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560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55470.8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结构的无线能量耦合器,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磁圈和内磁圈,外磁圈套设于内磁圈的外部,外磁圈、内磁圈分别由多块磁条排列成圆环状,磁条内部设有C型磁芯,外磁圈的C型磁芯开口与内磁圈的C型磁芯开口相对;第一线圈绕组以螺旋状绕于外磁圈的内壁,第二线圈绕组以螺旋状绕于内磁圈的外壁,第一线圈绕组与发射端连接,第二线圈绕组与接收端连接,或者第一线圈绕组与接收端连接,第二线圈绕组与发射端连接,第一线圈绕组、第二线圈绕组的外部均被金属材质的外壳完全包围。本发明提高收发线圈的耦合系数,降低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位置偏移对耦合系数的影响,提高无线能量传输效能,避免对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0278027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254992.1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薄层环形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DC/AC模块(101)、电场耦合环(102)、AC/DC模块(103),利用DC/AC模块(101)产生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送入电场耦合环(102);电场耦合环(102)一端将高频交流电转化为高频交变磁场向外辐射;电场耦合环(102)另一端在将高频交变磁场转化为感应交流电;利用AC/DC模块(103)将感应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提供给转动部件上的电子设备。它是一种可利用标准元件拼接、通用性强、结构轻薄且成本低廉的薄层环形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56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210255575.9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整形器、相位分离器、电场耦合环、第一电荷放大器、第二电荷放大器、减法器、正向比较器、负向比较器和R-S触发器,输入信号通过整形器对输入信号整形后送入相位分离器的输入端,经相位分离器后得到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D+数据线信号和D-数据线信号,其中D+数据线信号和D-数据线信号通过电场耦合环送入第一电荷放大器和第二电荷放大器。本发明是一种可靠性高、寿命长、无磨损、不受杂质影响的数据传输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60722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34574.X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导电介质的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主要解决现有非接触式装置通信速率低、通用性差以及动态适应性差的问题。该装置包括脉冲发生器(101)、电磁耦合线圈对(102)、I/V变换器(103)、正向比较器(104A)、负向比较器(104B)和R-S触发器(105)。脉冲发生器分别将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转换为前沿陡峭、后沿平缓的脉冲信号,并通过电磁耦合线圈对以非接触的方式传递至I/V变换器进行检波,检波生成的脉冲电压信号经过正、负向比较器分别得到正、负触发信号,再经过R-S触发器恢复出原信号。本发明具有通信速率高、通用性和动态适应性强的优点,可用于各种旋转部件间的非接触数据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2882561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255575.9
申请日:2012-07-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整形器、相位分离器、电场耦合环、第一电荷放大器、第二电荷放大器、减法器、正向比较器、负向比较器和R-S触发器,输入信号通过整形器对输入信号整形后送入相位分离器的输入端,经相位分离器后得到两路相位相差180度的D+数据线信号和D-数据线信号,其中D+数据线信号和D-数据线信号通过电场耦合环送入第一电荷放大器和第二电荷放大器。本发明是一种可靠性高、寿命长、无磨损、不受杂质影响的数据传输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780274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54992.1
申请日:2012-07-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薄层环形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DC/AC模块(101)、电场耦合环(102)、AC/DC模块(103),利用DC/AC模块(101)产生高频交流电,高频交流电送入电场耦合环(102);电场耦合环(102)一端将高频交流电转化为高频交变磁场向外辐射;电场耦合环(102)另一端在将高频交变磁场转化为感应交流电;利用AC/DC模块(103)将感应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提供给转动部件上的电子设备。它是一种可利用标准元件拼接、通用性强、结构轻薄且成本低廉的薄层环形非接触式电能传输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836592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155427.3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携能通信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移动设备使用电池或线缆供电方式所带来的不便以及现有无线能量传输和无线通信不能并行使用的问题。该发明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射单元包括一根微带发射天线、第一选频电路、第一数传模块、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匹配电路;接收单元包括一根微带接收天线、第二选频电路、第二数传模块、接收匹配电路和整流电路。发射单元将基站不同频率的通信信息和能量信号融合在一起并经过发射天线发射;接收单元从接收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出通信信息和能量信号,并在输出端给移动设备提供直流电能。本发明减小了设备体积,扩展了移动设备在诸多复杂特殊场合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01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77290.4
申请日:2013-10-1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M7/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频有源整流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高频下驱动信号与母线电流不同步且易产生逻辑混乱的问题。该装置包括MOS管全桥(1)、电流鉴相器(2)、两个比较器(3,4)、两个缓冲器(5,6)、耦合电容(7)和高频变压器(8)。电流鉴相器(2)对母线电流进行采样,两个比较器(3,4)对采样信号进行整形,两个缓冲器(5,6)对整形后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输出给高频变压器(8),驱动MOS管全桥(1)工作,输出整流后的电压。本发明能够使驱动信号与母线电流保持同步,在高频下仍能保证控制逻辑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且具有整流效率高、高频工作可靠的优点,适用于对高频、大功率电压进行整流。
-
公开(公告)号:CN10183447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0435.0
申请日:2010-05-2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振跟踪式非接触供电装置及方法,主要解决LC谐振式非接触供电因谐振点变化引起的传输效率、传输距离下降,以及感应电压对负载变化敏感的问题。通过可调开关电源(102)与半桥开关(103),构成频率与幅度可调的激励源,施加于发射线圈(112)与谐振电容(113)构成的谐振回路,用电流采样器(104)获取谐振回路中的电流信号,通过比较器(105)、鉴相器(106)、可控振荡器(107)构成谐振频率自动跟踪环路,在谐振点变化时自动调节激励频率,并通过检波及滤波电路(109)、误差放大器(110)、可调开关电源(102)构成激励电压自动调节环路,在负载变化时自动调节激励电压,使得负载电压基本恒定。本发明能克服谐振频率变化、负载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可用于近距离、高效率非接触传输电能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83659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55427.3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401 , H04B1/0053 , H04J1/0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携能通信装置,主要解决现有移动设备使用电池或线缆供电方式所带来的不便以及现有无线能量传输和无线通信不能并行使用的问题。该发明包括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其中发射单元包括一根微带发射天线、第一选频电路、第一数传模块、功率放大器和发射匹配电路;接收单元包括一根微带接收天线、第二选频电路、第二数传模块、接收匹配电路和整流电路。发射单元将基站不同频率的通信信息和能量信号融合在一起并经过发射天线发射;接收单元从接收到的混合信号中分离出通信信息和能量信号,并在输出端给移动设备提供直流电能。本发明减小了设备体积,扩展了移动设备在诸多复杂特殊场合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