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的提升耳轴载荷试验工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5307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422800.7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乏燃料运输容器研制的提升耳轴载荷试验技术。该装置包括拉板、上梁、下梁和千斤顶,其中上梁和下梁都是长方体箱体结构;下梁设置在乏燃料运输容器筒体的上端部,在上梁和下梁之间设置千斤顶作为试验载荷装置;两根拉板分别于上梁和下梁的左端以及上梁和下梁的右端连接;千斤顶产生的载荷向上作用于上梁,再传递到拉板上,由拉板通过耳轴孔作用在耳轴上,使两两相对的两个耳轴承受试验载荷;千斤顶产生向下的反向作用力于下梁上,以固定乏燃料运输容器和耳轴。该工装能满足提升耳轴载荷试验要求,保证试验过程安全可靠高效,操作定位容易精确,拆装简便。

    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的灌铅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5303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511024732.5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的灌铅工艺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熔铅炉功能性试验,步骤二:检测热电偶的设置,步骤三:清洁铅锭,步骤四:铅锭装入熔铅炉,步骤五:开始熔铅,步骤六:熔铅炉保温,搅拌,步骤七:开始灌铅,步骤八:灌铅完成,步骤九:铅液保温,步骤十:铅液逐层冷却,步骤十一:移除灌铅设备,步骤十二:铅层γ屏蔽性能检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水冷环管提升装置使得铅层冷却均匀,且速度易于控制。2.熔铅及铅层保温均使用先进的天然气红外线辐射加热,热量利用率高,且清洁对环境污染小。

    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的灌铅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530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24732.5

    申请日:201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F5/008 G21F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铅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的灌铅工艺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熔铅炉功能性试验,步骤二:检测热电偶的设置,步骤三:清洁铅锭,步骤四:铅锭装入熔铅炉,步骤五:开始熔铅,步骤六:熔铅炉保温,搅拌,步骤七:开始灌铅,步骤八:灌铅完成,步骤九:铅液保温,步骤十:铅液逐层冷却,步骤十一:移除灌铅设备,步骤十二:铅层γ屏蔽性能检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使用水冷环管提升装置使得铅层冷却均匀,且速度易于控制。2.熔铅及铅层保温均使用先进的天然气红外线辐射加热,热量利用率高,且清洁对环境污染小。

    一种散热翅片焊接定位及防变形工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9521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422472.0

    申请日:2015-07-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乏燃料运输容器研制的重要零件——散热翅片的定位焊接防变形技术。该装置包括沿焊接的散热翅片对称分布的两部分,每部分包括夹紧板和支撑板两个部件;夹紧板与散热翅片相互平行,是长度为4110mm的台阶状板材结构,包括底部台阶和上部台阶两部分,对称分布的两块夹紧板的上部台阶对接,形成槽深14mm的定位槽,散热翅片的顶端插入定位槽中与之紧密贴合;沿夹紧板长度方向上两个端点处设置两个支撑板,在夹紧板长度方向上两个端点处的支撑板之间再均匀设置三个支撑板,每个支撑板与夹紧板相互垂直固定连接。该装置能满足散热翅片与筒体的各项焊接要求,保证产品优质高效。操作定位容易精确,拆装简便。

    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扇形段成环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04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0068952.6

    申请日:2016-0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16 B23K37/0443 B25H7/0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约束受控热核聚变真空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扇形段成环工艺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D型段焊接内支撑工装,解决了内壳组对固定、检测和各段拼焊背面氩气保护问题,保证了20个扇形段尺寸一致性;利用激光投线仪和槽钢划线样板保证各条槽钢分布线位置的准确;采用机械消除应力方法降低了内壳与槽钢焊接应力,控制了内壳变形;通过对称跳焊塞焊外壳与槽钢,后拼焊外壳各瓣,控制了外壳塞焊变形和塞焊时外壳窜动错位;通过制作外壳检测工装,控制了塞焊过程外壳变形,检测外壳整体型面尺寸;通过振动时效,平衡了应力分布,稳定了型面尺寸。

    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扇形段成环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0439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068952.6

    申请日:2016-0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约束受控热核聚变真空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双层薄壁D型截面真空室扇形段成环工艺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D型段焊接内支撑工装,解决了内壳组对固定、检测和各段拼焊背面氩气保护问题,保证了20个扇形段尺寸一致性;利用激光投线仪和槽钢划线样板保证各条槽钢分布线位置的准确;采用机械消除应力方法降低了内壳与槽钢焊接应力,控制了内壳变形;通过对称跳焊塞焊外壳与槽钢,后拼焊外壳各瓣,控制了外壳塞焊变形和塞焊时外壳窜动错位;通过制作外壳检测工装,控制了塞焊过程外壳变形,检测外壳整体型面尺寸;通过振动时效,平衡了应力分布,稳定了型面尺寸。

    一种CNFC‑3G新燃料运输容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5192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310745603.X

    申请日:201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燃料运输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NFC‑3G新燃料运输容器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种CNFC‑3G新燃料运输容器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上、下壳体的成型;步骤2、上、下壳体组件的制造加工;步骤3、支撑架的制造加工;步骤4、运输容器整体的组装;步骤5、垂直度检测;步骤6、装载、卸载试验;步骤7、静载、动载试验;步骤8、密封、安全阀开启试验;步骤9、补漆、清洁、包装、发运。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实现了CNFC‑3G新燃料运输容器的自主制造,技能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了运输容器的批量生产能力,并达到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减小能耗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