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6073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910644466.8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称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密工程的公开水域无旋涡岩塞爆破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集渣坑,所述集渣坑设置于岩塞段的一侧,所述隧洞位于集渣坑远离岩塞段的一侧设有通风支洞,所述通风支洞与地面相连通,所述集渣坑的上侧壁设有与地面相连通的泄压竖井,所述集渣坑的上侧壁设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爆破引线孔,所述隧洞远离岩塞段的一侧设有检修竖井闸门。本发明可以将因爆破产生的气流和水流平稳卸出,不会再水面上产生明显的旋涡,从而满足涉密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68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810270089.1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称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涵道用溢流塔,包括排水箱涵、溢流钢管,还包括塔基础底座、内筒塔体、外筒塔体,其中内筒塔体下端口和外筒塔体下端口均与下方的塔基础底座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内筒塔体整体位于外筒塔体内部,且两者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钢管紧固在内筒塔体开设的竖向通孔中,溢流钢管上端连通上述溢流通道,溢流钢管下端则连通供水管道,供水管道紧固在塔基础底座开设的横向通孔中,所述排水箱涵的始端连接在外筒塔体底端开设的排水口上与溢流通道连通。本发明无需选择在较高地势布设。防止了溢流发生时水锤作用产生的钢管振动问题,提高了溢流钢管的耐久性。本溢流设施同时具备水力消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270089.1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称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涵道用溢流塔,包括排水箱涵、溢流钢管,还包括塔基础底座、内筒塔体、外筒塔体,其中内筒塔体下端口和外筒塔体下端口均与下方的塔基础底座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内筒塔体整体位于外筒塔体内部,且两者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钢管紧固在内筒塔体开设的竖向通孔中,溢流钢管上端连通上述溢流通道,溢流钢管下端则连通供水管道,供水管道紧固在塔基础底座开设的横向通孔中,所述排水箱涵的始端连接在外筒塔体底端开设的排水口上与溢流通道连通。本发明无需选择在较高地势布设。防止了溢流发生时水锤作用产生的钢管振动问题,提高了溢流钢管的耐久性。本溢流设施同时具备水力消能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26073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44466.8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称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涉密工程的公开水域无旋涡岩塞爆破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集渣坑,所述集渣坑设置于岩塞段的一侧,所述隧洞位于集渣坑远离岩塞段的一侧设有通风支洞,所述通风支洞与地面相连通,所述集渣坑的上侧壁设有与地面相连通的泄压竖井,所述集渣坑的上侧壁设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爆破引线孔,所述隧洞远离岩塞段的一侧设有检修竖井闸门。本发明可以将因爆破产生的气流和水流平稳卸出,不会再水面上产生明显的旋涡,从而满足涉密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1051286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118941.X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称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涉密工程的公开水域无旋涡岩塞爆破布置结构,包括设置在隧洞内的集渣坑,所述集渣坑设置于岩塞段的一侧,所述隧洞位于集渣坑远离岩塞段的一侧设有通风支洞,所述通风支洞与地面相连通,所述集渣坑的上侧壁设有与地面相连通的泄压竖井,所述集渣坑的上侧壁设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爆破引线孔,所述隧洞远离岩塞段的一侧设有检修竖井闸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因爆破产生的气流和水流平稳卸出,不会再水面上产生明显的旋涡,从而满足涉密需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05205U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20435773.6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称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涵道用溢流塔,包括排水箱涵、溢流钢管,还包括塔基础底座、内筒塔体、外筒塔体,内筒塔体的下端口和外筒塔体的下端口均与下方的塔基础底座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内筒塔体整体位于外筒塔体内部,且两者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所述溢流钢管紧固在内筒塔体开设的竖向通孔中,溢流钢管上端连通上述溢流通道,溢流钢管下端则连通供水管道,供水管道紧固在塔基础底座开设的横向通孔中,所述排水箱涵的始端连接在外筒塔体底端开设的排水口上与溢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无需选择在较高地势布设。防止了溢流发生时水锤作用产生的钢管振动问题,提高了溢流钢管的耐久性。本溢流设施同时具备水力消能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