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894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093017.5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贵州绿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采用的制备技术方案为:以含有硅源和/或铝源的分子筛为原材料,引入多金属氧酸盐类化合物,制备出复合掺合料,通过原位化学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等水硬性物质,获得放射状交叉叠合的微观晶体结构;本发明的优点:预制构件、砂浆、胶粘剂均为石膏基材料,建筑石膏掺量高于85%,不需要添加任何水泥或水泥熟料,也不涉及α型高强石膏、高温煅烧石膏或混合相石膏,原材料和施工成本低,施工方法简便快捷,有利于推广应用,可为促进磷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大规模消纳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7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93931.7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IPC: C04B2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石膏基轻质免烧仿古砖雕及其制备方法,磷石膏基轻质免烧仿古砖雕的原料组成重量份为:磷石膏80~100份、P425水泥15~25份、调节剂6~8份、改性玻化微珠10~15份、增稠剂0.3~0.5份、缓凝剂0.1~0.2份、减水剂1~3份。磷石膏基轻质免烧仿古砖雕不同于市场上现有混凝土砖雕,轻质、廉价,制备工艺简单,其市场竞争力前景广阔。与水泥基混凝土比,磷石膏基大大降低碳排放,属于工业固废的综合资源化利用,是新型石膏建材之一,减少磷石膏对环境的污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技术支撑,促进磷化工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6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1413330.X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IPC: C09D18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疏水剂、超疏水剂制备方法及自修复超疏水结构,包含以下步骤:将疏水原料与第一溶剂混合均匀,进行超声处理,继续高速搅拌均匀,在密封的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加入第二溶剂进行稀释。超声在频率5‑80KHZ、温度0‑60℃敞开条件下进行5‑30min,生成中位粒径100‑300nm的初聚物分散体。初聚物分散体较好的匹配天然材料表面孔隙,部分小粒径初聚物分散体可以进入材料内部,另一部分大粒径初聚物分散体则停留在天然材料表面,生成覆盖待处理材料内外表面的疏水结构并具备自修复功能。本发明具备:超疏水性和抗磨性优异、成本低廉、制备方便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06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3330.X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IPC: C09D18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疏水剂、超疏水剂制备方法及自修复超疏水结构,包含以下步骤:将疏水原料与第一溶剂混合均匀,进行超声处理,继续高速搅拌均匀,在密封的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加入第二溶剂进行稀释。超声在频率5‑80KHZ、温度0‑60℃敞开条件下进行5‑30min,生成中位粒径100‑300nm的初聚物分散体。初聚物分散体较好的匹配天然材料表面孔隙,部分小粒径初聚物分散体可以进入材料内部,另一部分大粒径初聚物分散体则停留在天然材料表面,生成覆盖待处理材料内外表面的疏水结构并具备自修复功能。本发明具备:超疏水性和抗磨性优异、成本低廉、制备方便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5160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746306.5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IPC: C04B11/024 , C04B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半水磷石膏增白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半水磷石膏增白方法,将磷石膏原渣粉与助溶剂(氟化氢铵、氯化钡、氯化铵、硼酸)混合均匀后在120~160℃下进行煅烧,冷却过后得到白度较高的磷石膏,其中的离子与助溶剂发生反应,避免其生成其他的复合物,有效的提升了磷石膏的白度,同时,煅烧过程中磷石膏进行脱水,得到了增白的半水石膏。本申请的方法简单易行,所需助溶剂量为较少,磷石膏白度效果显著,白度从46.7%左右提升到了90%以上,半水磷石膏含量在90%以上。得到半水磷石膏,凝结硬化时间短,强度较高,可用于手工艺品、建筑服饰和建筑内外装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56272.6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IPC: C04B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灰石增白提质的方法,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处理石灰石原料,加工为一定粒径的石灰石,获取所述石灰石质量;预处理:选择和称取助熔剂,与所述石灰石混合,搅拌均匀,构成石灰石混合物;加入助熔剂装炉:将所述石灰石混合物投入马弗炉准备进行煅烧;煅烧:通过调节马弗炉的温度控制煅烧过程的工序,所述煅烧过程的工序包括升温、保温、降温,所述升温的目标温度区间为730~1200℃;产品处理:从所述马弗炉取出完成煅烧工序的石灰石冷却物,处理为石灰石粉沫;质量检测:检测所述石灰石粉沫的白度、氧化钙和二氧化硅含量。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结合助熔剂、马弗炉的温度控制,提高石灰石的白度和氧化钙的含量,达到增白提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5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67512.X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磷石膏协同处理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赤泥与碱激发剂混合均匀,进行室温陈化或升温煅烧,再进行研磨粉碎,得到活化赤泥粉料;步骤2、将磷石膏与盐类激发剂混合均匀,进行初室温陈化或加热处理,再进行研磨粉碎,得到活化磷石膏粉料;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活化赤泥与步骤2得到的活化磷石膏按比例进行混合均匀,制备赤泥‑磷石膏协同处理材料;该材料按赤泥与磷石膏比例的不同,可获多种应用领域材料,拓展磷石膏与赤泥综合利用渠道,开发低成本而简单的制备工艺,且容易操作、成本低廉、生产过程清洁、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9068.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磷石膏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磷石膏‑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首先在无水磷石膏中添加改性剂(DOA和油酸)对无水磷石膏进行改性处理,随后按比例加入聚合物粉料、颗粒、CPE以及抗氧化剂并搅拌均匀,最后对得到样品依次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风冷、造粒和吹膜。本申请的方法简单易行,所需改性剂较少且无水磷石膏填充量较多,制得复合材料薄膜各项数值均符合国家标准,复合材料薄膜直角撕裂强度均在75KN/m以上力学性能良好,透过率(83.12~86.61)、雾度(44.9~77)薄膜具有良好的透过性。得到无水磷石膏‑聚合物复合材料薄膜,强度较高,经过工艺调整后可用于农用地膜和棚膜的制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923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49076.4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低成本多组元固废协同制备膏体类巷旁充填材料。可将物料进行“一锅法”充分混合,避免了两个或多个搅拌设备的使用,无需多个管道输出,材料和设备投入的成本更低,充填效率高。通过改变材料水灰比,可保证机械化连续快速充填,对顶板及时提供足够的支护阻力,保证上覆岩层稳定。在满足巷旁充填沿空留巷工程需要的同时,实现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既节约了资源能源,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99355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810902776.0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贵州理工学院
Inventor: 冉景榆
IPC: B01J27/188 , B01J37/08 , C02F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硅掺杂钨酸锌/氧化锌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以磷钨酸和硅钨酸的质量比为1:1~6,硝酸锌与磷钨酸的摩尔比为200~300:1混合制成;硅的掺杂量为0.2~0.8%。所述制备方法为:(1)将磷钨酸和硅钨酸溶于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中,混合搅拌;(2)加入硝酸锌甲醇溶液,混合均匀,静置,离心,洗涤,干燥;(3)在氧化气氛中,煅烧,即成。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复合材料的应用。本发明复合材料呈碗状颗粒,颗粒平均粒径为120~160nm,碗壁厚10~20nm,在可见光下,90min内的催化降解效果高达92%,重复使用4次后,催化降解效果仍高达86%;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