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的电路结构及供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15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21699.X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的电路结构,三极管P1的集电极同时接电容C1的一端、三极管P2的发射极和电阻R3,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接电阻R4和三极管N1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接三极管N1的发射极和地;三极管N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接三极管P2的基极,三极管P2的集电极接内部供电端;二极管D4的阳极通过电阻R8与供电控制端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与三极管P2的发射极相接。本发明一种兼容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的电路结构的供电方法,只需改变供电控制端电压大小,能够在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方便、适用性广。

    一种TL431应用供电线路结构及稳压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69504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009273.5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TL431应用供电线路结构及稳压方法和应用,输入电压端接限流电阻R3一端、三极管Q2集电极和MOS管Q1漏极;限流电阻R3另一端接稳压管Z1阴极和三极管Q2基极,稳压管Z1阳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和三端可编程精密基准源U1的输出端;三端可编程精密基准源U1的阳极接地,参考端接采样电阻R1一端和采样电阻R2一端,采样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采样电阻R1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源极,MOS管Q1的源极为系统内部供电端。通过调整三端可编程精密基准源U1的阴极,即可稳定输出电压。解决了TL431典型应用供电线路中输入电压的限制问题。

    一种TL431应用供电线路结构及稳压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6950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09273.5

    申请日:2019-01-0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TL431应用供电线路结构及稳压方法和应用,输入电压端接限流电阻R3一端、三极管Q2集电极和MOS管Q1漏极;限流电阻R3另一端接稳压管Z1阴极和三极管Q2基极,稳压管Z1阳极接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栅极和三端可编程精密基准源U1的输出端;三端可编程精密基准源U1的阳极接地,参考端接采样电阻R1一端和采样电阻R2一端,采样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采样电阻R1的另一端接MOS管Q1的源极,MOS管Q1的源极为系统内部供电端。通过调整三端可编程精密基准源U1的阴极,即可稳定输出电压。解决了TL431典型应用供电线路中输入电压的限制问题。

    一种兼容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的电路结构及供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154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21699.X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的电路结构,三极管P1的集电极同时接电容C1的一端、三极管P2的发射极和电阻R3,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同时接电阻R4和三极管N1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同时接三极管N1的发射极和地;三极管N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接三极管P2的基极,三极管P2的集电极接内部供电端;二极管D4的阳极通过电阻R8与供电控制端相连,二极管D4的阴极与三极管P2的发射极相接。本发明一种兼容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的电路结构的供电方法,只需改变供电控制端电压大小,能够在间歇式供电和连续式供电两种模式之间切换,操作方便、适用性广。

    一种DC/DC变换器用短路保护电路

    公开(公告)号:CN206041473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93373.9

    申请日:2016-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C/DC变换器用短路保护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和三极管P1;所述的运算放大器U1的参考端连接电阻R1、电阻R2和电容C1,电阻R2和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前级采样端口,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P1的b极和电阻R3,三极管P1的c极接地,三极管P1的e极和电阻R3的另一端接使能端或前级禁止端。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短路保护电路线路结构复杂、组装空间大等问题,是一种新型短路保护电路,优点是线路简单、易于组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