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1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1680409.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石墨微颗粒构建高活性梯度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的方法及其在钒电池中的应用。将不同质量的石墨微颗粒粉分散至PAN与DMF的混合溶液中,配置三种不同石墨粉含量的电纺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三种电纺前驱体溶液按石墨粉含量大小顺序进行连续静电纺丝,得到原始梯度结构复合纤维材料,用刚玉板压平,于管式炉中进行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得到高活性梯度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将该材料中含石墨微粒多的一面与集流体接触,含石墨微粒少的一面与隔膜接触,组装全钒液流电池,可以在提升钒离子电化学反应活性的同时促进电解液在电极内部的传质,进而有效提升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00091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131624.6
申请日:2023-02-18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9D151/08 , C09D5/10 , C09D7/61 , C08F283/10 , C08F220/06 , C08F220/18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致密多尺度水性环氧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高致密多尺度水性环氧耐蚀涂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所述组分A包括阴离子型水性环氧乳液、流平剂、润湿剂、消泡剂、分散剂、磷酸锌、钛白粉、云母粉和锌粉;所述组分B包括NH2‑MXene纳米片、固化剂、防闪锈剂和去离子水。MXene表面的氨基基团与环氧树脂中的环氧键可发生定向反应,可提高与环氧乳液的相容性和匹配性;微米级的锌粉和纳米厚度的二维层状NH2‑MXene不仅可以起到阴极保护作用,还可以在多种尺度上填补水性涂料固化后易产生的缺陷,使得所形成的涂层具有更高的致密性、耐腐蚀性及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36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5017.5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简单的物理浸渍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一种N、O共掺杂的石墨毡电极材料N‑O@GF,将其作为紫精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负极电极材料能够显著提升电池性能。以尿素作为含碳氮源,将石墨毡GF完全浸泡在其水溶液中,烘干后进行热处理,利用简单的尿素热分解进一步开发了一种新型的N和O共掺杂GF电极。N和O的掺杂有效地提高了电极材料的亲水性,更大程度地增加N‑O@GF电极的有效反应面积,进一步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活性。以制备的N‑O@GF为负极电极材料的紫精基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本发明方法简单,绿色高效,在水系有机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9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818185.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活性离子液体的新型离子型超级电容器的构筑方法。首先将烷基咪唑氯盐或溴盐的聚合离子液体与氧化石墨烯材料进行反应,还原后得到聚合离子液体‑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PILs‑rGO。利用离子液体的离子交换性质,将带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的无机/有机阴离子交换至离子液体的结构单元中,进而构筑具有电活性的石墨烯材料EAI‑PILs‑rGO。进一步地,将氧化还原电位较正的电活性石墨烯材料作为正极、较负的作为负极,构建新型不对称离子型超级电容器,可实现快速充放电的同时,有效提高石墨烯基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且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普适性,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64110.2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二茂铁基中性水系电解液的制备及其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属于电池材料和能源存储领域。电解液由二茂铁苯磺酸盐,水和支持电解质构成。首先利用重氮化反应制备二茂铁苯磺酸,后基于酸碱中和反应将氢离子置换成铵根、咪唑或胆碱等阳离子,得到一系列二茂铁苯磺酸盐。二茂铁苯磺酸盐在中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得到有效提高,且由于苯磺酸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使得二茂铁在中性水溶液中的电位上升。以二茂铁苯磺酸盐为阴极反应活性物质,以相应的卤化物盐为支持电解质,以水为溶剂,可得到一系列低成本、高性能的中性水系有机电解液。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成本低,易于实现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9697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0672.6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C04B28/12 , C04B111/82 , C04B111/27 , C04B111/23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微水泥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成分是:水泥90.0‑110.0份,硅质添加剂25.0‑30.0份,水硬性石灰10.0‑15.0份,水性丙烯酸树脂35.0‑45.0份,保护胶体1.0‑2.5份,离子液体0.5‑1.5份,成膜剂2.0‑4.0份,增塑剂1.0‑2.5份,偶联剂1.0‑3.0份,金属粉末4.00‑7.00份,纤维4.0‑7.0份,着色剂3.0‑6.0份。本发明制备的微水泥涂料具有十分优良的耐磨性、抗压性、耐腐蚀性、附着力强、涂抹后涂层表面光滑硬度高不易破损,同时还具有极强的防水性能,具有极佳的性价比,此外还可根据使用者需要调配合适颜色。因此,该涂料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99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18185.1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活性离子液体的新型离子型超级电容器的构筑方法。首先将烷基咪唑氯盐或溴盐的聚合离子液体与氧化石墨烯材料进行反应,还原后得到聚合离子液体‑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PILs‑rGO。利用离子液体的离子交换性质,将带有电化学氧化还原活性的无机/有机阴离子交换至离子液体的结构单元中,进而构筑具有电活性的石墨烯材料EAI‑PILs‑rGO。进一步地,将氧化还原电位较正的电活性石墨烯材料作为正极、较负的作为负极,构建新型不对称离子型超级电容器,可实现快速充放电的同时,有效提高石墨烯基电容器的能量密度,且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普适性,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895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92093.2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功能可调控的复合碳纤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将合成的弹性碳质微球加入到聚丙烯腈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获得纺丝原液;利用纺丝原液进行纺丝,获得原始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将获得的原始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和碳化处理,得目标产物。将其应用于液流电池的电极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由电荷转移电阻引起的活化极化、由接触电阻引起的欧姆极化以及由传质引起的浓差极化,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效率、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普适性、可根据不同需求对材料结构和功能进行针对性设计,应用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8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91649.6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活性析氢抑制型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钒电池中的应用。将具有高析氢过电位功能性的金属盐和/或金属氧化物加入到聚丙烯腈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中,得电纺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电纺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原始复合纤维材料;将获得的原始复合纤维材料用刚玉板压平,置于管式炉中进行预氧化处理和碳化处理,得高活性析氢抑制型碳纳米纤维电极材料。将其应用于钒电池负极材料,可以对负极钒离子的电化学反应起到催化作用,还能有效抑制电极表面的析氢副反应,延长循环寿命,提升电池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设计灵活,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477893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91646.2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组分纵向梯度分布的电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钒电池中的应用。所述电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是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正极碳纳米纤维材料和负极碳纳米纤维材料;所述正极碳纳米纤维材料由顶层为氧化铱/PAN,中层为氧化铱+石墨烯/PAN,底层为石墨烯/PAN构成功能组分纵向梯度分布;所述负极碳纳米纤维材料由顶层为金属铋/PAN,中层为金属铋+石墨烯/PAN,底层为石墨烯/PAN构成功能组分纵向梯度分布。本发明制备的电纺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钒电池的正负电极材料时,可同时降低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极化以及欧姆极化,有效提高钒电池的能量效率和功率密度,操作简便、设计灵活、具有普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