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介入治疗术动脉压迫护理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8748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36989.8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介入治疗术动脉压迫护理器,包括矩形箱体、支撑板、卡接机构、升降箱体、调节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缸,第一电缸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电缸底部与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底部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弧板,第一橡胶弧板下侧设置有第二橡胶弧板;调节机构包括螺纹杆和电机,螺纹杆下端设置有倾斜齿轮,倾斜齿轮与电机啮合连接,螺纹杆上端设置有螺纹筒,升降箱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设置有两组,两组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本发明的护理器对术后病人的动脉压迫更缓和,能够适配不同大小的手臂和腿部。

    基于物联网的院外急救物品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9758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3073.0

    申请日:2024-03-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院外急救物品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急救物品特性将急救物品进行大类划分,获取子类划分列表,为每个子类划分列表下的急救物品分配一个独立编码信息,为每个子类划分列表下的每个急救物品生成唯一的子编码信息,对急救物品的使用量进行监测,还包括对特殊监管急救药品的监测并生成记录,当急救物品的使用量不满足预设阈值时发出纠错提示;将患者在进行急救过程中使用的所需急救物品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信息基于时间序列上传至院外急救物品信息管理控制中心存储;本申请在院外急救场景下,急救物品的管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对院外急救物品进行信息管理,可以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减少错误和失误,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引流管固定用腹带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40685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1112386.0

    申请日:2024-0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引流管固定用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和开设在腹带本体上的引流孔,所述腹带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调节组件,其中一个所述调节组件远离腹带本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部,另外一个所述调节组件远离腹带本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固定组件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在腹带本体上设置有棉布,使得棉布直接与患者的皮肤进行接触,在对腹带本体进行清洗时,只对棉布进行清洗,无需对整个腹带袋进行清洗的工作,从而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同时也提升了对腹带清洗的效率。

    避光恒温药盒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9606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795482.9

    申请日:2019-10-23

    Inventor: 师思源 陈滕

    Abstract: 避光恒温药盒,包括有盒体,盒体内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内置盒,内置盒的后端中部安装有可推动内置盒前后移动的弹簧推板,内置盒的后端表面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导向块,导向块的外侧均啮合有啮合齿块,导向杆后侧的内置盒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向爪;内置盒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可左右移动的隔板;本装置通过导向杆、导向爪、导向块和啮合齿块之间相互配合,在弹簧推板的推动力下可以使内置盒通过简单的按动来实现移出和固定,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移动隔板,可以调节隔板内部的空间,使隔板内部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内置盒能够装更多的药品,并且本装置携带方便,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泛。

    利器盒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02259U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20583707.0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利器盒,包括中空的盒体,所述盒体内壁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后端固定连接不完全圆盘,所述不完全圆盘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拨动杆,所述不完全圆盘左侧设置有开有多个圆槽的转动轮,两所述圆槽间均开有拨动槽,所述转动轮中部固定连接有长轴,所述长轴中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后端均设置有U形杆。本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医护人员在拔拉、剪切或旋转针头将其卸下时,稍不注意就会针头滑落或刺伤操作人员,存在污染环境或感染操作人员的隐患,另外这种卸针头方式也同时存在操作繁琐、效率较低的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