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44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223701.3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道围岩支护变形测试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压力敏感涂料使用喷枪喷涂于巷道围岩支护表面;2)待干燥后,在涂层上方刷涂一层透明水性防尘涂料;3)安装激发光源系统、图像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以及专用三脚架;4)当巷道支护及巷道壁煤岩发生变形,经激发光源照射的压力敏感涂料发射出不同强度的荧光;5)图像信号采集装置捕捉到涂料发出的荧光,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将荧光信号传输到图像处理装置中;6)使用图像处理装置处理荧光信号,得出巷道支护及巷道壁的位移场及应力场分布变化情况的图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该方法可快速监测巷道围岩支护变形,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监测数据准确,外界因素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82274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73224.1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井地热高效应用系统,包括通过管路相连的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系统、井下热气处理系统、地下矿井水处理系统、生态园区系统和数据处理调节系统。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及水源热泵系统,充分利用深井中热能及水能进行矿区废弃地生态园区的建设,不仅可解决深井热害及矿山废弃地的问题,还充分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对矿井灾害防治及矿井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67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899803.8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动力灾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注水降低冲击倾向性的注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0.1%-1%的月桂酰柠檬酸酯、0.1%-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的氯化钾、其余为水。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装置内部设有微波装置箱体;微波装置箱体内部上方设有微波发生设备,内部下方设有称重托盘,称重托盘下方设有传感器支柱,重力传感器穿过微波装置箱体底板与装置底板上的重力传感器相连,重力传感器依次与数据采集器、数据记录仪相连;微波装置箱体临近装置箱体的一侧设有微波装置门体、装置箱体上设有装置门体,微波装置箱体的另一侧设有烘干进风管,烘干进风管与装置外部相通;微波装置箱体顶部设有烘干出风管,烘干出风管通过风机与装置外部相通;装置内部设有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51788.8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及瓦斯突出和粉尘复合灾害一体化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首先在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中向煤体内钻取多个卸压孔,并对卸压孔进行瓦斯抽采,然后对多个卸压孔进行二次钻进,形成深部瓦斯抽采孔和深部煤层注水孔,之后同时进行对深部瓦斯抽采孔的瓦斯抽采和对深部煤层注水孔的注水,最后进行注浆封堵。本发明通过对煤体进行初步卸压,减少巷道浅部煤岩体的瓦斯积聚,然后同时行深部瓦斯抽采和注水,可使采煤工作面深部瓦斯抽采和深部煤层注水在煤体内相互交叉,互相配合,更加有效地起到对深部煤层抽采瓦斯、润湿软化煤体、改善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实现“卸压‑抽采‑注水”一体化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34486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223701.3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道围岩支护变形测试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压力敏感涂料使用喷枪喷涂于巷道围岩支护表面;2)待干燥后,在涂层上方刷涂一层透明水性防尘涂料;3)安装激发光源系统、图像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以及专用三脚架;4)当巷道支护及巷道壁煤岩发生变形,经激发光源照射的压力敏感涂料发射出不同强度的荧光;5)图像信号采集装置捕捉到涂料发出的荧光,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将荧光信号传输到图像处理装置中;6)使用图像处理装置处理荧光信号,得出巷道支护及巷道壁的位移场及应力场分布变化情况的图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该方法可快速监测巷道围岩支护变形,且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监测数据准确,外界因素影响小。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92760.9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循环动载条件下复合动力灾害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主体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主体支撑机构包括顶梁、底座和垂直支撑在顶梁和底座之间的立柱,顶梁下端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提升机构连接,提升机构与重锤机构连接,底座上设有辅助测试机构和监测机构,监测机构设在辅助测试机构上方且与辅助测试机构连接;监测机构内设有试样机构。本发明实现了在循环动载条件下的复合动力灾害模拟实验,能够通过落锤以及剩余冲击能量测试装置,测试在复合动力灾害情况下,获取煤岩和其他试样在内的试样的吸收能量的数据;并通过改变重锤机构的质量或高度,以实现不同冲击能量的输出。本实验装置能量转化简单,保证输出能量值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6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899803.8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动力灾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注水降低冲击倾向性的注水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组成:0.1%‑1%的月桂酰柠檬酸酯、0.1%‑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的氯化钾、其余为水。煤层注水效果的检测装置,装置内部设有微波装置箱体;微波装置箱体内部上方设有微波发生设备,内部下方设有称重托盘,称重托盘下方设有传感器支柱,重力传感器穿过微波装置箱体底板与装置底板上的重力传感器相连,重力传感器依次与数据采集器、数据记录仪相连;微波装置箱体临近装置箱体的一侧设有微波装置门体、装置箱体上设有装置门体,微波装置箱体的另一侧设有烘干进风管,烘干进风管与装置外部相通;微波装置箱体顶部设有烘干出风管,烘干出风管通过风机与装置外部相通;装置内部设有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0819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73237.9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10L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煤层注水治理燃煤大气污染的方法,步骤如下:1)确定注水参数;2)确定注水添加剂:注水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5%的亚氨基二琥珀酸、0.01%-0.1%的TX-100、3%-10%的氯化铵,其余为水;3)注水效果检测:注水结束后通过取水装置在注水孔上方1m处采集水样,利用ICP检测Si、Al、Fe、Ca、K、Na、Mg、Cu等离子的含量,通过离子浸出量检测注水效果,通过煤层注水添加注水配方降低煤中无机矿物质的含量,在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的同时减少煤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含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