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30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61466.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IPC: C09J133/26 , C09J133/02 , H01M4/62 , H01G11/48 , H01G11/86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粘接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导粘结剂,该双导粘结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酰胺(PAM)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后形成透明的溶液,即双导粘结剂(c‑PAA‑PAM)。本申请制备的双导粘结剂具备优异粘接性能和电解液浸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18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45412.4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储能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高负载干法电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导电剂与粘结剂搅拌混合得到中间物1;S2、将中间物1搅拌进行低程度纤维化得到中间物2;S3、在中间物2中加入活性材料,进行低速搅拌得到中间物3;S4、对中间物3搅拌进行纤维化得到颗粒状的活性材料混合物;S5、用热压设备对活性材料混合物进行重复多次延压减薄,直至压实密度达到设定值,得到多个高压实密度的自支撑薄膜;S6、导电胶将多个自支撑薄膜依次粘接复合至集流体上得到复合自支撑膜,再通过对复合自支撑膜与集流体进行热压,得到高负载干法电极片。通过多次减薄得到压实密度更高的薄膜片,通过叠层复合的办法得到高负载量的极片。
-
公开(公告)号:CN11529576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38413.9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6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化学储能电池领域的一种正极片,包括活性材料、粘结剂、有机溶剂和导电剂,其中,活性材料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1.05~1.25,活性材料、导电剂和粘结剂的质量比为72~96:4~6:4~6。本申请的正极片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功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2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7008.4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新型能量存储技术领域的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将镍源、钴源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溶液A;将Na2S溶液滴加至溶液A中,搅拌得到溶液B;将溶液B进行水热反应,完毕后冷却,将所得沉淀洗涤、干燥,得到正极材料NiCoS‑x。此基础上再将NaH2PO2与所述S3得到的NiCoS‑x在气氛保护下进行煅烧得到正极材料NiCoSP‑x。两种正极材料均具有较的比表面积,能够使得更多的电解液分子能够接触到材料表面,参与电化学反应,从而提高材料的能量存储能力。相比现有技术具有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快速的充放电能力,因此该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中具有客观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77606.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锂离子电容器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锂离子电容器高温压力化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注液并静置完成后的电池进行首次充电,电芯首次充电至40%SOC,首次充电的压力为3000~4000N,电流为0.02C~0.1C,温度为30~40℃;(2)对首次充电后的电芯进行二次充电并充电至60%SOC,二次充电的压力为1500~2500N,电流为0.1C~0.2C,温度为30~40℃;(3)对二次充电后的电芯充电进行三次充电并充电至80%SOC,三次充电的压力为500~1000N,电流为0.2C~0.4C,温度为40~50℃。本身的工艺可以显著提高锂离子电容器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70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44111.4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电容器领域的一种提高锂离子电容器大倍率长循环的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括混合有机溶剂、导电锂盐、季铵盐和功能型添加剂,所述功能型添加剂包括成膜添加剂和纯度为99.9%的萤石。该电解液通过调节溶剂、盐、添加剂成分实现了离子间的协同溶剂化,首次引入微量高纯萤石作为新型功能添加剂,参与SEI膜的形成,并抑制电解质的分解。该电解液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氧化电位,且与硬碳负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适用于锂离子电容器并提高了电池的大倍率充放电长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432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44108.2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04 , H01M4/6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化学储能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低电阻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光滑金属铜箔置入丙酮中浸泡1~2 h进行预处理,在60℃真空下干燥24~48 h;S2、将处理好的金属铜箔放入石英管中,在惰气气氛下加热到1000~1200℃,惰气的流量为80~100 sccm,加热速率为25~28°C/min,温度到达1000~1200℃后,通入CH4气体,CH4流量为20~50 sccm,在该温度下分别保持15~30 min;S3、反应结束后,将样品在惰气气氛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三维导电纳米片状石墨烯修饰的复合铜集流体。本申请通过在金属铜箔表面修饰一层三维导电网络,提升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效果,降低电池的内阻,提升电池的倍率、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3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96454.0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倍率银纳米粒子修饰rGO改性硬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高导电性的过渡金属银和单层氧化石墨烯对硬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一款具有高倍率性能和长循环性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用改性硬碳负极。该负极在高电压时有良好的吸脱附能力,其更低的阻抗也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电极极化,构建特殊的多维自支撑导电结构网络,通过提升硬碳的导电性能,在提升其比容量的同时改善其大倍率电流充放电能力,从而使该改性材料满足高功率锂离子电池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34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02182.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电池型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超声处理将镍锰酸锂/活性炭复合材料与石墨烯/碳纳米管再复合,制备得到三维网络导电结构的3D镍锰酸锂/活性炭复合正极材料,提升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大幅降低了电容器在充电/放电过程中电阻和极化;采用溶剂热法与高温固相法结合制备多孔纳米花五氧化铌负极材料,多孔纳米花结构可以进一步促进电极中锂离子的快速传输;组装的电池型电容器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产品循环性能稳定,可应用于超高功率储能器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957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82292.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IPC: H01M4/139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方案公开了锂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用其制备的锂电池正极片,采用干混+湿混的方式,首先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粉料,随后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进行捏合,得到粉团;然后向得到的粉团中加入分散剂和N‑甲基‑2‑吡咯烷酮进行搅拌得到正极浆料。本发明解决了高比表面积、多晶型正极活性材料在制浆过程中容易团聚的问题;湿混搅拌通过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NMP)控制浆料的液固比、粘度等参数,实现最终浆料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分散剂的加入助力于导电剂的均匀分散,构建独特的三维导电网络,使离子/电子快速传播,所得正极片制备得到的软包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实现电池“双高”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