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787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24513.8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铜仁市万山区海天保业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IPC: A01K67/033 , A23K50/00 , A23K10/37 , A23K10/12 , A23K10/26 , A23K20/26 , A23K20/105 , A23K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养殖蚯蚓的方法,包括(1)场地选择与布局、(2)基料调制、(3)蚓床铺设、(4)引种、(5)蚯蚓养殖、(6)收获与加工步骤;基料调制是将食用菌菌渣去除霉棒、杂质、菌袋、菌渣粒径破碎后,调节含水量,堆沤软化后,加入需氧EM菌菌液和营养增强剂堆沤发酵;将猪粪调整含水量在60-70%,加入需氧EM菌和营养增强剂进行好气发酵;当食用菌菌渣或猪粪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敞气、补水,去除氨毒,直至发酵充分,调节pH,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养殖速度快,蚯蚓和蚯蚓粪产量高,且蚯蚓粪质量高,重金属污染小,蚯蚓营养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1999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25244.7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铜仁市万山区海天保业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菌渣组合牛粪养殖蚯蚓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是先将食用菌菌渣、牛粪分别处理后,交替铺设成蚓床,或者是将食用菌菌渣、牛粪按一定的重量份配比混合发酵后,铺设成蚓床;然后引入蚯蚓种,将蚓床分左右双垄添料轮养作业交替表面累投养殖。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实现食用菌菌渣、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的循环、资源化高效利用,为获得蚯蚓蛋白和蚓粪有机肥提供一条绿色环保、切实可行的技术模式和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04321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64675.6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态泥鳅繁育装置和一种泥鳅繁育方法,仿生态泥鳅繁育装置包括繁育筒、孵化育苗筒、供流管和集苗管,孵化育苗筒下端连接有集苗管,上供流管搭靠于繁育筒上端开口端的边沿,分流管的一端与上供流管连通,分流管的另一端沿着繁育筒内壁伸入繁育筒以内,分流管外壁上部署有多个分流孔。泥鳅繁育方法,包括按比例投放雄性泥鳅亲本和雌性泥鳅亲本、在繁育装置内培育鳅苗,再从集苗管收集鳅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泥鳅的产卵和孵化集中在同一个专门的装置中进行,大大降低了繁育装置的生产成本,缩短繁育周期,降低了人工繁育劳动强度,降低了亲本死亡率,提高了泥鳅育苗存活率,提高了繁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69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63239.2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蚯蚓生态因子自由选择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单尾试验研究装置和群体试验研究装置,将单尾试验研究装置和群体试验研究装置相结合,将个体差别和群体相互影响的关系充分考虑,得到合理、科学的养殖环境条件,有利于蚯蚓的优质培养。且该系统无需费时费力、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1788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63250.9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23K10/37 , A23K5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特别涉及利用生活垃圾实现蚯蚓小规模庭院养殖的装置与方法,其装置由平行六面体、滤网、滤网罩、地笼袋组成;所述滤网置于平行六面体底部;所述滤网罩置于平行六面体顶部;所述地笼袋置于滤网罩中心;本发明通过对装置进行合理设计,使得装置体积变小、养殖量变多,既实现了个体使用,又扩大了批量生产;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生活垃圾、米糠、食用菌菌渣或木屑进行蚯蚓养殖的方法,具有资源化高效利用价值,方法绿色环保、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210671745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0976091.0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蚯蚓生态因子自由选择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单尾试验研究装置和群体试验研究装置,将单尾试验研究装置和群体试验研究装置相结合,将个体差别和群体相互影响的关系充分考虑,得到合理、科学的养殖环境条件,有利于蚯蚓的优质培养。且该系统无需费时费力、操作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671708U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21345026.4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贵州梵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生态泥鳅繁育装置,包括上下两端中空的繁育筒、上供流管和分流管,繁育筒下端连接有筛分筒,筛分筒下端连接有集苗管,上供流管搭靠于繁育筒上端开口端的边沿,分流管的一端与所述上供流管连通,分流管的另一端沿着繁育筒内壁伸入繁育筒以内,分流管外壁上部署有多个分流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泥鳅的产卵和孵化集中在同一个专门的装置中进行,大大降低了繁育装置的制造成本,缩短的繁育周期,降低了人工繁育劳动强度,在泥鳅繁育过程中分别通过上供流管、下供流管向繁育装置以内供水,使泥鳅亲本能够始终处于富有氧气的水中进行产卵和孵化,提高了繁育效率,提高了繁育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75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026169.9
申请日:2022-01-11
IPC: A01K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槽,包括底板,底板呈梯形且为水平放置状态,底板上表面由进水端至出水端方向为向下倾斜状,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呈竖直状态的水槽边板,水槽边板的两端与相邻的底板的端面相平齐,底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若干造流横梁,造流横梁的两端与对应的水槽边板的内表面相连接,造流横梁两侧的底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等间隔排列的造流圆凸。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用于产沉性卵鱼类或产漂浮性卵鱼类在本装置内进行产卵繁殖,能够避免产沉性卵鱼类表面受伤,以及鱼卵沉积在繁殖水槽底部影响繁殖效果的问题,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4210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50722.2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沉性和漂浮性卵鱼类仿生态繁殖水池,包括水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水池本体的内壁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呈竖向分布的水位控制管,且水池本体内壁上侧呈对称设置固定安装有造流进水口,水位控制管圆周外壁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集卵环坑,且水位控制管的末端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末端贯穿水池本体的下端,集卵环坑的圆周外壁沿水池本体的圆形点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集卵暗管,每个集卵暗管的末端均位于水池本体的外侧。本发明在使用过程,模拟鱼类天然繁殖环流水境,采用自造流的方式,使水流沿中间旋转,让鱼卵在水流转动下自动沉降集中至集卵环坑,在水流下自吸到麦氏孵化器中进行孵化,便于集中管理,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50030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059627.9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地埋式鱼苗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培育箱的下端中部安装有呈竖直状的排水接头,排水接头下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并螺纹连接螺纹接头,螺纹接头的下端固定套接有排水管,培育箱下端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水泵,排水接头内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隔离网片,排水接头内部的上端塞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头,安装头的上端面焊接有呈竖直状态的拉持杆。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杜绝了培育箱外部管道凌乱的现象,向培育箱内注水的方式简单,培育箱内水位的下降式调节控制过程方便,培育箱内水完全排放时的操作简单便捷,并且不用硬化场地,不破坏土地耕作层,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