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87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99859.1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光纤线包近场释放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具体为:步骤1,建立光纤线包精密缠绕数字化模型和芯筒实体模型,并将光纤线包和芯筒进行装配获得装配模型;步骤2,建立光纤线包线导光纤等效物理模型和获取光纤线包的黏聚力物性参数;步骤3,建立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的有限元模型;步骤4,给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的有限元模型添加约束条件;步骤5,使用添加约束的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动力学特性分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工程单位因缺少理论基础研究,只能在工艺研制和实验的基础上不断试错来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2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10073.7
申请日:2023-04-17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导光纤近场释放动力学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光纤线包和光纤结构基本参数,2)确定光纤近场释放参数3)确定释放前初始时刻的光纤模型信息;4)确定光纤释放点的运动轨迹曲线和速度曲线;5)建立光纤结构动力学模型;6)求解当前光纤结构动力学响应;7)判断光纤近场释放过程是否结束;若释放过程结束,继续执行步骤8;若释放过程未结束,返回步骤5,继续释放光纤单元,并对光纤结构进行动力学建模与求解;8)输出光纤近场释放过程的动力学响应结果。本发明建立了光纤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迭代求解策略实现了线导光纤近场释放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分析方法简明,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94970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638630.0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赋形波束的新型网状天线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该天线索网反射面进行赋形设计;然后结合赋形后的网面反射面,设计上层和下层的索网结构,进而得到总体三层索网结构;其次通过对三层索网结构进行平衡预张力设计,保证了其结构的可张拉性和可实现性;最后设计了支撑三层索网的三层桁架结构,进而得到索网‑桁架整体天线结构。本发明通过将周边桁架式可展开网状天线的两层索网结构扩展为三层索网结构来实现具有赋形反射面的网状天线结构,其设计过程简明;所设计得到的赋形网状天线结构具有可张拉性,结构上易实现,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8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610224604.3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索网结构的天线展开动力学分析方法,其步骤包括:1)选择天线桁架单元与索网的材料参数与几何参数、索网拓扑结构及索网节点初始位置;2)根据拉格朗日第二方程构建索网的动力学模型。3)构建天线桁架的动力学模型;4)构建桁架单元与索网的约束方程,建立天线整体动力学模型;5)求解动力学模型,得到运动形态及索网作用力。本发明能够对含索网结构的天线展开过程精确分析,得到索网形态的动态变化情况;能够精确得到展开过程索网作用力变化曲线,分析索网张力非线性因素对天线展开的影响,为可展开天线电机与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基础,避免展开过程天线展开不稳定或不到位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372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025302.9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状可展开天线展开过程索力分析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选择网状可展开天线周边桁架单元个数和几何参数、索网的材料参数D、几何参数S、索网拓扑结构、展开过程离散的工况数M;计算桁架与索网连接点位置随着展开角变化的运动轨迹;计算各个工况下各索单元的受力情况;拟合索网对边界连接点的作用力随着展开角的变化曲线F(θ);最后将变化的索网作用力作为载荷代入柔性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本发明将天线的展开过程看成一系列离散的受荷机构平衡形态,研究每个平衡形态的张力分布,准确得到展开过程索力变化曲线,基于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为地面工程实现索网张力对展开过程的影响机理分析提供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1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03012.X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耦合模型的空间网状反射面天线温度载荷分析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输入天线几何参数、材料参数与电参数;(2)建立天线结构有限元模型;(3)建立天线热有限元模型;(4)设置边界条件;(5)选择轨道;(6)温度场计算;(7)加载温度场载荷;(8)热变形计算;(9)输出热变形位移;(10)计算面片相位误差;(11)采用机电耦合模型计算天线远区电场;(12)判断电性能是否满足要求;(13)输出天线结构设计方案,或(14)更新天线参数转至(1)继续。本发明基于机电耦合模型对空间网状反射面天线进行温度载荷分析,可指导空间网状反射面天线电性能分析及机电集成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8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24604.3
申请日:2016-04-1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索网结构的天线展开动力学分析方法,其步骤包括:1)选择天线桁架单元与索网的材料参数与几何参数、索网拓扑结构及索网节点初始位置;2)根据拉格朗日第二方程构建索网的动力学模型。3)构建天线桁架的动力学模型;4)构建桁架单元与索网的约束方程,建立天线整体动力学模型;5)求解动力学模型,得到运动形态及索网作用力。本发明能够对含索网结构的天线展开过程精确分析,得到索网形态的动态变化情况;能够精确得到展开过程索网作用力变化曲线,分析索网张力非线性因素对天线展开的影响,为可展开天线电机与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基础,避免展开过程天线展开不稳定或不到位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69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74229.1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可展开天线电极方法,本发明充分考虑到了电极系统制作、安装的特点,将柔索和薄膜电极分离裁剪放样。由于柔索的张力测量比较容易实现,强调柔索裁剪时在张紧状态进行,控制了柔索裁剪的精度。而薄膜的应力测量比较困难利用曲面展平和应力释放原理,从平面无应力状态下裁剪薄膜,可有效控制了薄膜的制作裁剪精度。然后将柔索和薄膜电极,通过定位模板在张紧状态下进行连接,可以有效控制电极的安装精度。本发明的原理可靠、操作简便,提供了一套有效控制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可展开天线高压电极的制作、安装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91567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19950.6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载可展开天线伸展臂锁定机构,包括伸展臂锁定机构和伸展臂上与锁定机构相配合的结构;伸展臂锁定机构至少包括套筒、套筒两端的定位销以及两定位销之间的弹簧,弹簧两端的定位销压缩弹簧时,定位销可在套筒内滑动,伸展臂锁定机构装配在伸展臂的大臂和小臂的接头上;小臂的接头两接耳内侧各有一个U型卡槽,小臂的接头外侧与大臂的接头内侧配套;大臂与小臂通过轴连接,弹簧两端的定位销在轴一侧与小臂和大臂的安装孔配套连接;天线大小臂展开时,小臂绕大小臂铰接处螺栓轴转动,同时定位销在小臂的滑槽上滑动,当达到所需的展开角时两定位销滑落到定位孔后卡止锁定。它能准确可靠地将大臂与小臂连接处锁紧,及天线伸展臂的展开。
-
公开(公告)号:CN116182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58630.5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复杂缠绕光纤线包空中释放过程动态监测方法,将两个独立缠绕的光纤线包通过熔接方法首‑首相连,并将两个独立缠绕的光纤线包固定在飞行器上;每个光纤线包的芯轴上均安装有一个万向器,每个光纤线包尾端光纤还分别通过一个固纤器固定;两个光纤线包的光纤尾端分别依次穿过对应的万向器和固纤器后,接入到地面上的分布式测量系统,两个光纤线包在飞行过程中不断自动释放光纤,形成闭合光路,通过分布式测量系统动态监测已释放及未释放的光纤中分布式应变或温度。该方法可获取光纤剥离解脱时、空中漂浮、受气流随机因素影响下光纤各位置实际的应变分布,为复杂缠绕光纤线包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