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54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258419.6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脉冲星导航处理系统,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在导航信息获取、处理与导航算法验证两个方面花费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该系统基于浏览器与服务器架构实现,其系统包括在线数据处理模块、导航算法验证模块与信息存储与管理模块。通过在线数据处理模块实现对导航数据信息的在线获取与处理,通过导航算法验证模块实现对信息存储与管理模块的内置导航算法的效果展示,以及对上传的导航算法的对比验证,通过信息存储与管理模块实现对数据表与数据文件的存储与管理。本发明花费时间短,成本低,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在线数据处理以及导航算法的在线验证功能,可用于在线数据处理及导航算法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30711.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预报的航天器处脉冲星导航观测量获取方法,实现步骤为:(1)初始化参数;(2)获取于观测时间内航天器在SSB坐标系中的运行轨道预报值;(3)获取SSB坐标系中航天器速度预报矢量在X射线脉冲星方向的投影分量;(4)获取航天器处的脉冲星自转频率预报函数;(5)利用基于相位累加的轮廓折叠方法获取航天器处的脉冲星辐射信号观测轮廓;(6)获取脉冲星导航观测量。本发明因在进行脉冲时延估计时对航天器处的脉冲星自转频率进行预报,并由预报频率采用基于相位累加的轮廓折叠方法得到脉冲星辐射信号观测轮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时间转换运算,在不降低时延估计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运算量并降低时间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8073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31606.8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间语义信息融合深度卷积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图像分类算法无法同时兼顾复杂图像分类准确度和对图像中小目标敏感性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获取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包括多级特征提取模块、金字塔池化结构、语义融合结构及输出层的层间语义信息融合深度卷积网络;采用训练集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构建的网络进行迭代训练;将测试集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中,得到图像的分类结果。本发明通过构建金字塔池化结构与语义融合结构,通过将中层弱语义信息特征与深层强语义信息特征相融合,在兼顾复杂图像分类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对小目标的敏感性,提高了图像分类的精度,可用于视频监控、智能交通、医疗保健及人机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098916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911257563.8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旋转和增长基线的扫描式光学合成孔径成像构型优化方法,解决了现有光学合成孔成像构型方法不能满足对超远距离系外行星观测分辨率需求。实现方案是:用初始阵列调制传递函数MTF及复原图像相关系数,选择初始阵列;设计构型每圈的阵列旋转圆轨道半径;得出构型的扫描点位置规律;用MTF及复原图像相关系数,设计匀转角初始构型并对其参数优化;得到优化后的波浪形匀转角构型。本发明采用中心对称原理设计构型的扫描点位置规律,使相位和相位变化方向参数化,搜索分界圆位置得到优化后的波浪形匀转角构型。本发明达到超远距离系外行星观测分辨率需求、灵活性高、系统复杂度低且不受大气影响,提高了成像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71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248267.5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线伸缩与旋转的合成孔径光学成像试验系统,包括:目标光源;子孔径,为多组主动式光学反射镜,各子孔径采用分立式结构,每个子孔径设于对应的滑轨上并能够沿滑轨滑动,滑轨沿高精密转台的径向设置;光路折转模块,光程探测模块,倾斜探测模块,第一变阵控制模块,第二变阵控制模块,聚焦透镜和合光成像模块。本发明实现基线旋转和伸缩,依靠子孔径的主动光学系统,通过倾斜探测和光程探测的双闭环回路校正,实时补偿指向偏差和光程偏差,保证光路折转模块发出的光经过聚焦透镜后,实现等相位干涉,为光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理论和光路设计提供验证平台,提高成像系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7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0248547.6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系外行星探测的光学合成孔径成像试验系统,包括:恒星‑行星光源模拟器输出具有一定角度差异、亮度不同的两束平行光;可控孔径阵列包括多个单独控制的子孔径;聚焦成像模块汇聚可控孔径阵列输出的光信号,并发送至显微成像模块;显微成像模块产生并放大干涉条纹信号,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记录干涉条纹,并控制可控孔径阵列执行下一次子孔径组合的通与断,以模拟基线变化,当基线变化足够进行成像的UV覆盖后,根据记录的干涉条纹进行成像解算。本发明利用可控孔径阵列引入等效的子孔径空间运动,有效降低了系统模拟的复杂度和成本,同时避免了多镜系统中因面型差异引入的额外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430711.7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预报的航天器处脉冲星导航观测量获取方法,实现步骤为:(1)初始化参数;(2)获取于观测时间内航天器在SSB坐标系中的运行轨道预报值;(3)获取SSB坐标系中航天器速度预报矢量在X射线脉冲星方向的投影分量;(4)获取航天器处的脉冲星自转频率预报函数;(5)利用基于相位累加的轮廓折叠方法获取航天器处的脉冲星辐射信号观测轮廓;(6)获取脉冲星导航观测量。本发明因在进行脉冲时延估计时对航天器处的脉冲星自转频率进行预报,并由预报频率采用基于相位累加的轮廓折叠方法得到脉冲星辐射信号观测轮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时间转换运算,在不降低时延估计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运算量并降低时间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9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698119.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估计的X射线脉冲星信号时延估计方法,实现步骤为:(1)初始化参数;(2)对X射线脉冲星光子到达航天器的时间序列进行校正;(3)获取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δr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4)求解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5)获取X射线脉冲星信号的时延估计值本发明通过校正后的时间序列、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对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进行求解,并通过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和X射线脉冲星的自转频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仅考虑光子到达时间序列未考虑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估计精度的影响,在相同观测时间下提高了时延估计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75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98119.0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后验估计的X射线脉冲星信号时延估计方法,实现步骤为:(1)初始化参数;(2)对X射线脉冲星光子到达航天器的时间序列进行校正;(3)获取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δr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4)求解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5)获取X射线脉冲星信号的时延估计值本发明通过校正后的时间序列、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应的预测相位延迟的均值和方差对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进行求解,并通过最大后验估计MAP代价函数的最大值和X射线脉冲星的自转频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仅考虑光子到达时间序列未考虑航天器位置预测误差对估计精度的影响,在相同观测时间下提高了时延估计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8267.5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S17/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线伸缩与旋转的合成孔径光学成像试验系统,包括:目标光源;子孔径,为多组主动式光学反射镜,各子孔径采用分立式结构,每个子孔径设于对应的滑轨上并能够沿滑轨滑动,滑轨沿高精密转台的径向设置;光路折转模块,光程探测模块,倾斜探测模块,第一变阵控制模块,第二变阵控制模块,聚焦透镜和合光成像模块。本发明实现基线旋转和伸缩,依靠子孔径的主动光学系统,通过倾斜探测和光程探测的双闭环回路校正,实时补偿指向偏差和光程偏差,保证光路折转模块发出的光经过聚焦透镜后,实现等相位干涉,为光干涉合成孔径成像理论和光路设计提供验证平台,提高成像系统的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