层第N层层面上任意一个空间坐标点A’(x′,y′,z′);基于空间坐标点A(x1,y1,z1)、空间坐标点B(x2,y2,z2)、空间坐标点C(x3,y3,z3)计算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法向量;基于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法向量和第M层层面上的任意一点建立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方程;基于岩层第M层层面的平面方程和空间坐标点A’(x′,y′,z′)计算岩层第N层层面任意一点到第M层层面之间的距离,第N层层面上任意一点到第M层层面之间的距离即为岩层的真厚度,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测量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岩层真厚度的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4186.8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2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分支深度监督的遥感采矿图斑时序变化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采矿区域的时序遥感数据,所述时序遥感数据包括多个时间点且覆盖采矿区域全部范围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所述时序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定标和图像配准操作;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变化检测模型并训练,所述语义变化检测模型包括前端时序差异检测网络和后端时序差异检测网络,形成基于双分支时序变化检测的语义变化检测模型;采用训练好的语义变化检测模型,根据所述时序遥感数据生成差异图,得到时序变化检测结果。本发明提高了时序变化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且能够适用于大范围或长时间序列的变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3848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4764.3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Q50/06 , G06V20/17 , G06V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露天矿山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属于矿山技术领域。将矿产资源开发分为规划期、建设开采期、闭坑修复期三个阶段,分阶段建立碳排放模型,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全生命周期动态跟踪,评价各个阶段碳排放水平,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规划期碳排放模型;S2:建立建设开采期碳排放模型;S3:建立闭坑修复期碳排放模型;S4:对建设开采期、闭坑修复期的碳排放进行评价。客观、全面、系统评价整个生命周期内,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程度,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01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68044.1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露天矿山界桩位置布设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被监测大高差地形矿山的地形参数和无人机航摄系统的相机参数,并选取无人机的起降场地,规划无人机的测区范围,分别预设相对航高和预设重叠度,结合地形参数确定相对航高设计值和重叠度设计值,无人机以此完成飞行。充分考虑大高差地形矿山特殊的地形特点,设计合理的相对航高,使矿山各处地面分辨率均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了航摄成果的精度,也确保了无人机和矿山山顶的安全距离;同时还通过初步确定预设重叠度,根据所述地形参数调整并确定像片重叠度设计值,既避免了局部区域实际重叠度过小而产生的航摄漏洞,又确保不会因盲目提高重叠度而造成数据冗余。
-
公开(公告)号:CN114557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398359.3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标本展示领域的一种古生物地质用标本展示装置,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玻璃观察箱、展示台和底座,底座内置有竖向的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包括尾部和输出轴,展示台呈圆形,且展示台由内到外依次内含有放置槽、转盘和移动盘,放置槽、转盘和移动盘之间同心,且移动盘和转盘之间连接有滚珠轴承,放置槽随着转盘旋转,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展示台;相对于传统的展示柜而言,本技术方案利用放置槽将地质用标本进行放置,随后第一转动电机带动转盘进行旋转,便于多角度展示标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16735.8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地质体模型中非流形面的修复方法及其系统,属于地质体建模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获取目标区域的待检查地质体模型;获取描述三角网格各边关联的三角网格数量的待检查地质体模型的拓扑关系;根据待检查地质体模型的拓扑关系,判断待检查地质体模型中是否存在非流形面,若是,利用种子搜索算法将各非流形面分离为流形面,完成地质体模型中非流形面的修复,否则,结束流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质体模型非流形面检查修复技术存在的效率低、修复效果差、缺乏自动化检查修复能力以及无法兼顾模型几何精度和拓扑结构正确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62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20827.X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T17/05 ,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估算石灰岩地下矿山矿产资源开采量的方法,属于矿产资源管理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收集矿山的采掘区域,形成矿山开采示意图,并在矿山开采示意图中规划扫描路线;根据扫描路线,采用扫描系统对矿山进行实地扫描,获得点云数据;矿山扫描完成后对点云数据进行整理,删除无效点云数据,形成矿山点云分布图;将上一次矿山扫描的数据叠加在本次矿山扫描形成的点云分布图中,分析采空区变化情况,获取矿山在一段时间内形成的采空区范围,圈定矿山开采区域;根据矿山开采区域体积计算一段时间内的矿山开采量。本发明能够快速且较为准确的估算出矿山开采量,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83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4280.2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露天矿山物联网电子界桩的监测方法,属于物联网领域。管理监测平台接收来自界桩设备传感器采集通过4G物联网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和存储,实现对界桩状态、环境参数、越界开采行为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比以往产品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灵敏度,具有及时的预警通知方便及时处置异常问题,为统一矿山界桩管理提供了有利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01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268044.1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露天矿山界桩位置布设优化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被监测大高差地形矿山的地形参数和无人机航摄系统的相机参数,并选取无人机的起降场地,规划无人机的测区范围,分别预设相对航高和预设重叠度,结合地形参数确定相对航高设计值和重叠度设计值,无人机以此完成飞行。充分考虑大高差地形矿山特殊的地形特点,设计合理的相对航高,使矿山各处地面分辨率均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了航摄成果的精度,也确保了无人机和矿山山顶的安全距离;同时还通过初步确定预设重叠度,根据所述地形参数调整并确定像片重叠度设计值,既避免了局部区域实际重叠度过小而产生的航摄漏洞,又确保不会因盲目提高重叠度而造成数据冗余。
-
公开(公告)号:CN1154966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9633.X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重庆华地资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的快速去薄云方法,包括:采用暗通道算法对输入的原始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暗通道图像,通过最大大气光阈值法,计算暗通道图像的大气光值,对原始高分二号卫星遥感影像进行下采样,获取透射率预估图,再进行导向滤波和插值上采样,得到透射率优化图,基于大气散射模型,以蓝光波段为起始波段,根据各波段间散射强度的比值关系,对蓝、红、绿和近红外波段进行校正,根据大气光值和透射率优化图,将校正后的蓝、红、绿和近红外波段进行组合还原,得到去薄云后的图像。本发明加快了图像处理速度,约束了厚云过校的问题,且进行了图像偏色纠正,从而能够得到更精准的去薄云图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