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风幕转换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9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45023.4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风幕转换装置,包括内喇叭筒、套装在内喇叭筒外并与内喇叭筒同轴设置的外喇叭筒,内喇叭筒内设置有与除尘风机的吸入口连接的芯筒;内喇叭筒和外喇叭筒之间的空间形成螺旋风道,螺旋风道内沿内喇叭筒的圆周表面形成有旋流叶片;螺旋风道的大口端设有与内喇叭筒的轴向方向垂直的径向出口,径向出口内沿所述内喇叭筒的圆周表面径向均布有若干个导风叶片。本发明将压入局部风机的风筒出口与除尘风机的吸入口同时接入涡旋风幕转换装置设备,压风风幕系统与吸尘除尘系统同集于一体,可形成以风幕轴心为对称的合理排尘流场,安装简便、管理容易,该除尘系统技术方案,没有增置附加机械动力,保持原混合通风方式,所以安全可靠。

    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64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46143.X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包括粉尘收集器反应罐、气水分离装置、至少一根进水管以及与气水分离器连通的抽风机;反应罐一端设有与粉尘收集器相连接的进气接口,另一端设有与气水分离装置相连接的远端接口;气水分离装置还分别与出风口以及设置在气水分离装置下方的废水排泄口连通;反应罐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向反应罐内腔喷水的雾化喷嘴;雾化喷嘴均与进水管相连通。基于本发明可以明显解决区域受限及降尘持续性低的问题。经过螺旋雾化处理使空气中的粉尘与水雾相结合一起沿着罐壁流入排水管道,空气经过多层净化后由出风口排到大气中,再由大气中的新鲜空气补给封闭作业空间,循环不止,加强降尘的持续性。

    一种涡旋风幕转换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36499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245023.4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风幕转换装置,包括内喇叭筒、套装在内喇叭筒外并与内喇叭筒同轴设置的外喇叭筒,内喇叭筒内设置有与除尘风机的吸入口连接的芯筒;内喇叭筒和外喇叭筒之间的空间形成螺旋风道,螺旋风道内沿内喇叭筒的圆周表面形成有旋流叶片;螺旋风道的大口端设有与内喇叭筒的轴向方向垂直的径向出口,径向出口内沿所述内喇叭筒的圆周表面径向均布有若干个导风叶片。本发明将压入局部风机的风筒出口与除尘风机的吸入口同时接入涡旋风幕转换装置设备,压风风幕系统与吸尘除尘系统同集于一体,可形成以风幕轴心为对称的合理排尘流场,安装简便、管理容易,该除尘系统技术方案,没有增置附加机械动力,保持原混合通风方式,所以安全可靠。

    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204923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994036.6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包括粉尘收集器反应罐、气水分离装置、至少一根进水管以及与气水分离器连通的抽风机;反应罐一端设有与粉尘收集器相连接的进气接口,另一端设有与气水分离装置相连接的远端接口;气水分离装置还分别与出风口以及设置在气水分离装置下方的废水排泄口连通;反应罐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向反应罐内腔喷水的雾化喷嘴;雾化喷嘴均与进水管相连通。基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明显解决区域受限及降尘持续性低的问题。经过螺旋雾化处理使空气中的粉尘与水雾相结合一起沿着罐壁流入排水管道,空气经过多层净化后由出风口排到大气中,再由大气中的新鲜空气补给封闭作业空间,循环不止,加强降尘的持续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