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面天线双波束赋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0788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850450.9

    申请日:2016-09-26

    Abstract: 一种反射面天线双波束赋形设计方法,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创造性地引入双波束覆盖区形状特征分析环节,以制定针对性的初始波束获取方式以及对应天线结构配置策略。在应用共轭场匹配理论寻找平面波激励下反射面散射场聚焦点的基础上,利用了聚焦点两侧馈源纵向移动波束长轴方向旋转的规律,进行了波束覆盖匹配性设计。通过结合馈源位置调整进行沿轴向扭转整个反射面天线系统,改善了双波束的波束覆盖匹配性和抑制区性能,进而提高了优化后双波束覆盖区的增益。本发明根据波束形状特征关系、天线布局等,并结合馈源位置调整波束形状等设计原理,对双波束设计中的设计次序、参数选取准则以及技术细节进行了说明,实现了对双波束覆盖区增益的提高或改进。

    一种反射面天线双波束赋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078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50450.9

    申请日:2016-0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14 H01Q1/50 H01Q3/00 H01Q3/02 H01Q3/08 H01Q19/10

    Abstract: 一种反射面天线双波束赋形设计方法,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创造性地引入双波束覆盖区形状特征分析环节,以制定针对性的初始波束获取方式以及对应天线结构配置策略。在应用共轭场匹配理论寻找平面波激励下反射面散射场聚焦点的基础上,利用了聚焦点两侧馈源纵向移动波束长轴方向旋转的规律,进行了波束覆盖匹配性设计。通过结合馈源位置调整进行沿轴向扭转整个反射面天线系统,改善了双波束的波束覆盖匹配性和抑制区性能,进而提高了优化后双波束覆盖区的增益。本发明根据波束形状特征关系、天线布局等,并结合馈源位置调整波束形状等设计原理,对双波束设计中的设计次序、参数选取准则以及技术细节进行了说明,实现了对双波束覆盖区增益的提高或改进。

    一种紧凑型C频段收发共用双圆极化馈源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3871478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62945.6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C频段收发共用双圆极化馈源组件,包括光壁赋形喇叭、六端口耦合枢纽、四个低通滤波器、两个弯波导组件A、两个弯波导组件B、T型十字接头、发射隔板圆极化器、接收隔板圆极化器,方圆波导转换器、四个波导阻抗变换段;本实用新型采用易于加工、重量更轻的光壁赋形喇叭结合H面耦合、偏置结构的六端口极化频率双工器的方式,减轻了馈源组件整体重量;提出了基于H面耦合、偏置型六端口极化频率双工器的新结构形式,有效地缩减了馈源组件的轴向尺寸;采用电长度相同但结构形式不同的弯波导组件A、B实现T型十字接头和低通滤波器的连接,不但可保证发射通道信号需用的幅度相位特性,同时启到阻抗变换作用,改善了发射端口回波损耗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