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0029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92436.2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5/00 , F24D2200/04 , F24D2200/14
Abstract: 一种带辅能的太阳能大平板供热系统,包括平板集热器、燃气壁挂炉、换热器、蓄热水箱、回流池、多个循环泵和控制阀;集热器通过第二控制阀、第二循环泵和第三循环泵连接在换热器的进水口上,第二循环泵和第三循环泵并联后与第二控制阀串联,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阀门与蓄热水箱的一端连接,通过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与蓄热水箱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第六阀门和并联的第四循环泵、第五循环泵与热用户连接,燃气壁挂炉通过并联的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并联的第四循环泵、第五循环泵与热用户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多模式联合控制,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可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取暖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106056.4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西藏大学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智能化的用户侧储能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收集模块、处理模块、终端模块;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用户侧储能装置的指标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指标数据,得到处理结果;终端模块用于汇总处理结果,得到汇总结果。在用户储能侧引入边缘计算,实现采集终端与物联管理平台之间的互联、边缘计算及区域自治等功能。由于电池管理系统不具备边缘计算功能,故而将电池管理系统接入边缘物联代理,遇到紧急情况可利用边缘物联代理设备的强大边缘计算能力,实现对电池故障的紧急处理和响应,实现电池管理系统与边缘物联代理间的数据传输,具有高可靠,大容量接入,高速传输,容易实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5511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27476.1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湘潭大学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互补电解式氢气灶,包括风光互补储电装置、电解装置、氢气灶本体,风光互补储电装置与电解装置线路连接,电解装置通过管道与氢气灶本体连接;所述风光互补储电装置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垂直轴风力机、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控制器、配电柜;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输出端与储能电池的输入端线路连接,垂直轴风力机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逆变器、第二逆变器的输入端,第一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储能电池的输入端线路连接,储能电池、第二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配电柜与电解装置线路连接;通过管道连接氢气灶本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308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88838.X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西藏大学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侧神经网络的储能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计算模块、控制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力数据和天气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电力数据和天气数据计算预测信息;控制模块用于基于预测信息发出控制指令;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电力数据、天气数据、预测信息和控制指令。本发明基于边缘技术,将神经网络模型置于用户边缘侧进行嵌入式处理,有效针对整个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及运行数据进行采集、预测,并基于预测结果,实现配电网络智能化管理。具有延时低、低功耗、智能化和容错率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3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97393.4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的太阳能照明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侧壁设置有若干照明组件,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发电部;发电部包括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中心转动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端球铰有太阳能板;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组件;太阳能板的底端四边分别球铰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的顶面球铰;太阳能板的顶端四边设置有对光组件,对光组件分别与四个伸缩杆电性连接;太阳能板的顶端设置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与集水组件连通。本发明能快速调节太阳能板的朝向,提高转化效率,提高光能利用率;有效回收降水并对太阳能板进行清洁,提高光照转转化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39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197393.4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的太阳能照明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侧壁设置有若干照明组件,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发电部;发电部包括设置在支撑杆顶端的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中心转动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顶端球铰有太阳能板;安装座的顶端设置有集水组件;太阳能板的底端四边分别球铰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安装座的顶面球铰;太阳能板的顶端四边设置有对光组件,对光组件分别与四个伸缩杆电性连接;太阳能板的顶端设置有清洗组件,清洗组件与集水组件连通。本发明能快速调节太阳能板的朝向,提高转化效率,提高光能利用率;有效回收降水并对太阳能板进行清洁,提高光照转转化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5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061267.0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西藏大学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边缘侧神经网络的储能预测系统和方法,包括:负载数据单元、储能设备状态采集模块、边缘计算设备和输出设备;负载数据单元用于获取用户侧所有负载设备的负载功率时段数据;储能设备状态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储能设备的设备状态参数,包括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输入电流、输入电压、工作温度、当前电量和最大可充电量;边缘计算设备内设置有综合预测模型,边缘计算设备基于负载功率时段数据和设备状态参数,通过综合预测模型,得到设备预测信息;输出设备用于显示设备预测信息。本发明在用户储能侧引入边缘计算,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与电池技术结合,能够对储能设备工作状态和经济性进行有效预测,达到安全与经济性并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6437120U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123134107.X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Inventor: 刘诚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圆形底座,圆形底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顶端转动连接有圆形支撑座,圆形支撑座与圆形底座同轴设置,圆形底座内设置有转动部,圆形支撑座通过转动部与圆形底座滑动连接,圆形支撑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管,支撑管内设置有升降部,圆形支撑座顶端滑动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顶端铰接有光伏板的一端,光伏板的另一端通过升降部与支撑管滑动连接,光伏板靠近支撑管的一端设置有清洗部,清洗部与储水箱相连通,储水箱顶端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与光伏板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光伏板的角度调节和转向,同时保证了光伏板表面的洁净,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吸收和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689173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382179.X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解式氢气壁挂炉,包括太阳能电解装置、壁挂炉本体;太阳能电解装置通过管道与壁挂炉本体连接;太阳能电解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稳压器、储能电池、电解槽、气体压缩机、储氢罐、储氧罐;光伏电池板通过稳压器与储能电池连接,储能电池上的正、负极分别线路连接阴、阳电极,阴、阳电极放置在电解槽内,电解槽设置有氢气收集口、氧气收集口,氢气收集口、氧气收集口分别通过气体压缩机与储氢罐、储氧罐管道连接,储氢罐、储氧罐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壁挂炉本体;壁挂炉本体包括换热器、燃烧器;燃烧器与换热器之间构成燃烧室;燃烧器底端与储氢罐管道连接,燃烧室侧壁设置有氧气入口,氧气入口与储氧罐管道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08398188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0893620.6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一种带辅能的太阳能大平板供热装置,包括平板集热器、燃气壁挂炉、换热器、蓄热水箱、回流池、多个循环泵和控制阀;集热器通过第二控制阀、第二循环泵和第三循环泵连接在换热器的进水口上,第二循环泵和第三循环泵并联后与第二控制阀串联,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四阀门与蓄热水箱的一端连接,通过第三阀门和第五阀门与蓄热水箱的另一端连接,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三阀门、第六阀门和并联的第四循环泵、第五循环泵与热用户连接,燃气壁挂炉通过并联的第七阀门和第八阀门、并联的第四循环泵、第五循环泵与热用户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多模式联合控制,在保证供热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可适应多种复杂工况的取暖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