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两联装底座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42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37659.8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极管两联装底座,包括底板和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片A、散热片B和散热片C,所述散热片A与底板通过支撑柱连接,所述散热片A、散热片B和散热片C之间通过支撑柱连接。本发明通过散热主体的间隔设置,增大了散热片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通过散热片上相应凹槽的设置,在减轻整体重量的同时,预留了走线空间。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固定两个二极管,形成一个双联装二极管结构,不仅有效简化了大功率二极管的两联安装过程,同时也能够提供良好的散热途径、能够大量节省空间和降低整体重量。

    一种利用铬氧化物或其复合物修饰氟化碳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634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22710.5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铬氧化物或其复合物修饰氟化碳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rO3和氟化碳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经高能球磨,形成混合浆料;(2)将混合浆料经干燥、过100~200目筛,制得混合粉末;(3)将混合粉末置于空气气氛炉中,升温至196℃~240℃,得到熔融态混合物;(4)将熔融态混合物搅拌2h,使得氟化碳和熔融态CrO3充分混合均匀,经升温煅烧后,取出产物冷却、研磨、过100~200目筛后,制得铬氧化物或其复合物修饰的氟化碳正极材料;所得材料有效改善了放电初期的电压滞后问题,提高了锂氟化碳电池的倍率性能、平台电压和降低了锂氟化碳电池放电过程中的温升,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一种具有长荷电贮存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52714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11437.2

    申请日:2016-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长荷电贮存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液添加剂为碳酸乙烯亚乙酯(VEC)、碳酸亚乙烯酯(VC)、亚硫酸乙烯脂(ES)、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碳酸锂Li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化成制度为(1)以0.1C恒流充电至4.1V,转恒压充电,截止电流0.02C;以0.2C恒流放电至3V止;(2)以0.2C恒流充电到4.1V,转恒压充电,截止电流0.02C。采用上述电解液添加剂及化成制度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长的荷电贮存寿命。电池满荷电室温贮存1年后0.5C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1.67%,不可逆容量损失1.5%;贮存1年经活化后3C放电容量为贮存前3C放电容量的98.6%;贮存1年后0.5C充1C放电100%DOD循环300周容量保持率为85.34%。

    一种改性氟化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5926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837993.7

    申请日:2016-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5 H01M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氟化碳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选取原材料:包括氟化碳,额外碳源,粘结剂;(2)改性氟化碳正极材料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氟化碳,额外碳源及粘结剂进行混合后,放入氮气氛围下烧结炉内,控制炉内反应温度,对材料进行碳热还原处理一定时间,降温后所得材料为本发明中的改性氟化碳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碳热还原法处理氟化碳,提高材料的电子电导率,使锂/碳电池在放电时,内阻降低,极化现象减少,改善锂/氟化碳电池放电初期电压滞后现象及倍率放电性能。

    一种集成采压板的锂电池模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74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03409.X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采压板的锂电池模组及方法,所述模组包括安装板组件、连接组件、第一电池支架、采压板、锂电池和第二电池支架,所述第一电池支架、第二电池支架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安装板组件及采压板连接,所述锂电池一端与第一电池支架连接,锂电池另一端与第二电池支架连接。可将本模组通过多种锂电池串并联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满足不同容量和电压平台的需求,解决圆柱型锂电池成组难以标准化、模块化、产品化的问题。本模组将每个圆柱锂电池单独隔离、不存在相互接触现象,降低了锂电池模组制造、存储、运输、使用中的安全隐患,大幅度提升圆柱型锂电池形成锂电池模组的可靠性。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58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006337.8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加热方法,包括电池堆,所述电池堆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在电池堆内设置加热带,所述加热带采用外部加热电源进行供电;电池堆内部的多个加热带串联或并联后一端的引出线连接至第Ⅰ加热点,另一端的引出线与温度继电器串联后连接至第Ⅱ加热点;所述第Ⅰ加热点、第Ⅱ加热点分别用于与外部加热电源进行连接。本发明采用加热带缠贴附在每排电池的表面上就行进行加热,使得电池组内部的电池单体受热更加均匀,有效克服了传统加热方式中存在加热不均的问题。

    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15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1831.0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平行对称放置,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上分布有圆孔;圆柱锂电池,圆柱锂电池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的圆孔内;连接条,连接条分别与圆柱锂电池两端连接;拉杆,拉杆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上的通孔处;第一压板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外沿,所述第二压板安装在第二电池支架外沿;绝缘胶带,绝缘胶带粘接在连接条上;锂电池安装在电池支架上,锂电池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用电工况选择,通过挡块增强了锂电池模块的结构可靠度,每个锂电池之间设有一定间隙,使得锂电池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一种锂离子电池建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5783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05001.X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介观尺度下建立电池单元的三维电化学有限元模型;步骤S2:在宏观尺度下建立电池单体的三维热学有限元模型;步骤S3:建立电池单元的三维电化学有限元模型和电池单体的三维热学有限元模型之间的耦合关系;通过一致映射和广义拉伸的方式将三维电化学有限元模型中电池单元的三维产热率场依次复制给三维热学有限元模型中电池单体内电芯的各个电池单元作为热源;以及通过一致映射的方式将三维热学有限元模型中电池单体中电芯内的各个电池单元的三维平均温度场复制给三维电化学有限元模型中的电池单元,实时调整电池单元各个位置的固、液相扩散系数和固、液相电导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