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煤气加热的石墨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48775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382994.2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适用于煤气加热的石墨加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侧壁设置有进风口,壳体上与进风口相对的另一侧壁设置有出风口,机壳内沿气体流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层石墨发热板,每片石墨发热板表面均开有若干过风通孔。本发明采用拼装结构,单个石墨件结构简单,易加工,单个零部件可更换,避免资源浪费;通过调整电源电压以及石墨发热板层数,可使相邻石墨板之间的电压在5V以下,能有效降低绝缘件积碳导致的电路故障率;高温部分不含金属材料,可适用于高温状态下不与石墨反应的气体加热。

    直接电转热式高效储释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5356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118665.7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电转热式高效储释能系统,包括IGBT电源模块,IGBT电源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电转热储热模块,电转热储热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有流态化换热模块,流态化换热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有固体蓄热材料中间罐,固体蓄热材料中间罐还通过管道连接电转热储热模块,流态化换热模块通过热风循环模块连接有发电或供暖模块并与发电或供暖模块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的直接电转热式高效储释能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转热储能无法直接连接中高压电网及储释能速率慢的问题。

    直接电转热式高效储释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3535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118665.7

    申请日:2022-0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电转热式高效储释能系统,包括IGBT电源模块,IGBT电源模块通过线缆连接有电转热储热模块,电转热储热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有流态化换热模块,流态化换热模块通过管道连接有固体蓄热材料中间罐,固体蓄热材料中间罐还通过管道连接电转热储热模块,流态化换热模块通过热风循环模块连接有发电或供暖模块并与发电或供暖模块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的直接电转热式高效储释能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转热储能无法直接连接中高压电网及储释能速率慢的问题。

    一种基于参数化仿真的通用感应加热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83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9209.1

    申请日:2025-04-0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化仿真的通用感应加热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感应加热炉系统模型、仿真平台、传感器与监控模块和控制单元;所述感应加热炉系统模型包括感应炉系统和坩埚系统,通过仿真平台对感应炉系统进行建模,生成交变磁场;通过仿真平台对交变磁场和坩埚系统进行建模,模拟涡流引起的热能生成和温度变化;所述传感器与监控模块用于检测热能和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对感应加热炉系统模型的参数进行调试,接着通过仿真平台运行感应加热炉系统模型,得到最优参数及对应的最优热能生成和温度变化。

    一种工业炉上风道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101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0363.9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炉上风道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CFD模拟风道以获取风道的预设参数,并对预设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指定参数;通过指定参数构建神经网络模型;使用均方误差作为损失函数,Adam作为优化器,对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判断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是否存在过拟合或欠拟合,若存在,则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调整;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风道进行优化。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优化工业炉风道的设计,实现了风量的均匀分配和风能的高效利用,从而提高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优化了燃烧效率和热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

    一种用等温热区优化交流电炉炉衬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5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82257.7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等温热区优化交流电炉炉衬结构的方法,步骤1:构建需要被优化的交流电炉的三维模型;步骤2:将步骤1的三维模型导入仿真模拟软件进行热场分布模拟,得到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进行炉衬优化设计,得到优化后的炉衬结构,并形成优化后交流电炉的三维模型;步骤4:将优化后交流电炉的三维模型导入仿真模拟软件进行热场分布模拟,得到优化后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步骤5:根据步骤2和步骤4的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计算电炉炉衬温差,判断优化后的炉衬结构是否合理。

    一种用等温热区优化交流电炉炉衬结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51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282257.7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等温热区优化交流电炉炉衬结构的方法,步骤1:构建需要被优化的交流电炉的三维模型;步骤2:将步骤1的三维模型导入仿真模拟软件进行热场分布模拟,得到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进行炉衬优化设计,得到优化后的炉衬结构,并形成优化后交流电炉的三维模型;步骤4:将优化后交流电炉的三维模型导入仿真模拟软件进行热场分布模拟,得到优化后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步骤5:根据步骤2和步骤4的交流电炉温度场分布图计算电炉炉衬温差,判断优化后的炉衬结构是否合理。

    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还原蒸馏炉加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524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1411.X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还原蒸馏炉加固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还原蒸馏炉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压力和流速数据;根据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压力和流速数据,建立还原蒸馏炉的结构和热力学模型;通过拓扑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验证,若验证合格,则根据优化结果,对还原蒸馏炉进行实际的结构加固。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应用拓扑优化技术来加固还原蒸馏炉,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显著增加炉体重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其刚度和热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使用真实的温度、压力和流速数据来建立炉体的结构和热力学模型,确保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