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32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17959.4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沙漠植被恢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水浇灌植被的装置,包括毛细管束、储水器和第一滴灌带。所述毛细管束的底端位于地下水水位之下。所述毛细管束连通所述储水器。所述第一滴灌带布设在种植层中,所述第一滴灌带与所述储水器连通。利用毛细现象,通过所述毛细管束将位于所述地下水水位之下的地下水提升至所述储水器进行储存,再通过所述第一滴灌带将存储的地下水运送至所述种植层中,为种植层上的植被提供灌溉的水源,进而缓解沙漠中种植的植被的缺水问题,提高沙漠中种植的植被存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32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17958.X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空气凝结水灌溉植被的装置,包括冷凝仓、蓄水井和灌溉管道。所述冷凝仓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凝仓用于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所述蓄水井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灌溉管道与所述蓄水井连通,所述灌溉管道位于土层表面和/或所述土层中。通过所述冷凝仓将所述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并将凝结成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口进入到所述蓄水井中进行储存,所述蓄水井中的水通过所述灌溉管道输送至所述土层表面或所述土层中,实现对种植在所述土层上植被的灌溉,进而解决在干旱季节,由于降雨稀少,植被面临水源短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8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08724.7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IPC: A01G25/02 , E03B3/28 , E03B3/06 , E03B7/07 , E03B11/14 , E03B11/16 , E03B1/02 , E02D31/00 , E02D3/00 , E02D3/10 , F24H3/04 , F24H9/18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被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空气土孔冷凝水抽吸水滴灌生态植被绿化系统,包括供电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空气加热系统、抽水与集水系统和滴灌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用于将空气输入至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利用温差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抽水与集水系统将低温回流凝结水系统中的凝结水抽出并收集。本发明利用热空气和土孔管道内壁的温差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为水进行滴灌,减少生态匮乏区域地下水资源的限制,可以实现对生态匮乏区域内植被的精准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植被提供必要的水分,促进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79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79041.2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 陕西中机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榆林学院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边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黄土边坡降雨集水截流滴灌结构及生态治理方法,该滴灌结构包括黄土边坡主体,所述黄土边坡主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所述集水槽内均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集水槽底部铺设有垫层,所述集水槽内铺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集水槽上侧设置有透水混凝土,所述集水槽之间设置有坡面调水系统;所述集水槽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水管,所述黄土边坡主体上还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本发明能够通过黄土边坡的自动滴灌系统,进行坡面桑树与耐旱草本植物的综合加固,实现黄土边坡的生态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65805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47620.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去雾增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卷积层、卷积残差模块、FEM_BLOCK、大气散射模型层;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然后采用损失函数对输出结果进行约束,调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得到遥感图像去雾增强网络模型;利用遥感图像去雾增强网络模型对有雾遥感图进行处理,得到去雾图像。将去雾和超分辨两个领域相结合,使网络在去雾的同时,能够对去雾后的遥感图像进行增强工作,获得高质量的遥感图像为后续的遥感图像处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574930.7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 G01N3/02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48 , G01N2203/0256 , G01N2203/0284 , G01N2203/0676 , G01N2203/06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向独立加载的大型真三轴仪,包括了主机部分、液压加载机构、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三向独立加载的大型真三轴仪能够对长方体大尺寸试样进行竖轴向和水平面内正交两个方向侧向的加载,通过轴向荷载传感器、轴向位移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可量测到试样固结和剪切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孔压。本发明机构简单、轻便以及易于操作,是一种较好的大尺寸试样复杂应力加载机构。本发明不仅限于静力应力应变加载,还可实现某一频率范围内的动荷施加以及随着时间的蠕变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912780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210425416.9
申请日:2012-10-30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湿陷性变形的砂土浸水测试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在地层表面开挖探井,探井下方的湿陷性黄土为待测试土体;选取承载板,承载板的上方固定有沉降杆,承载板安装有土压力计;将探井底部清除开挖虚土,并铺设砂垫层,将承载板放置在砂垫层上,使土压力计的土压力计量测信号线向上伸出地层表面;在探井内填筑砂砾石,达到填筑量后灌入水,沉降杆的沉降位移变化即为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通过土压力计测得砂砾石形成的土柱压力。本发明克服了室内湿陷性试验采取土样和制备试样对黄土结构性的扰动,以及现场浸水试坑试验费用大和试验点有限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36229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69529.4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塬膨胀性黄土隧道防膨胀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确定排水孔位置;步骤2、在步骤1确定的排水孔位置处打注浆管;步骤3、对注浆管进行灌入注;步骤4、挂网和喷浆:灌浆完毕后,在管口与隧道内壁衬砌钢网、钢架固定,进行挂网喷浆,并增设内防水层。通过排水,控制古土壤层含水率,防止围岩膨胀变形影响到隧道围岩的稳定及结构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28998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610574930.7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向独立加载的大型真三轴仪,包括了主机部分、液压加载机构、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三向独立加载的大型真三轴仪能够对长方体大尺寸试样进行竖轴向和水平面内正交两个方向侧向的加载,通过轴向荷载传感器、轴向位移传感器、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可量测到试样固结和剪切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孔压。本发明机构简单、轻便以及易于操作,是一种较好的大尺寸试样复杂应力加载机构。本发明不仅限于静力应力应变加载,还可实现某一频率范围内的动荷施加以及随着时间的蠕变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7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87660.5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西安理工大学 , 榆林学院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 E02D3/00 , E02D31/06 , E02D31/02 , E03F5/00 , E03F3/04 , E03B3/02 , A01G9/02 , A01G22/00 , E03B11/14 , E03B11/16 , A01G2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塬的边坡生态恢复系统及施工方法,属于黄土塬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包括:在黄土塬边坡的坡面和坡顶设置绿化模块,在黄土塬边坡的坡顶、坡面、坡底和坡内设置多层的集水模块,在黄土塬边坡的坡顶设置太阳能模块,在黄土塬边坡的坡顶和坡面设置滴灌模块。本发明通过建立集水‑储水‑取水‑滴灌的自循环生态结构,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减少了流水对黄土塬边坡的侵蚀,为黄土塬边坡的植物提供了生长环境稳定、水资源充足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多级平面,能够对边坡进行固定,减少对黄土塬边坡施工时和治理初期,黄土塬边坡的滑移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