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组合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47973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781964.4

    申请日:201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的方法,包括:第一段反应是硫醚化反应;反应后汽油通过精馏塔切割为轻重两部分;第二段反应是重组分选择性加氢脱硫和异构化;第三段反应为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后二次硫醇的加氢脱硫过程;第四段反应为轻汽油醚化;最后轻、重调和得到符合国Ⅴ汽油质量标准的超低硫汽油产品。该发明适合催化裂化汽油的加氢改质,脱硫率高,液体收率高,并且各单元催化剂稳定性好、寿命长,全程无碱渣排放。

    一种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039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62075.5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首先,本发明公开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弥补了传统石油基黏度指数改进剂不可生物降解的劣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绿色环保的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后过渡金属Ni(II)系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在无水无氧的反应条件下,合成植物油和苯乙烯共聚物作为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新方法,该方法拓展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控性,缩窄了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最后,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应用,当添加量为润滑油基础油质量分数的0.1%~0.9%时,黏度指数提高明显。

    一种通过干气制备芳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165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66033.1

    申请日:2016-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干气制备芳烃的方法,其包括:(1)深度精脱硫;(2)除氧;(3)干燥;(4)将净化催化干气原料送入原料‑产物换热器换热,然后再送入原料加热炉加热;(5)将催化干气交替通入第一反应器或第二反应器进行芳构化反应得到反应产物;(6)反应产物先送入原料‑产物换热器中进行冷凝,再将其送入气液分离罐得到液相产物和气相产物,液相产物经过混合芳烃泵送入脱碳五塔,将液相产物中小于碳五的烃类从塔顶分离,并与气液分离罐中的气相组分经变压吸附装置分离出高纯氢气,剩余的小分子烃类组分一同与原料混合送入原料加热炉回炼;(7)脱碳五塔的底部主要为芳烃组分,进入产品分离精制单元进行深度分离得到芳烃产品。

    一种有序氧化铝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0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08100.2

    申请日:2020-08-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孔径大小可调控且孔径分布范围窄的有序氧化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机铝盐与有机模板剂溶于去离子水及低碳醇的混合溶剂中,得到前驱体溶胶浆液,然后将助凝剂加入溶胶浆液中,生成前驱体凝胶,再将凝胶静置老化后过滤,滤饼洗涤后干燥,所得固体在550℃下焙烧4h,即得。本发明提供的有序氧化铝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廉价无机铝盐为铝源,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所得有序氧化铝粉体的平均孔径在5-80nm范围内可调变,孔径分布狭窄,并同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用大豆油和丙烯酸酯类共聚的润滑油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7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7404.1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用大豆油和丙烯酸酯类共聚的润滑油降凝剂,所得聚合物的化学式如式(I)或式(II)所示:步骤一,先将大豆油和丙烯酸酯类、Salen-Cu-水杨醛催化剂、经过金属钠回流干燥以及减压蒸馏的精制甲苯置于聚合反应管中,在史兰克装置上抽真空充氮气,搅拌得到混合均匀的溶液;步骤二,将步骤一所得溶液连接到史兰克装置上,抽真空充氮气,在最后一次充氮气时,注入AIBN或BPO的甲苯溶液,得到均匀溶液;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得的溶液置于恒温油浴锅内,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倒入冷甲醇中,沉淀;步骤四,过滤掉滤液,将所得的滤渣真空干燥,得到的聚合物可作为润滑油降凝剂;具有性能优良、方法简单可行的特点。

    一种颗粒密度和粒径动态变化流化床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2156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313335.2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一种颗粒密度和粒径动态变化流化床的模拟方法,步骤一、流化床内基本流动反应模型的建立;步骤二、建立描述颗粒相密度和粒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步骤三、建立颗粒类型分段曳力模型;步骤四、流化床内流动反应特性的预测;该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颗粒密度和粒径动态变化的流化床进行模拟研究,结合描述颗粒相密度和粒径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对颗粒的密度和粒径进行实时修正,通过颗粒类型分段曳力模型描述多种颗粒类型并存体系的气‑颗粒相间作用力,从而准确预测颗粒密度和粒径动态变化流化床内的流动反应特性。该方法无需进行大量复杂昂贵的实验研究,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