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4792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7475.3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N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尘润湿接触角估算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选择影响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主要因素作为输入变量;(2)采集输入变量的样本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3)构建煤尘润湿接触角的BP人工神经网络结构;(4)利用MATLAB编译程序对所构建的煤尘润湿接触角的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网络训练;(5)获得目标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估算值;(6)比较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估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误差。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尘润湿接触角估算方法,利用影响煤尘润湿性能的煤质化学组成和结构参数作为输入量,构建的BP人工神经网络对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估算误差在-10.778%~8.49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92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907475.3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N13/00
Abstract: 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尘润湿接触角估算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选择影响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主要因素作为输入变量;(2)采集输入变量的样本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3)构建煤尘润湿接触角的BP人工神经网络结构;(4)利用MATLAB编译程序对所构建的煤尘润湿接触角的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网络训练;(5)获得目标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估算值;(6)比较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估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误差。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煤尘润湿接触角估算方法,利用影响煤尘润湿性能的煤质化学组成和结构参数作为输入量,构建的BP人工神经网络对煤尘润湿接触角的估算误差在‑10.778%~8.49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40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723939.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露天矿边坡爆破过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属煤炭露天开采工程领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边坡模型的构建,(2)爆炸参数设定,(3)爆破模型构建,(4)对上述爆破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各种爆破后上层砂岩是稳定的,即坡顶是稳定的,下层砂岩和砂质泥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滑坡,是可控范围内的。本发明的方法表明各种爆破后上层砂岩是稳定的,即坡顶是稳定的。下层砂岩和砂质泥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滑坡,是可控范围内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49517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52132.3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24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6/32 , C04B14/4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酸溶脱铝粉煤灰和电石渣生产硬硅钙石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将酸溶脱铝粉煤灰煅烧得到硅质粉料;2)将所述硅质粉料、电石渣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进行微波加热合成反应;(3)待反应完成后,将混合料浆过滤得到滤饼和附碱滤液(;4)将所述滤饼洗涤、干燥得到硬硅钙石纤维,将滤饼洗涤废液和所述附碱滤液回收套用至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中。本发明较现有合成方法的反应温度低、时间短、工艺简单、条件温和,获得的硬硅钙石纤维纯度高,物相单一无杂质,结晶度高,长径比大,性能完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轻质硅酸钙保温材料的标准,同时对酸溶脱铝粉煤灰和电石渣这两种大宗固废排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40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310723939.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露天矿边坡爆破过程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属煤炭露天开采工程领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边坡模型的构建,(2)爆炸参数设定,(3)爆破模型构建,(4)对上述爆破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各种爆破后上层砂岩是稳定的,即坡顶是稳定的,下层砂岩和砂质泥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滑坡,是可控范围内的。本发明的方法表明各种爆破后上层砂岩是稳定的,即坡顶是稳定的。下层砂岩和砂质泥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没有发生大面积的滑坡,是可控范围内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66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726545.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一种露天矿边坡在地震中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属采矿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采用PFC3D建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颗粒半径的确定,(2)模型边界的确定,(3)平行不整合的构建,(4)边坡模型构建,(5)地震的施加,(6)模拟结果分析,模拟过程中露天矿边坡内部结构变形和露天矿边坡内颗粒位移矢量。本发明可用于在不同地震加速度情况下,边坡内各部分岩体变形和稳定性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72866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26545.6
申请日:2013-12-24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一种露天矿边坡在地震中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属采矿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采用PFC3D建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颗粒半径的确定,(2)模型边界的确定,(3)平行不整合的构建,(4)边坡模型构建,(5)地震的施加,(6)模拟结果分析,模拟过程中露天矿边坡内部结构变形和露天矿边坡内颗粒位移矢量。本发明可用于在不同地震加速度情况下,边坡内各部分岩体变形和稳定性的确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