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识别的建筑塔机杆件屈曲监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5731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36435.6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识别的建筑塔机杆件屈曲监测的方法,包括:步骤1,使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路线、飞行速度、拍摄间隔进行飞行并对每一主弦杆进行拍摄;飞行过程按照设定飞行速度并根据需要拍照位置设定拍摄间隔;步骤2,对拍摄得到的照片传送到地面控制平台;步骤3,所述地面控制平台接收所述照片后,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主弦杆屈曲度,若该屈曲度大于施工方提供的临界值,则发出预警。本发明可以降低人工检测需要攀爬塔机的安全风险;同时,图像识别可以降低人为误判的概率;再者,采用无人机进行拍照方便、快捷,可大大减少检测时间。

    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526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911395964.X

    申请日:2019-12-30

    Inventor: 侯爽 赵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包括嵌入块体;所述嵌入块体包括混凝土块、定位钢筋和若干个智能骨料,所述若干个智能骨料间距的固定于混凝土块内;所述定位钢筋贯穿混凝土块向外延伸,用于与结构钢筋进行固定,所述每个智能骨料至少有一个表面暴露在空气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混凝土块模板,所述混凝土块模板包括底模板、带孔侧模板、不带孔的侧模板和定位钢筋;S2、制作嵌入块体;S3、对步骤S2得到嵌入块体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本发明优点在于便捷、可靠、准确的传感器结构嵌入。

    一种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空洞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49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82689.3

    申请日:2016-03-25

    Inventor: 侯爽 张海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43 G01N2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空洞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构件内部的传感器阵列、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数据采集仪、数据分析系统,传感器阵列包括驱动传感器、接收传感器,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发射设定的波形函数,经功率放大器将发射信号放大后,传至驱动传感器,信号经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介质后由接收传感器接收,接收后的信号响应由数据采集仪采集,最后传送至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信号特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空洞检测方法。本发明省时省力,并且能够精确测出大尺度混凝土构件内部空洞大小和位置,有助于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结构形式的应用与推广。

    基于细观动态复杂应力监测的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306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833441.9

    申请日:2016-09-19

    Inventor: 侯爽 欧进萍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细观动态复杂应力监测的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先制作一批试件,试件内布设9个空间应力传感器;通过单轴疲劳加载试验,确定SDF值最大时的传感器阵列;通过试验与模拟的方法,将优化的传感器阵列布设在试件或模型内,确定各受力模式下构件由加载到疲劳失效时的SDF—N曲线;在待测构件浇筑前将优化过的传感器阵列布设在构件中,通过传感器可检测出构件的受力模式,通过将监测的SDF值与试验或模拟的结果对比得出构件的疲劳损伤状态。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混凝土应力或应变监测只能单向监测的问题,在较小的体积上实现空间六向动态应力监测,获取真实的细观应力状态,更准确地分析结构的疲劳损伤状态。

    一种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空洞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9490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182689.3

    申请日:2016-03-25

    Inventor: 侯爽 张海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空洞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构件内部的传感器阵列、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数据采集仪、数据分析系统,传感器阵列包括驱动传感器、接收传感器,任意波形函数发生器发射设定的波形函数,经功率放大器将发射信号放大后,传至驱动传感器,信号经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介质后由接收传感器接收,接收后的信号响应由数据采集仪采集,最后传送至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信号特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空洞检测方法。本发明省时省力,并且能够精确测出大尺度混凝土构件内部空洞大小和位置,有助于钢管大尺度可再生混凝土结构形式的应用与推广。

    基于细观动态复杂应力监测的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306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33441.9

    申请日:2016-09-19

    Inventor: 侯爽 欧进萍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细观动态复杂应力监测的混凝土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先制作一批试件,试件内布设9个空间应力传感器;通过单轴疲劳加载试验,确定SDF值最大时的传感器阵列;通过试验与模拟的方法,将优化的传感器阵列布设在试件或模型内,确定各受力模式下构件由加载到疲劳失效时的SDF—N曲线;在待测构件浇筑前将优化过的传感器阵列布设在构件中,通过传感器可检测出构件的受力模式,通过将监测的SDF值与试验或模拟的结果对比得出构件的疲劳损伤状态。本发明克服了以往混凝土应力或应变监测只能单向监测的问题,在较小的体积上实现空间六向动态应力监测,获取真实的细观应力状态,更准确地分析结构的疲劳损伤状态。

    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像的震损结构层间残余变形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252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02554.1

    申请日:2021-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摄像的震损结构层间残余变形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无人机按照设定的飞行路线进行飞行并对建筑进行全面拍摄;将拍摄得到的照片传送到地面控制平台;所述地面控制平台接收照片后,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及三维重构技术对拍摄的建筑进行三维重构,计算建筑的层间位移角,完成震损结构层间残余变形检测。本发明可以突破地形的限制,实现全方位、多角度检测;同时,图像识别可以降低人为误判的概率;再者,采用无人机进行拍照方便、快捷,可大大减少检测时间。

    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识别的建筑塔机螺栓松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594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36566.4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识别的建筑塔机螺栓松紧监测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对建筑塔机上的螺栓进行标记,两条标记线;步骤2,使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路线、飞行速度、拍摄间隔进行飞行并对螺栓进行拍摄;飞行过程按照设定飞行速度并根据需要拍照位置设定拍摄间隔;步骤3,将拍摄得到的照片传送到地面控制平台;步骤4,所述地面控制平台接收所述照片后,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位于螺母侧面与套筒侧面上的两条标记线的错动角度,若该角度大于施工方提供的临界值,则发出预警。本发明可以降低人工检测需要攀爬塔机的安全风险;同时,图像识别可以降低人为误判的概率;再者,采用无人机进行拍照方便、快捷,可大大减少检测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