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6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73104.3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蔡永翔 , 王峰 , 王鸿浙 , 廖强强 , 王扬 , 张松 , 宋子宏 , 何明君 , 邓松 , 肖小兵 , 李星锴 , 孔楷博 , 吕黔苏 , 文贤馗 , 张洋 , 吴聪聪 , 张锐锋 , 熊楠
IPC: G01R31/392 , G01R31/36 , G01R31/367 , G01R31/389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健康状态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与目标铅酸电池同型号且已知SOH的铅酸电池在不同预设倍率下的充电阶段电压数据,根据电压数据建立相应的容量‑电压曲线,并转换为概率密度曲线;根据容量‑电压曲线以及概率密度曲线,结合预设目标参数获取逻辑,获取铅酸电池的SOH值对应的所有目标区域概率与最小容量;将铅酸电池的SOH值对应的所有目标区域概率与最小容量根据权重比例进行融合,并建立关于融合后的健康因子与该型号铅酸电池的SOH值的拟合曲线;获取目标铅酸电池的电压,根据电压获取融合后的健康因子,并根据健康因子以及拟合曲线获取目标铅酸电池的SOH值,完成电池健康状态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22540.9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充电站参与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根据线路拓扑结构,选取电压源换流器的控制模式;建立柔性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模型;通过柔性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模型确定约束条件。本发明提供的计及充电站参与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通过优化的控制模式选择和故障恢复策略,提高了配电网在面临故障时的恢复效率,与传统直接制定换流器控制模式的方法相比,避免了其他控制模式下最优解被舍弃的情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实现了对重要负荷的恢复供电,达到故障恢复效果的最优,本发明在恢复效率、恢复效果和稳定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4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0432.2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跨电压等级电压‑功率灵敏度的交直流配电网动态分区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优化与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光伏、负荷预测数据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的结果计算跨电压等级电压‑功率灵敏度;构建区域内耦合度、区域间离散度、区域有功平衡度和区域无功平衡度四个分区指标;通过评估区域内各节点对整个区域的功率可控性和电压可观性指标得到主导节点选择依据,基于主导节点选择依据选取主导节点;本发明对于降低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运行控制的复杂性,提高低压交直流台区接入的分布式光伏消纳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配电网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39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3392.5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8 , H02J3/00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方法及系统,涉及低压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包括:采集配电网节点数据,以年综合费用最小、光伏年切机总量最小构建上层规划模型;基于设备投资成本约束上层规划模型;以年运行成本最小、光伏年切机总量最小构建下层优化模型;通过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输出二层规划模型。本发明提供的面向光伏消纳低压配电网柔性互联与储能规划方法通过ES和柔性互联,达成在经济性与光伏消纳效果之间的平衡,设备投资成本约束上层规划模型充分考虑了柔性互联与储能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功率转移特性,使本发明应用更加广泛,建立的含双目标函数的二层规划模型使规划结果更准确。本发明在规划结果准确率、经济性与光伏消纳效果平衡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3639.2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2 ,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交直流混合低压配电网网架方案的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网架方案综合评估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综合评价指标数据,建立低压配电网网架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交直流混合低压配电网的综合评估体系;通过综合评估体系计算综合评估值,进行配电网网架方案优化。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经济性指标、常态运行效果以及主动支撑能力进行分析,改善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通过建立交直流混合低压配电网的综合评估体系,量化和比较不同的低压配电网网架方案,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通过基于客观数据和综合权衡来选择最佳方案,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06466.1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电压等级交直流配电网电压功率灵敏度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功率灵敏度分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变压器一次侧电流和电压,忽略励磁电流和铁芯损耗的条件,建立变压器的损耗模型;基于VSC交流侧的电流、交流侧交换的有功和无功功率以及损耗系数,建立VSC设备的损耗模型;基于变压器、VSC设备的损耗模型,得到功率传输关系;基于所述功率传输关系,结合电压降方程,推导得到跨电压等级交直流配电网电压功率灵敏度计算公式;本发明实现中低压、交直流节点之间灵敏度计算,具有通用性,能够为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74287.4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的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控制领域,方法包括:在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分区的基础上,在每个分区设置智能体作为控制器,使用多智能体技术进行分布式控制。首先,提出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模型,通过对区域内可调节资源进行优化控制,以降低区域内网络损耗;然后,将多时间尺度、多设备协调的优化模型转换为马尔可夫过程,明确状态空间、动作空间、奖励函数;最后,利用MAPPO算法求解该马尔可夫过程,实现基于分区的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本发明能针对降低网损、消除电压越限问题实现分布式并行控制,与集中式控制相比,降低了中低压交直流配电网控制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01717.2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蔡永翔 , 肖小兵 , 李巍 , 王扬 , 白浩 , 徐玉韬 , 刘通 , 李星锴 , 徐敏 , 王峰 , 谈赢杰 , 孔楷博 , 杨炜晨 , 谈竹奎 , 邓松 , 欧阳广泽 , 要若天 , 徐宏伟 , 陈思羽 , 贺红艳 , 文屹 , 吕黔苏 , 刘亦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注入式串联型直流故障开断装置及装置,其包括主支路模块,以及电压注入模块;所述主支路模块不包含任何功率型器件用以实现低通态损耗,所述电压注入模块用于发生短路故障时,在主回路中注入反向电压实现对主回路电流i2的快速抑制和限零调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只需使用一个脉冲变压器即可实现多电平的注入,且其拓扑结构较为简单。除此之外,电压注入模块在多模态调制状态工作,能够将主回路电流i2调制成为低幅高频的纹波电流,在抑弧模态工作能够使机械开关在低电压、零电流的条件下进行开断,实现对故障部分的无弧隔离,降低了对机械开关的控制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32610.7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H02J3/28 , H02J3/16 , G06F17/18 , G06F111/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短路比约束下的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对构网型储能选址进行定容,定容通过约束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建立上层模型;依据上层模型,构建下层模型,下层模型包括常态优化调度模型和故障恢复模型;设定故障恢复模型中的短路比约束,短路比约束通过系统短路电流和构网型储能最大输出电流计算得到;通过粒子群算法求得上下层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构建构网型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中,考虑了恢复阶段的短路比问题,添加了短路比约束,合理地控制了短路比的大小,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65997.8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配电网的储能层级式联合配置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储能配置技术领域,包括进行第一储能配置,生成第一储能初始粒子,并迭代更新所述第一储能配置,确定第一储能配置方案;生成第二储能初始粒子,迭代更新第二储能配置,确定第二储能配置方案;在所述第一储能配置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所述第二储能配置方案得到储能层级式联合配置方案。本发明建立物理层储能选址定容寻优模型,其中以基于Sen指数的电压稳定性指标作为优化目标,得到保障光伏配电网长周期电压稳定的物理储能配置结果。然后建立虚拟储能定容配置模型,根据日前光伏出力预测配置灵活虚拟储能,提升光伏配电网随机运行扰动下的电压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