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电磁力推动弹体清除回转窑出口结渣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5532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711089444.7

    申请日:2017-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电磁力推动弹体清除回转窑出口结渣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炮管、磁力发射电源、载体车、炮管角度调节装置、弹体;所述炮管、磁力发射电源和炮管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载体车上,炮管角度调节装置架设在炮管的底部,炮管内两个对称设置的导轨与磁力发射电源导通,弹体装于炮管中时,弹体的两侧与炮管内两个对称设置的导轨滑动连接。本发明用强电磁力推动弹体撞击回转窑出口结渣,能够安全高效地清除回转窑出口结渣。在清渣过程中,不影响回转窑内部环境质量,而且离回转窑出口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了工人在高温环境下手工清渣所带来的危险因素以及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避开了回转窑出口附近高温对设备的影响。

    一种冷轧钢卷穿心打捆提升机精确定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907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78228.1

    申请日:2018-10-30

    Inventor: 刘洪宇 刘俊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轧钢卷穿心打捆提升机精确定位控制方法,包括:在穿心打捆机上部的横梁处安装激光测距仪,在穿心打捆机鞍座上安装接近开关,激光测距仪及接近开关信号均接入PLC控制器;当接近开关检测到穿心打捆机鞍座上有钢卷后,PLC控制器根据激光测距仪测量的数值计算钢卷卷径D;计算提升机上升高度;PLC控制器根据得出的提升高度h控制提升机上升,由提升机位置闭环控制系统控制提升机到达指定提升位置;穿心打捆机自动打捆。根据控制过程中钢卷的实测卷径计算出钢卷的上升高度,采用提升速度切换的方式,实现对穿心打捆提升机的穿心轴位置提升高度的精确控制。

    一种冷连轧带钢动态剪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89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1234751.4

    申请日:2018-10-23

    Inventor: 刘洪宇 刘俊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连轧带钢动态剪切控制方法,由冷连轧机基础自动化中的线协调、主令速度和带钢跟踪配合完成;线协调是命令的发起者,以带钢跟踪为依据,按倒计时的形式启动飞剪的各个动作,当焊缝进入机架时就开始激活剪切顺序控制。优点是:应用动态剪切控制方法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冷连轧带钢的剪切控制精度,能够生产出厚度与板形都符合用户要求的高品质汽车板和家电板。本发明根据控制过程中带钢位置、飞剪旋转速度、飞剪旋转角度、飞剪剪切速度的影响,采用变频调速实现一种动态控制,以满足对不同带钢在各种运行速度下进行剪切的精度控制。

    一种全六辊冷连轧机架轧制线调整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9050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57047.0

    申请日:2017-10-16

    Inventor: 刘洪宇 刘俊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1/30 B2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六辊冷连轧机架轧制线调整控制方法,采用粗调阶梯垫和精调斜楔的组合来调整轧制线高度,阶梯垫共有六级台阶,首阶高度与其余台阶高度不同;精调斜楔用于轧制线精调,当调整量小于一个台阶时,粗调阶梯垫不动,再由斜楔完成轧制线的调整,保证在整个辊径变化范围内轧制线的精度恒定;斜楔的斜度为2.5°~2.9°,通过控制轧制线调整液压缸实现斜楔的移入和移出,轧制线调整液压缸的位移量由安装在轧制线调整液压缸内部的线性位移传感器来测量。优点是:保证轧机机架轧制线在同一水平线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冷连轧机轧制线高度调整控制方法,为实现轧机液压辊缝标定,避免勒辊断带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于无模型预估算法的硅钢边部减薄滞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26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19869.X

    申请日:2018-10-19

    Inventor: 刘洪宇 刘俊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冷轧硅钢轧制过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模型预估算法的硅钢边部减薄滞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工作辊窜辊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2)边降闭环控制系统设计;(3)无模型自适应算法;(4)无模型边部减薄滞后预估控制。本发明通过反馈控制、前馈控制以及在反馈控制中引入抗滞后的无模型预估控制,对硅钢边部减薄滞后进行了有效控制;工作辊窜辊利用锥度辊在带钢边部进行定位,完全具备对无取向硅钢边部减薄的控制功能;边部减薄滞后反馈控制和无模型预估算法对边部减薄闭环控制系统中的时间滞后问题具有良好的动态控制品质,无需对象模型,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得系统输出快速稳定地达到设定值。

    一种冷连轧极限厚度带钢的带头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251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304234.4

    申请日:2016-05-09

    Inventor: 刘洪宇 刘俊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连轧极限厚度带钢的带头轧制方法,旨在提高极限厚度带钢的成品质量。该方法的内容包括:启动自动带头轧制模式;计算厚比系数;厚度测量中的滤波处理;计算轧制厚度所需的机架速度;计算斜坡平滑因子;计算带头附加机架传动系数;计算机架带头轧制速度;将自动计算的上述参数传递到控制系统中,利用现有的焊缝跟踪系统,启动或关闭自动带头轧制模式。本发明解决了轧制极薄带钢的轧机穿带问题,降低带钢头尾的断带次数,也可以解决轧制极厚带钢后续的连续退火焊机的焊接困难问题。

    一种渐开线直齿大型齿轮补焊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0966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61158.1

    申请日:2014-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开线直齿大型齿轮补焊方法及其装置,能够高效地修复磨损的渐开线直齿大型齿轮。该补焊方法为:将补焊装置放在磨损的大型齿轮上,并通过磨损的大型齿轮的轴孔定位;将焊枪定位到大型齿轮的磨损部位;焊枪往复直线运动多次后,一个补焊层被补焊好,然后焊枪以同样的方式,再完成下一个补焊层的补焊,直到一个磨损的大型齿轮的补焊被完成。该装置包括:x轴滑道、X轴上的电机、X轴丝杠、下矫直辊、上矫直辊、Y轴上的电机、焊丝轮、送丝电机、焊枪支架、Z轴滑道、Z轴上的电机、Y轴滑道、焊丝和焊枪。本发明提高了齿轮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补焊装置结构合理,可实现焊枪的三维运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控制精准。

    一种渐开线直齿大型齿轮补焊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0966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61158.1

    申请日:2014-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247 B23K210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开线直齿大型齿轮补焊方法及其装置,能够高效地修复磨损的渐开线直齿大型齿轮。该补焊方法为:将补焊装置放在磨损的大型齿轮上,并通过磨损的大型齿轮的轴孔定位;将焊枪定位到大型齿轮的磨损部位;焊枪往复直线运动多次后,一个补焊层被补焊好,然后焊枪以同样的方式,再完成下一个补焊层的补焊,直到一个磨损的大型齿轮的补焊被完成。该装置包括:x轴滑道、X轴上的电机、X轴丝杠、下矫直辊、上矫直辊、Y轴上的电机、焊丝轮、送丝电机、焊枪支架、Z轴滑道、Z轴上的电机、Y轴滑道、焊丝和焊枪。本发明提高了齿轮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补焊装置结构合理,可实现焊枪的三维运动;控制系统操作方便,控制精准。

    一种镀层控制的气刀距离数据驱动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262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127634.2

    申请日:2019-11-18

    Inventor: 刘洪宇 刘俊清

    Abstract: 一种镀层控制的气刀距离数据驱动预测方法,采集带钢的生产数据,包括:目标镀层厚度、镀层种类、带钢宽度、带钢厚度、带钢速度;建立三层神经网络模型,并选取单隐层神经网络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传递函数;采用遍历方法确定隐层神经网络的训练函数;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隐层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利用神经网络结合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来预测气刀距离,克服了在镀层厚度控制过程中参数检测困难、精度差、以及滞后大的缺陷,不仅控制精度高,而且运算速度快。本发明利用大量的生产过程数据通过直接在计算机上编程,即可实现投入使用,成本十分低廉。

    一种基于TS模型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555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28575.0

    申请日:2019-11-18

    Inventor: 刘洪宇

    Abstract: 一种基于TS模型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对模糊控制器进行改进,设计出基于利用TS模型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构建算法,该算法调用模糊逻辑工具箱中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实现,将训练后的控制器导入半主动悬架系统中,建立TS模型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半主动悬架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仿真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该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汽车悬架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了较显著的改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