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拟球孢白僵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6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2843.4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白僵菌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拟球孢白僵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分别对液体培养基配方和固体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通过菌株培养以及产孢量测定,确定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和固体培养基配方;针对温度、湿度、pH值、碳源和氮源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菌株菌丝生长以及产孢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确定拟球孢白僵菌的最佳培养温度、湿度、pH值、碳源和氮源。本发明利用对萧氏松茎象有强致病力的拟球孢白僵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得到的拟球孢白僵菌菌落为鲜黄色并产生放射性棒状物,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壁薄而光滑,球形、近球形、宽卵形,具有较高的侵染寄主昆虫的毒力,杂菌污染少,成功率高,繁殖周期缩短,拟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的质量稳定。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悬挂式诱虫灭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693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88905.1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诱虫灭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悬挂式诱虫灭杀装置,包括顶板,顶板下方设有诱虫组件;诱虫组件包括除虫框,除虫框内设有诱虫灯和诱虫网;除虫框上铰接有若干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均铰接有第二连杆;除虫箱顶部设有齿环、驱动件和若干支撑架,支撑架内均设有转动杆;驱动件一端的输出轴和转动杆一端均设有齿轮,齿轮均与齿环啮合;驱动件另一端的输出轴和转动杆另一端均与与其相邻的第二连杆固定连接;顶板底部设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均与除虫箱顶部固定连接,除虫箱顶部开有通孔,除虫箱内设有除虫组件。本发明通过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害虫防治,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一种多功能的蜂箱架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9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010859355.1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蜂箱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位于盛放杯底部所开设的第一穿孔内,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底座、横杆、竖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五螺母、盛放杯以及倒扣盖之间的互相配合下,可避免出现各种地表昆虫爬入蜂箱危害蜂群和蜂箱的现象,便于蜜蜂的繁衍生息,并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该发明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强,使得蜂箱的摆放更加简单,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蜂农养殖积极性。

    一种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用的昆虫释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9963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74724.3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的一种林木病虫害生物防治用的昆虫释放装置,包括箱体和顶盖,箱体内壁线性阵列有若干蓄气筒,蓄气筒一端均连通有释放管;蓄气筒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膜,弹性膜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吸附块,弹性膜从左至右将蓄气筒内部分为冲击区和蓄能区,箱体内壁内嵌有位于蓄能区内的且用于吸引和释放吸附块的吸附组件,蓄气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杆,弹性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发声球,发声球位于吸附块的运动轨迹内。本发明,通过拉动和释放弹性膜,使冲击区内部空气快速压缩,流向释放管内,将附着在释放管内壁的昆虫喷出,同时通过弹性膜的复位时的往复运动,使吸附块撞击发声球,发出声响,驱赶鸟类。

    一种多功能的蜂箱架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8904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59355.1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蜂箱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位于盛放杯底部所开设的第一穿孔内,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本发明中,通过设计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底座、横杆、竖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第五螺母、盛放杯以及倒扣盖之间的互相配合下,可避免出现各种地表昆虫爬入蜂箱危害蜂群和蜂箱的现象,便于蜜蜂的繁衍生息,并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该发明对地形的适应能力更强,使得蜂箱的摆放更加简单,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蜂农养殖积极性。

    一种胡蜂控王交配大棚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28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07528.X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蜂控王交配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左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安装有人工出入门,所述大棚本体内设有操作腔,所述大棚本体四周设有多个控王养殖室,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上均安装有第一出口挡板,每个所述大棚本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多个第二出口挡板,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均通过多个控王通道与大棚本体相连,每个所述控王养殖室上均设有第二开口。该装置通过设置大棚本体、控王养殖室和控王通道等结构,便于胡蜂交配的进行,也便于后期的收集操作,自动喂食机构和自动喂水机构无需人工进行定位投喂操作,通过摄像头还可实时监测大棚本体内部情况,大大降低养殖人员的劳动力。

    利用拟平庸螯寄蝇防治松树害虫松叶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94337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84320.8

    申请日:2018-01-29

    Abstract: 利用拟平庸螯寄蝇防治松树害虫松叶蜂的方法,用双层不同网眼孔径的丝网箱,底层网眼大,上层网眼小的丝网,上层12目丝网,下层10目丝网箱,距底板0.2cm上打几个小孔,保持衬纸湿度,让箱体底层寄生天敌顺利飞出,而不让松叶蜂成虫飞出;底板让寄蝇老熟幼虫能钻到箱体底层化蛹,但不能让松叶蜂茧掉入箱体底层,达到天敌昆虫与寄主昆虫分离;每年10月至11月松叶蜂结茧高峰期后,野外收集松叶蜂的茧,放置于箱内关闭,平放于野外松树林间,11月至2月均有拟平庸螯寄蝇羽化飞出,在3月中、下旬松叶蜂开始羽化时,将箱内的松叶蜂的茧焚烧掉,以免松叶蜂羽化交配、产卵。该生物防治方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降低了防治成本,达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