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全路径的智能索引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013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040226.5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全路径的智能索引方法,涉及光链路索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Step101:在实时增量轨迹数据库内构建采样通道,对接数据项,展开节点采集,其中,数据项下包括:对象标识符、时间戳和空间位置;以哈希表管理所有对象的最新轨迹节点;Step102:采用数据清洗方法,纠正采样通道中获取数据的可识别错误。本发明通过改良现有R树的索引算法,实现节点的完整有序索引,并按照路径及地理信息以及各种受约束条件,分析节点间的相互连接关系,连接顺序,依存关系等,实现光链路节点的索引化,能够极大的提升查询效果,并且去除错误数据,提升索引数值的准确性,适应数据不断的更新迭代,符合市场的需求。

    一种基于压电结构的光纤光栅的反射型可变编码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38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83757.X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结构的光纤光栅的反射型可变编码器及方法,多波长脉冲光源与光纤光栅串连接;光纤光栅串上的每个光纤光栅均缠绕在压电材料上;压电材料的电源端与稳压模块连接;稳压模块与编程控制电路连接;多波长脉冲光源模块发射出C波段多波长光信号,通过控制施加在压电陶瓷环上的电压使得各个光纤光栅受到的应力不同,各个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的漂移量也不同,使多波长脉冲光源发射出的多波长的光信号的反射情况发生变化;反射回来的光经过环形器、AWG和采集卡传输到PC端,实现对光纤光栅的编码;解决了现有技术编码技术并不能满足对对大规模、可靠性要求高全光网络的码字因为需求变化等问题。

    一种基于光频率梳和光纤光栅的密集型光纤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26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26315.9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频率梳和光纤光栅的密集型光纤编码方法,包括:通过光源模块发射出C波段脉冲信号,信号包含m个以上中心波长互不相同的但在时域上相重叠的光脉冲;利用光分路器将脉冲光等分至m个不同的可调光频率梳源,每个可调光频率梳源均以固定的间隔在光脉冲波长域上生成梳齿,不同光频梳源产生的光梳间隔不同;每个光频梳源后接一个(m‑1)2端口波长编码器,离开同一编码器不同端口光脉冲所包含的波长组合不同;以不同光梳间隔作为第一次编码,再对其中的每一种码字以波长成分的不同组合作为第二次编码,两次编码的最终结果构成所有编码的集合;解决了目前技术实时编码规模仍然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网络使用要求的问题。

    基于可调光纤F-P腔和啁啾光纤光栅的光纤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2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26318.2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光纤F‑P腔和啁啾光纤光栅的光纤编码方法,包括:由光源模块发射出C波段宽带光信号,利用光分路器将宽带光信号分至并联的可调光纤F‑P腔和啁啾光纤光栅,啁啾光纤光栅选择对特定波长的宽带光信号进行反射,通过可调光纤F‑P腔长的变化对啁啾光纤光栅的反射信号进行调制;以不同的啁啾光纤光栅反射波长作为第一次编码,再对其中的每一种码字反射波长范围内的光纤F‑P强调制干涉作为第二次编码,两次编码的最终结果构成所有编码的集合;能够满足高实时性密集光网络链路监测的需求。

    一种基于光频率梳和光纤光栅的密集型光纤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26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726315.9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频率梳和光纤光栅的密集型光纤编码方法,包括:通过光源模块发射出C波段脉冲信号,信号包含m个以上中心波长互不相同的但在时域上相重叠的光脉冲;利用光分路器将脉冲光等分至m个不同的可调光频率梳源,每个可调光频率梳源均以固定的间隔在光脉冲波长域上生成梳齿,不同光频梳源产生的光梳间隔不同;每个光频梳源后接一个(m‑1)2端口波长编码器,离开同一编码器不同端口光脉冲所包含的波长组合不同;以不同光梳间隔作为第一次编码,再对其中的每一种码字以波长成分的不同组合作为第二次编码,两次编码的最终结果构成所有编码的集合;解决了目前技术实时编码规模仍然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网络使用要求的问题。

    基于可调光纤F-P腔和啁啾光纤光栅的光纤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2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726318.2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光纤F‑P腔和啁啾光纤光栅的光纤编码方法,包括:由光源模块发射出C波段宽带光信号,利用光分路器将宽带光信号分至并联的可调光纤F‑P腔和啁啾光纤光栅,啁啾光纤光栅选择对特定波长的宽带光信号进行反射,通过可调光纤F‑P腔长的变化对啁啾光纤光栅的反射信号进行调制;以不同的啁啾光纤光栅反射波长作为第一次编码,再对其中的每一种码字反射波长范围内的光纤F‑P强调制干涉作为第二次编码,两次编码的最终结果构成所有编码的集合;能够满足高实时性密集光网络链路监测的需求。

    一种基于量子通信的微电网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301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871843.2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通信的微电网调度方法,涉及量子信息能源网络技术领域,包括,通过量子纠缠源装置生成量子纠缠对,将量子纠缠对的量子比特传输至各节点,基于量子纠缠建立通讯框架,将中央控制单元的调度指令转化为量子态的变换,将信息瞬时无损传至各节点,实时监控量子通讯链路状况,动态选择量子纠错编码方案,开发自适应量子信道路由算法,动态规划信息传输路径,将编码后的量子信息传输至目标节点,应用预设的解码规则解析调度指令并执行。本发明通过量子通信微电网调度法,依托量子纠缠与非局域性,结合实时监控与自适应路由,实现超高速、无损、安全指令传输,提升微电网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及环境适应力,树立智能管理新标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