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性与噪声不确定性的移动隐蔽通信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2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49646.9

    申请日:2024-08-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性与噪声不确定性的移动隐蔽通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发送方、信号接收方以及监测方;所述信号发送方、监测方配备单天线,所述接收方配备双天线,所述信号发送方用于在沿圆形轨迹匀速移动的过程中随机发送信号;所述信号接收方,用于在静止状态下接收信号的同时发送功率随机变化的人工噪声;所述监测方,用于在静止状态下对所述信号发送方、信号接收方之间是否存在通信传输过程进行检测;所述信号发送方与信号接收方之间的链路为合法通信链路,所述信号发送方与监测方之间的链路为检测链路,所述信号接收方与监测方之间的链路为干扰链路。

    一种高到报率、抗干扰的海洋浮标信息回传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66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95586.8

    申请日:2024-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到报率、抗干扰的海洋浮标信息回传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浮标终端用于采集海洋数据,对采集到的海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利用低轨卫星通信模块基于电磁指纹识别对自身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识别,区分出干扰信号和合法卫星信号;对合法卫星信号进行数据处理,通过通信链路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低轨卫星网络;低轨卫星网络发送合法卫星信号至浮标终端;低轨卫星网络将自身接收到的数据转发至地面信关站;地面信关站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再传输至互联网,供互联网中的用户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引入电磁指纹识别技术,有效的过滤掉了不符合电磁指纹特征的干扰信号,增加了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稳定性。

    一种基于WiFi设备的车内生命体征与在位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00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31376.5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设备的车内生命体征与在位检测系统,该系统复用了车内已有的WiFi模块监控车内环境得到原始监控信号,利用DHU数字座舱主机模块内置的深度学习模型分析原始监控信号确认车内是否遗留有生命体,若存在则通过TCAM车载通信模块向AWAS声音警告模块发送告警指令,由AWAS声音警告模块完成告警。本发明有效降低了系统部署成本,特别适用于成本敏感的车型推广和应用。采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实现24小时持续监测,保证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在不受障碍物影响的情况下准确检测车内的生命体征信号,提升了该系统在复杂车内环境中的应用效果和检测精度。

    车辆众包感知任务隐私保护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8692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38766.0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车辆众包感知任务隐私保护方法,包括:任务请求方将公共信息和包含任务需求参数以及预设位置混淆参数的加密内容C发送给服务提供方,基于服务提供方和加密后信息使得任务可以安全地传输到所有车辆;其次,在车辆方基于相同预设函数以及目标车辆的自身参数信息进行候选车辆的筛选,并基于候选车辆进行马尔可夫决策下的问题优化建模,利用问题优化模型进行被选车辆的求解,提高了分配效率和众包感知任务的隐私性保护。由于加密解密过程均是基于密码学计算,相比于区块链技术,大大节约了计算成本,且在本发明方法的位置混淆参数作用下,服务提供方可以根据候选车辆准确的相对位置进行问题优化模型求解,提高了感知任务的整体效用。

    基于D2D技术的蜂窝隐蔽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9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01010.1

    申请日:2023-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2D技术的蜂窝隐蔽通信系统,基站BS、蜂窝发送方CT、蜂窝接收方CR、D2D通信对以及K个不共谋的监测者;其中,D2D通信对包括D2D发送方DT、D2D接收方DR;蜂窝发送方CT向基站BS发送隐蔽信号为蜂窝上行链路CT‑BS,基站BS向蜂窝接收方CR发送蜂窝下行信号为,D2D发送方DT向D2D接收方DR发送D2D信号为D2D链路DT‑DR,K个不共谋的监测者对蜂窝上行链路进行监测,同时监测者会受到来自D2D链路的干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蜂窝链路的隐蔽通信中仅考虑了单个监测者的场景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D2D技术的蜂窝隐蔽通信方法。

    基于EAP的IEEE802.1X安全协议的仿真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0020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810151195.4

    申请日:2008-09-28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EAP的IEEE802.1X安全协议的仿真平台及方法,对OPNET原有无线节点中的wireless_lan_mac模块进行改进,并添加扩展认证模块,包括EAP认证模块和端口控制模块,所添加部分与wireless_lan_mac模块融合,成功地增加了安全认证的功能。EAP认证模块设有认证者和申请者,两者之间相互通信完成安全认证,完整体现了认证过程,同时其复杂度并不高,仿真效率较好。端口控制模块由IEEE802.1X的有限状态机经等效变换而得,保证了协议模型状态机在设计上的正确性,避免了模型版本间的混乱。实现了无线节点在不同BSS中漫游重新认证的仿真场景,解决了漫游接入的认证问题。能保证WLAN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机密性,并在此基础上测试其他实现的各种无线安全协议及各种协议间的多模接入。

    一种无线网状网中网络移动节点的位置更新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17118C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510100871.1

    申请日:2005-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0/24 H04W8/12 H04W24/04 H04W40/20 H04W8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状网中网络移动节点的位置更新系统和方法,所述无线网状网包括多个无线移动节点及其所属的无线网状网网络访问点,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各无线网状网网络访问点上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完成骨干路由和网络拓扑的建立;选取其中一个无线网状网网络访问点作为所有无线移动节点的位置查询服务器,收集该无线网状网网络中所有无线移动节点与其所属无线网状网网络访问点的对应关系;当任一无线移动节点需要发送数据时,通过其所属的无线网状网网络访问点向所述位置查询服务器查询目的无线移动节点所属的无线网状网网络访问点。本发明方法将集中式和分布式路由思想相结合增强了Mesh网络的可扩展性协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