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448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42010.5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羟基磷酸铜吸附剂配方及制备方法,涉及大气处理和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配方包括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磷酸、质量为磷酸质量70%~80%的乙酸铜、质量为磷酸质量5%~15%的乙二胺、质量为磷酸质量50%~70%的磷酸盐、质量为磷酸质量80%~130%的可溶性铜盐和质量为磷酸质量3%~10%的氮气。本发明具有材料易得、价格低廉、生产工序较为简单的优点,生产完成的吸附剂能够有效的吸附大气和水中的污染物,能够较好的对大气和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且适宜大批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339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70727.1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胺改性羟基磷酸铜二氧化碳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碳中和技术领域。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1ml~5ml的Na2HPO4溶液,配制1ml~5ml的铜溶液(CuSO4、Cu(NO3)2、CuCl2);S2:制备获取羟基磷酸铜(Cu2(OH)PO4)样品。本发明针对现有二氧化碳有机吸附剂成本高、稳定性差等缺点,以不同的胺为胺源对Cu2(OH)PO4进行改性,其中特别采用了聚乙烯亚胺(PEI)和四乙烯五胺(TEPA)为胺源对Cu2(OH)PO4进行改性,构建了一类新型的二氧化碳固体吸附剂,与未改性的Cu2(OH)PO4相比,采用PEI和TEPA作为胺源对Cu2(OH)PO4进行改性后,在吸附温度为60℃、进气流量为30ml/min、CO2浓度为15vol.%的反应条件下,50%PEI‑Cu2(OH)PO4、50%TEPA‑Cu2(OH)PO4吸附剂表现出最佳吸附效果,此时其对于CO2的吸附量分别为8.54mmol/g和6.54mmol/g。
-
公开(公告)号:CN111992201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47743.8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B01J23/22 , B01J37/10 , B01J37/34 , C02F1/30 , A62D3/17 , C02F101/20 , A62D101/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微波水热法一步合成BiVO4/InVO4光催化剂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主要步骤包括:将Bi(NO3)3·5H2O和In(NO3)3·XH2O加入硝酸溶液中,得到混合液A,将NH4VO3溶于NaOH溶液,得到混合液B,将两者混合,于微波加热条件下反应即可。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采用微波水热法一步合成,制备出不同摩尔比的BiVO4/InVO4光催化还原Cr(Ⅵ),有效地提升了BiVO4及InVO4的光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416768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745774.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化控制系统家庭污水分级处理再利用装置,涉及家庭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根据家庭排放污水污染程度的不同,对家庭排放污水作分级处理,通过与互联网智能技术结合设计了三类不同净化处理工艺,有效针对不同污水采取不同工艺流程处理到合适的程度后再加以利用,达到了高效率、高针对性的污水净化效果,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处理成本,实现了对装置的远程控制,更具灵活性和可操控性。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备用水池,可供停水时期的应急使用,保证了备用水池中水量充足且为活水。
-
公开(公告)号:CN211885748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21758635.2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B01D3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续运行无电力消耗砂水分离器,包括驱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和分离装置。工作时,驱动装置设置在进水渠道的底部末端,由进水驱动,第一传动装置平行设置在驱动装置上方,第二传动装置平行设置在第一传动装置的一侧,分离装置设置在进水渠道外侧,其斜向下伸入旋流沉砂池,驱动装置的转动由第一、第二传动装置依次传动至分离装置,对旋流沉砂池中的砂水进行分离。本实用新型可保证砂水分离器无间断运行的同时,又不需消耗电力;同时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提高砂水分离器除砂效率,降低除砂成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