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逆吊法的空间拱桥找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7659.6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逆吊法的空间拱桥找形方法,流程包括:建立初始拱桥、施加外部荷载及约束、求解、提取吊杆内力、将内力反向施加于拱上、将吊杆删除、求解、提取位于拱上节点的节点位移、更新拱的形状,经过多次迭代,使节点位移减小至0,完成找形过程,即获得理想拱轴线。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找形方法基于逆吊法理论,主要克服力密度法找形中忽略了几何非线性问题对于找形结果的影响。本发明采用双单元数值模型,考虑了关键参数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通过施加线压力来避免单元数的影响,考虑几何非线性问题,将算法应用于各种形状的空间拱桥,证明本发明中提到的找形方法具有高效性和较强的适用性。

    一种基于联合迭代算法树状结构找形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051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59572.7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一种基于联合迭代算法树状结构找形优化设计方法,所述树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所有构件只收到轴心压力的作用,除了找形以外还需要考虑构件稳定承载能力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平衡矩阵对树状结构进行找形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欧拉稳定承载力以考虑构件几何长度对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在利用平衡矩阵对树状结构进行找形的基础上,通过与分枝欧拉稳定承载力结合并提出了相应的迭代算法。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形成刚度矩阵,并提取分枝的内力。通过改变每一个分枝的力密度进而达到优化分枝长度的目标。通过与以往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发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大型空间树状结构的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对于大型树状结构的适用性。通过改进的平衡矩阵法对树状结构进行优化可以避免双单元法抗弯刚度不恰当而导致的计算不收敛问题。本发明的研究成果可为树状结构的找形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一种基坑开挖快速监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08867652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08891.4

    申请日:2018-07-02

    Abstract: 一种基坑开挖快速监测仪,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顶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凸台外表面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外表面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螺接有支撑架,所述固定座、转轴和支撑架中部设置有空心螺栓,所述支撑架安装座顶部空心螺栓伸出端设置有水准仪,所述支撑架的支撑杆顶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右端设置有伸缩检测标尺,本发明装置通过伸缩杆和伸缩检测标尺的配合使用,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并且在基坑的检测过程中用时较短,工作效率高,无危险性,当本发明装置整体使用时,只需一个工人即可完成基坑的监测,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一种新型外管-混凝土-波纹钢内管组合柱

    公开(公告)号:CN116815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5979.7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一种新型外管‑混凝土‑波纹钢内管组合柱,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包括外管、混凝土和波纹钢内管,所述波纹钢内管通过波纹钢板卷曲,焊接形成适应实际尺寸需要的波纹钢内管,所述外管与所述内部波纹钢管同心设置,所述混凝土浇筑在外管与波纹钢内管之间,所述外管与波纹钢内管以及混凝土柱等高。利用波纹钢内管的波形构造,使波形钢内管外侧面刚度增强,并且可以减少焊缝对于波纹钢内管强度的影响,同时波纹钢管在竖向有伸缩变形的能力,使波纹钢内管承受竖向荷载大幅度减少,为混凝土提供更多向外的环向力,增强外管‑混凝土‑波纹钢内管组合柱的竖向承载能力,有利于满足建筑工程领域使用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种装配式耗能减震梁柱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60440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00419.0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耗能减震梁柱连接节点,包括L型记忆合金连接板、方形钢柱和工字钢梁;方形钢柱和L型记忆合金连接板分别设置限位孔和限位块,其不但有较强的限位作用,强震时还可以发生相对摩擦滑动和微小转动吸收地震能量,提高了梁柱连接节点的稳定性、塑性转动以及耗能减震能力;连接板两端的半球形垫块可以有效减少端部次弯矩,与迷你金属耗能棒形成一个耗能传力系统,使其受力状态更接近于单轴受力;耗能减震连接组件采用斜向设置可同时提高节点斜向受力性能和减震耗能的能力;本发明为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可工厂预制且各结构中的螺栓孔统一尺寸,现场施工只需用统一的高强螺栓连接即可,便于现场施工和震后修复。

    一种煤矸石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用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56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74644.9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用搅拌装置,包括外框、搅拌机构、步进电机、传送通道和主动杆,所述外框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且底座上安装有搅拌罐,同时搅拌罐上端与固定架焊接固定,并且固定架上安装有液压缸,搅拌罐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架内部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底部与传动箱焊接固定,所述传动箱右侧安装有玻化微珠计量装置,玻化微珠计量装置底板设置有玻化微珠投放装置。该煤矸石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用搅拌装置,玻化微珠和煤矸石依次在玻化微珠计量装置、玻化微珠投放装置和煤矸石计量装置、煤矸石投放装置的作用下进入到搅拌罐的内部,完成对煤矸石和的玻化微珠的定量加入工作。

    一种钢板剪切加载试验的结构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11230478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68418.5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一种钢板剪切加载试验的结构固定器,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加载装置包括C型槽钢钢柱、C型槽钢边框框架、H型钢钢梁、多个高强度螺栓、多个普通螺栓。所述固定器提供了一种在剪切加载试验中固定大尺寸钢板的方法,可以固定剪切加载试验的不同厚度的钢板试件,保证试验加载面的竖直平稳,限制加载试件的面外方向位移,确保加载试件保持受力方向的变形,避免试件在未达到剪切破坏之前先整体失稳破坏。

    一种精细化施工钢梁柱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226756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317825.8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一种精细化施工钢梁柱连接节点,包括带柱端帽的矩形钢柱,所述带柱端帽的矩形钢柱上部设置有H型钢柱,所述H型型钢柱四周有带有端板的H型钢梁,它们之间均由高强螺栓连接,所述连接节点不仅满足力学特性,还能够满足现阶段人们对纵横跨度的空间的需求,更易于达到高效率施工,而结构构造形式独特,结构易于安装或更换,当某个构件在服役期不能正常使用,可以实现快速更换,不仅减少维护成本,而且还可以实现快速施工,同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更有利于绿色建筑,提高了施工效率,可以达到精细化施工,然后结构构件均由机械设计和工厂化生产的,构件比较精密准确,几乎没有加工误差,现场只需吊装和拧紧螺栓就可以完成工作,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可以达到精细化施工。

    一种装配式钢桁架梁柱连接部位

    公开(公告)号:CN112267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317638.X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钢桁架梁柱连接部位,包括带柱端帽的矩形钢管柱,所述带柱端帽的矩形钢管柱上部设置有H型钢柱,所述H型钢柱四周有带端板的H型钢桁架梁,所述H型钢桁架梁端板上的螺栓孔与H型钢柱对应螺栓孔的进行连接,各个构件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形成连接部位,所述一种装配式钢桁架梁柱连接部位可以避免复杂的施工环境和高强度的劳动量,并且大大的增加了钢结构纵横间的大跨距离,有利于现代化大跨度建筑的需求,满足对工程质量、工作环境、施工工期、劳动量、施工成本等的要求和结构使用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施工工程质量,工作效率高,无危害性,缩短工程工期,节约成本。

    一种新型GFRP管-薄钢板-混凝土柱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12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13097.3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一种新型GFRP管‑薄钢板‑混凝土柱,属于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包括GFRP管、薄钢板和混凝土,所述薄钢板厚度为1.5‑3mm,通过卷曲形成外径等于或略小于GFRP管内径的内部钢管,所述外部GFRP管和所述内部钢管同心设置,所述GFRP管、内部钢管构成复合管,所述内部钢管内浇筑混凝土,所述GFRP管与薄钢板所卷曲形成的内部钢管以及混凝土柱等高。利用卷曲薄钢板产生的张力使薄钢板与GFRP管更好的贴合在一起,减少缝隙,降低薄钢板被锈蚀的机率,同时解决GFRP管与薄钢板不易嵌套的问题,降低施工难度。由于薄钢板不需要焊接,避免了焊缝的残余应力,减少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满足建筑工程领域使用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