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金属和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溶剂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354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80084504.9

    申请日:2022-10-21

    Abstract: 分子设计原理利用位阻效应来调整Li+离子的溶剂化结构。通过用较大尺寸的乙氧基取代DME上的甲氧基,得到的1,2‑二乙氧基乙烷(DEE)具有较弱的溶剂化能力,并且因此具有更多富含阴离子的内部溶剂化壳,这两者都增强阴极和阳极的界面稳定性。根据某些其他方面,本实施方式涉及氟化的1,2‑二乙氧基乙烷(氟化的DEE)分子家族,其易于大规模合成以用作电解质溶剂。通过迭代调整,用不同数量的氟原子官能化1,2‑二乙氧基乙烷(DEE,与二乙醚不同)上的选定位置以达到CE、氧化稳定性和离子导电之间的平衡。与1.2M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LiFSI)配对,这些基于氟化的DEE的单盐单溶剂电解质得到了全面的表征。此外,设计并合成了氟化碳酸乙基甲酯家族。将不同数量的F原子微调以产生碳酸单氟乙基甲酯(F1EMC)、碳酸二氟乙基甲酯(F2EMC)和碳酸三氟乙基甲酯(F3EMC)。系统地研究了几种锂离子软包电池的循环行为以了解氟化程度的影响。

    用于慢性伤口管理和加速组织再生的无线闭环智能绷带

    公开(公告)号:CN118159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80072199.1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慢性不愈合伤口是患者发病的主要来源,也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的伤口护理处理是被动的,并且无法实时适应伤口环境的变化。通过集成多模式传感器并在绷带中添加刺激器,生理监测是可能的,并为主动干预复杂的伤口环境提供了机会。在这里,我们开发了一种无电池的柔性生物电子系统,该系统由无线供电、闭环、自主感测和刺激电路组成,其具有连接组织的韧性传导性水凝胶电极,以便实现稳健的信号转导、按需粘合和分离。使用多个临床前模型,我们证明了我们的伤口护理系统能够持续监测皮肤阻抗和温度,同时递送定向电刺激,从而激活与加速伤口闭合、增加新生血管和增强真皮恢复相关的促再生基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