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0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93923.2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纳米氢氧化镁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及纳米氢氧化镁/PVA复合薄膜。本发明提供的水性纳米氢氧化镁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液体和镁源混合制成配合物溶液,在配合物溶液中加入氢氧化物进行均相沉淀反应得到悬浊液,悬浊液离心后洗涤,再分散于水中得到纳米氢氧化镁分散体,离子液体选自1‑丁基‑3‑甲基咪唑丙烯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和N‑甲基咪唑丙烯酸盐中的一种。离子液体的丙烯酸、甘氨酸阴离子更易与金属配位,起到镁离子控制释放和空间阻隔作用,离子液体的配位反应、氢键作用、静电作用调控反应结晶,诱导形成小尺寸氢氧化镁且能防止其在水性环境中的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8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0835933.7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水溶性聚磷酸铵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合成方法包括:在封闭环境中,先将磷酸脲和磷元素补充剂混合,然后经熔融、发泡聚合反应、冷却和粉碎处理,制得整体为无定形态的高水溶性聚磷酸铵,其中,所述磷元素补充剂和磷酸脲的摩尔比为(0~0.5):1,所述磷元素补充剂中的磷含量高于磷酸脲中的磷含量,聚合反应温度190~270℃,聚合反应时间90~240 min。所述高水溶性聚磷酸铵整体呈无定形态,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磷酸铵5~15%、焦磷酸铵8~28%、三聚磷酸铵10~32%、四聚磷酸铵20~35%、五聚磷酸铵10~30%、五聚以上磷酸铵5~10%。上述高水溶性聚磷酸铵可用作肥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263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93924.7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氢氧化镁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纳米氢氧化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液体和镁源混合制成配合物溶液,在配合物溶液中加入氢氧化物进行均相沉淀反应得到悬浊液,悬浊液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纳米氢氧化镁,所述离子液体选自1‑丁基‑3‑甲基咪唑丙烯酸盐、1‑丁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和N‑甲基咪唑丙烯酸盐中的一种。离子液体的丙烯酸、甘氨酸阴离子更易与金属配位,起到镁离子控制释放和空间阻隔作用,离子液体配位反应、氢键作用、静电作用调控反应结晶,实现氢氧化镁粒径大小与粒度分布的可控,且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基团能够进一步防止纳米氢氧化镁颗粒间的聚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8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35933.7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水溶性聚磷酸铵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合成方法包括:在封闭环境中,先将磷酸脲和磷元素补充剂混合,然后经熔融、发泡聚合反应、冷却和粉碎处理,制得整体为无定形态的高水溶性聚磷酸铵,其中,所述磷元素补充剂和磷酸脲的摩尔比为(0~0.5):1,所述磷元素补充剂中的磷含量高于磷酸脲中的磷含量,聚合反应温度190~270℃,聚合反应时间90~240 min。所述高水溶性聚磷酸铵整体呈无定形态,按质量百分比计算,包括:磷酸铵5~15%、焦磷酸铵8~28%、三聚磷酸铵10~32%、四聚磷酸铵20~35%、五聚磷酸铵10~30%、五聚以上磷酸铵5~10%。上述高水溶性聚磷酸铵可用作肥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