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气体分子NO强化芦苇耐受铜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707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88715.4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气体分子NO强化芦苇耐受铜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芦苇种植在铜污染水体中,并加入外源NO供体硝普纳,生长培养;2)将生长培养的芦苇从污染水体中移走,反复种植,重复操作,使铜污染水体预期达到我国地表水II类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本发明通过施加外源NO强化芦苇耐受铜污染,克服了以往常见的植物耐受性差及吸收效率低的瓶颈,提高了芦苇对铜的耐受性并保持芦苇正常生长,不仅能够净化水质,使重金属铜在水体环境中的浓度明显降低,而且富集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还可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芦苇-AMF共生强化系统修复铜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1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12948.9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芦苇-AMF共生强化系统修复铜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AMF扩繁菌剂与铜污染土壤混合均匀,然后在其上种植芦苇,构建芦苇-AMF共生强化系统。所述AMF扩繁菌剂的制备方法是:在土壤-沙-蛭石的混合基质中种植白三叶草,接种AMF菌剂,扩繁3个月后,将白三叶草的根剪至小于等于1cm的小段,连同混合基质一起自然风干,过9目筛,取筛下物为AMF扩繁菌剂。本发明通过构建芦苇-AMF共生强化系统修复铜污染,克服以往常见的植物耐受性差及吸收效率低的瓶颈,并以生态友好的方式规避了传统物理化学强化方法及基因修饰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一种利用螯合剂EDTA强化芦苇修复铜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140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93461.7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螯合剂EDTA强化芦苇修复铜污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芦苇种植在铜污染水体中,并加入螯合剂EDTA,生长培养;2)将生长培养的芦苇从污染水体中移走,反复种植,重复操作,直至水体中铜的含量降低到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本发明通过施加EDTA强化芦苇修复铜污染,克服了以往常见的植物耐受性差及吸收效率低的瓶颈,不仅能够净化水质,使重金属铜在水体环境中的浓度明显降低,而且富集在植物体内的重金属还可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