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0938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50540.2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的激光冲击波检测装置及其最优激光冲击距离计算方法。该激光冲击波检测装置可在保持激光冲击强度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激光发射探头与被检工件之间的距离,实现利用同一个激光发射探头对不同材料的界面结合力检测。并且,该激光冲击波检测装置操作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计算出的最优激光冲击距离利用距离调节装置调节激光发射装置的激光发射探头与材料的提离距离即可,与现有检测方式相比,可显著提高激光冲击波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210150540.2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力的激光冲击波检测装置及其最优激光冲击距离计算方法。该激光冲击波检测装置可在保持激光冲击强度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激光发射探头与被检工件之间的距离,实现利用同一个激光发射探头对不同材料的界面结合力检测。并且,该激光冲击波检测装置操作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根据计算出的最优激光冲击距离利用距离调节装置调节激光发射装置的激光发射探头与材料的提离距离即可,与现有检测方式相比,可显著提高激光冲击波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68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927126.3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Inventor: 柳平 , 聂祥樊 , 延黎 , 邓涛 , 杜玉环 , 李建 , 张书博 , 文张军 , 曾杨洋 , 彭思逸 , 胡铭薇 , 程彦凯 , 王嘉鑫 , 白文亮 , 唐远沛 , 王中昊 , 李冰 , 王相龙 , 戴家俊
IPC: A61H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戴型电动智能助残外骨骼装置,包括腰环、胯环、连接于腰环和胯环之间的多个主动连杆组件、背架以及下肢助力外骨骼,所述背架与腰环连接,两个所述下肢助力外骨骼分别连接于胯环左右两侧,所述主动连杆组件包括主动伸缩杆、上铰链头和下铰链头,所述上铰链头上端与腰环转动配合、下端与主动伸缩杆上端转动配合,所述下铰链头下端与胯环转动配合、上端与主动伸缩杆下端转动配合;本发明通过多杆结构驱动形成基本步形运动,穿戴式助力外骨骼装置可通过人工控制实现身体姿态及腿部动作精细控制,在保持系统良好的负重助力前提下,实现步行运动助力,减轻穿戴者步行运动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27763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11485201.7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国营芜湖机械厂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B29C64/20 , B29C64/268 , B29C64/153 , B29C64/209 , B29C64/25 , B29C64/364 , B33Y30/00 , B33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电扫超音速喷射沉积激光增材制造装置,包括成形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上方的激光喷射增材装置,所述激光喷射增材装置包括冷喷头、激光发生器以及激光束控制装置,冷喷头喷射方向可调以使得喷出的粉末粒子束在工作台上基于零部件形状扫描,所述激光束控制装置安装于激光发生器出射口处用于控制激光束的发射方向,以使得激光束与冷喷头喷出的粉末粒子束汇聚于一点并使得基体表面和粉末粒子被加热形成熔融状态。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定向喷射粉末并实时加热烧结形成零部件,无需逐层铺粉烧结,成形效率大大提高;粉末不会造成浪费,降低成形成本,而且成形质量一致性良好,提高成形质量,简化零部件烧结的工序,提高烧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1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4530.1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纤维丝束高程度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分为展纱模块、介质阻挡放电模块、聚纱模块和通气模块;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和稳定气流通气,在介质间隙区域内产生持续、稳定的等离子体;通过展/聚纱装置和收丝转动机构,带动纤维丝束以平面铺展状态匀速穿过间隙区域;再通过协同控制放电压力和频率、间隙大小、气流流速、纤维丝束运动速度等参数,使间隙区域形成均匀、稠密的等离子体,保证大纤维丝束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效果。整个改性装置及方法,原理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参数可控性好、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可适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多种纤维丝束。
-
公开(公告)号:CN112718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485203.6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辅助真空电扫超音速沉积喷枪,包括冷喷头、激光发生器以及激光束控制装置,所述激光束控制装置安装于激光发生器出射口处用于控制激光束的发射方向,以使得激光束与冷喷头喷射方向汇聚于一点。本发明通过激光发生器可对粉末束中的粉末粒子加热,通过温度控制可使得粉末粒子在固态状态下加热,提高固体粒子的塑性,使的基体表面温度提高甚至熔融,以降低固体粒子沉积需要的临界速度,或者可使得粉末粒子加热后在相变条件下沉积,实现热喷涂,提高喷枪的适用范围,同时粉末粒子沉积过程对基体形成夯实、强化效应,进一步提高沉积层结合强度。另外,利于控制整个喷涂介质的方向,防止直接喷涂导致的飞溅和发散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17650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600051.3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协同三维摆盘活塞发动机,包括基体、主轴、缸体、传动组件和协同轴组件;缸体包括平行绕中心轴线圆周阵列布置的至少两个缸,传动组件包括摆盘,协同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绕所述中心轴线布置的协同轴,协同轴两端分别对应与摆盘和缸体通过圆柱副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和往复运动,以此协同缸体与摆盘之间的在圆周方向的同步,使得连杆只传递往复驱动力,不参与传递维持摆盘与缸体在圆周方向同步的载荷,去除现有技术常用的滑靴结构,简化连杆与活塞、连杆与摆盘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使结构整体简单轻便,延长连接副的使用寿命,节约制造及使用成本,本发明采用转缸配气结构,紧凑、简洁、功重比高、功率体积比大、活塞径向载荷小,整机机械效率高;发动机整体设置为圆柱结构,迎风面积小,用于运动机械减小阻力,适合于航空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12718290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85629.1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辅助真空电扫超音速沉积喷枪,包括冷喷头、高能电子束发射器以及电子束控制装置,所述电子束控制装置安装于高能电子束发射器出射口处用于控制电子束的发射方向,以使得电子束与冷喷头喷射方向汇聚于一点。本发明通过高能电子束发射器可对基体和粉末束中的粉末粒子加热,通过温度控制可使得粉末粒子在固态状态下提高温度,提高固体粒子的塑性,使的基体表面温度提高甚至熔融,以降低固体粒子沉积需要的临界速度,或者可使得粉末粒子加热后在相变条件下沉积,实现热喷涂,同时粉末粒子沉积过程对基体形成夯实、强化效应,进一步提高沉积层结合强度;而且利于控制整个喷涂介质的方向,防止喷涂过程的飞溅和发散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2607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608988.1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实现飞行器流动控制和冰形感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于飞行器机翼的回形等离子体激励器、调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回形等离子体激励器包括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和绝缘层介质,所述高压电极采用金属电极条以首尾连接的方式形成回形,所述低压电极为金属平板,所述高压电极的正投影均在所述金属平板内,所述绝缘层介质设置于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所述绝缘层介质对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进行物理隔离;本申请结合等离子体在飞行器流动控制和减阻方面的应用,将等离子体结冰感应和防除冰冰形于一身,采用回形等离子激励器,实现飞行器结冰感应、展向的流动控制和防除冰,以及飞行器弦向减阻和防除冰。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648443.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C09D127/06 , C09D163/00 , C09D123/28 , C09D5/32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制备与涂覆方法。吸收保护层包括粘接层、增塑增韧层、吸光层三种功能层组成。按照各功能层成分比例进行混合、加热融化、搅拌均匀,分别制备成粘性液态的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按照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顺序依次均匀喷涂在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冷却凝固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塑料薄膜,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后可一次性撕下。整个吸收保护层的制备与涂覆方法,原理简单、易操作、高效、通用性强,可用于飞机、高铁、核电站等装备大型结构倒角、转角、凹槽、焊缝等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的快速、高质量涂覆,显著提升激光冲击强化的效率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