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0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011517.9
申请日:2025-01-04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抗菌的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用敷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鲱鱼精DNA溶解于Tris缓冲溶液中,加入1,8‑二羟基萘溶液和高碘酸钠,避光反应,再经过离心和洗涤,得PDHN;将TSPBA和PDHN溶解于Tris缓冲溶液中,搅拌混合得TP;将TP、季铵化壳聚糖、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溶解于超纯水中,然后冰浴处理,再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四甲基乙二胺搅拌混匀,得光热抗菌的水凝胶敷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得的光热抗菌的水凝胶敷料。该水凝胶敷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粘附性能及自愈性能,并具有优异的光热杀菌、抗氧化和抗炎性能,在促进慢性伤口愈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5854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510087.6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A61K38/12 , A61K35/742 , A61K33/242 , A61P31/04 , A61P1/00 , B82Y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益生菌芽孢的纳米抗菌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系统由益生菌芽孢和多粘菌素类抗生素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组成;所述金纳米颗粒负载在益生菌芽孢表面。本发明所述递药系统能够减少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对肠道造成的功能紊乱,调节肠道菌群;又可以在萌发过程中使生长在表面的金纳米粒子脱落,发挥特异性杀菌的疗效;本发明为口服给药的细菌性肠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发明所述纳米抗菌递药系统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强,具有巨大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585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0087.6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A61K38/12 , A61K35/742 , A61K33/242 , A61P31/04 , A61P1/00 , B82Y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益生菌芽孢的纳米抗菌递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系统由益生菌芽孢和多粘菌素类抗生素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组成;所述金纳米颗粒负载在益生菌芽孢表面。本发明所述递药系统能够减少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对肠道造成的功能紊乱,调节肠道菌群;又可以在萌发过程中使生长在表面的金纳米粒子脱落,发挥特异性杀菌的疗效;本发明为口服给药的细菌性肠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发明所述纳米抗菌递药系统制备简单,生产成本低,稳定性强,具有巨大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004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065271.X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12N1/20 , A61K35/742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益生菌芽孢影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肠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用以解决急性放射性肠损伤的预防或治疗问题,益生菌芽孢影在制备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肠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肠损伤药物的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本发明以益生菌芽孢影作为预防或治疗放射性肠损伤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降低动物肠道经放射性辐照后产生的肠道损伤,为放射性肠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4300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67395.8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25/09
Abstract: 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辅助引导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送入导丝时的量和角度不便有效控制,及送入导丝时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主体,主体内同轴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内经L形板转动连接有导杆,L形板前侧设有T形板,导杆前端同轴设有圆环,圆环外缘面设有多个推板,圆形槽内同轴转动连接有环形板,环形板内缘面上开设有多个V形的导向槽,圆形槽内设有矩形框,矩形框下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经前后轴向的插杆与导向槽滑动连接,圆形槽内同轴设有引导管,引导管的相背端均贯穿主体,圆形槽内同轴转动连接有内啮合齿轮,圆形槽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同轴设有与内啮合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43899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426215.1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A61K35/742 , A61K35/745 , A61K35/747 , A61K47/46 , A61P31/04 , A61P1/00 , A61P35/00 , A61P29/00 , C12N1/20 , C12N1/16 , C12N1/04 , C12R1/01 , C12R1/07 , C12R1/225 , C12R1/1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益生菌芽孢衣壳纳米材料与益生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有效解决各种胃酸不耐受的益生菌口服过胃后失活或者活性降低,进而造成在肠道定植效率低的难题,以及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和增殖,恢复和重建肠道屏障,调节肠道菌群,进而实现对结肠炎和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的有效防治问题,首先,培养益生菌,使其产生芽孢,然后通过挤压器提取芽孢衣壳并制备成粒径均一、性质稳定的衣壳纳米材料(Capsid Nano‑materials,CNMs),再将衣壳纳米材料与益生菌在其生长培养基中共孵育,得芽孢衣壳纳米材料与益生菌组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费用低和胃酸环境稳定,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屏障,为炎性肠病和炎症诱发的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6482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75931.5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04 , A61K47/26 , A61K31/70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7/02 , A61K9/5115 , A61K9/5123 , A61K31/704 , A61K4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肿瘤细胞精准开关型肿瘤靶向治疗体系的制备及应用,可有效解决现有抗肿瘤药物提前泄露,生物相容性差,靶向性差,无法精准释放药物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制备MSNs-CTAB纳米粒,再加入ClTMS得MSNs-CTAB-Cl,除去CTAB,得MSNs-Cl;分散于DMF溶液中,加入叠氮化钠,得MSNs-N3;分散于DOX中,得MSNs-N3-DOX溶液;最后加入CuBr溶液和tris-(benzyltriazolylmethylamine)溶液及APT-Alkyne溶液,即得肿瘤细胞精准开关型肿瘤靶向治疗体系MSNs-DOX-APT;本发明工艺简单,可将更多药物转运至肿瘤部位,副作用小,提高肿瘤治疗疗效,靶向性好,是肿瘤治疗药物上的一大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07228581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664030.6
申请日:2017-08-0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股流异径管绕管式换热器,包括管箱、壳体、管板、芯筒、小径绕管、大径绕管、定位条、壳程进出口管、管程进出口管和耳式支座,其特征在于:芯筒外缠绕有小径绕管和大径绕管两种结构,其布置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每一层绕管由小径绕管与大径绕管交替缠绕而成,第二种是内部若干层缠绕小径绕管,外部若干层缠绕大径绕管;相邻内外层绕管的缠绕方式和螺旋角相同,但缠绕方向相反,相邻内外层绕管之间直接接触,而同层绕管之间的轴向间距用定位条定位,小径绕管与大径绕管的两个管头分别间隔布置在两端管板上。本发明采用小径绕管与大径绕管的两种缠绕方式,增大了换热面积和绕管层间的间隙,增强了壳程流体的换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26127B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510204171.0
申请日:2015-04-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热和光动联合抗肿瘤的以叶酸介导的金纳米星为载体的药物传递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有效解决现有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大,生物相容性差,靶向性差的问题,方法是,将金纳米星表面通过共价键连接上具有反应活性的氨基和羧基后,再通过酰胺反应连接靶向分子,得到主动靶向的金纳米星溶液;再通过靶向化合物末端的氨基和近红外荧光探针进行化学反应,得到具有叶酸靶向和近红外荧光成像的金纳米星溶液;然后再直接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负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于金纳米星表面,即得,本发明体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制备工艺简单且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毒副作用小,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公开(公告)号:CN10590682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76557.7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3/12 , A61K41/0052 , A61K47/34 , A61K49/0019 , A61K49/0093 , A61K49/126 , A61K49/1824 , C08J236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包覆二氧化锰片层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有效解决现有抗肿瘤药物生物相容性差,毒性大、应用效果差的问题,方法是,称取2?(N?吗啡啉)乙磺酸?水100~200mg,加入到200~400mg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中,在功率为40~100W,温度为25℃的条件下超声5min溶解,再加入浓度为5.0M、体积为3.0~5.0mL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应30min,即得包覆二氧化锰片层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毒副作用小,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