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50485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10463345.4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Ti‑Fe储氢合金粉的气相反应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气态VCl4、气态TiCl4和气态FeCl3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还原剂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固态产物,去除产物中残存的还原剂和氯盐杂质,得到V‑Ti‑Fe储氢合金粉。本发明以气相VCl4、TiCl4、FeCl3为原料制备V‑Ti‑Fe系储氢合金,原料以气相形式混合,混合充分,可以保证合金成分的均匀性,且制备产物直接是合金粉形式,可降低破碎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反应温度低,可有效降低合金的氧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37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8166.9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Ti-Fe系储氢合金的电热还原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A、配制反应料,反应料为铝粉、铝钙合金粉、钒氧化物、钛氧化物、铁屑、氧化钙、氟化钙和氯酸钾;B、将部分反应料放入电弧炉内,利用镁屑点燃,进行金属热还原反应;C、反应平稳后,逐渐加入剩余的反应料;D、电弧炉埋弧加热,喷粉精炼;E、出炉。与传统的纯金属兑掺熔炼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原料成本低、生产迅速的优点,适合V-Ti-Fe系储氢合金的大规模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9701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95142.0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8J5/18 , C08L27/06 , C08L27/16 , C08L29/14 , C08L39/04 , C08L33/12 , C08L25/06 , C08K9/10 , C08K7/24 , C09K5/02 , C09C1/00 , C09C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透明性的室温相变材料制备复合隔热薄膜及方法,将Mo或W元素掺杂改性的M相VO2纳米材料与有机硅和介孔试剂共混,加热反应,得到表面原位生长二氧化硅壳层的核壳结构型粉体材料,通过溶剂回流萃取法去除表面的介孔模板,得到对可见光具有高透明性介孔硅外包覆XnV1‑nO2‑mYm(M)粉体材料;分散在聚合物溶液中得到均质铸膜液,在玻璃基底上镀膜,干燥固化,得到聚合物复合隔热薄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复合隔热薄膜具有在保持温致变色薄膜的红外隔热性能的同时大幅提升VO2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在增加可见光透过率的同时保证一定的隔热性能,为喷涂或刮涂成膜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44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02457.7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掺杂P‑Si@RGO异质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如下,将铝硅合金经盐酸刻蚀后,得到P‑Si材料,然后将磷源和有机化合物溶于氨水中并与P‑Si混合得到所述A液,将A液经过APTES进行表面修饰,得到B液;将B液和液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混合并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D液;将D液进行水热反应,过滤后得到黑色沉淀、将黑色沉淀进行洗涤、干燥和保温退火后获得所述磷掺杂P‑Si@GO异质结构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该材料的电接触性能良好,具有循环性能好,容量不易衰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1760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08717.1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3C1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窗用五氧化二钒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电沉积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五氧化二钒薄膜,具体包括如下过程:将熔融的V2O5用水淬冷并持续搅拌,得到V2O5溶胶前驱体;以所述V2O5溶胶前驱体为沉积液,在导电玻璃基片上电沉积制备V2O5薄膜,之后将V2O5薄膜干燥,得到所述智能窗用五氧化二钒薄膜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制备五氧化二钒薄膜出现多孔、裂纹、气泡、厚度不均匀等缺陷,得到了一种表面致密光滑、结构稳定、薄膜厚度均匀平整、与基体材料结合力好的智能窗用V2O5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7673317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11030484.4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IPC: C01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氮化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偏钒酸铵粉末和碳粉制成的试样在加热炉中通过氮气进行预还原,预还原时,加热炉内的温度为650~670℃,氮气流量为210~270mL/min,加热炉保温时间为2~4小时;步骤2,待步骤1保温结束后,加热炉接着升温至1300~1500℃对试样进行终还原,终还原时,加热炉内的氮气流量为210~270mL/min,加热炉的保温时间为4~5小时;步骤3,待步骤2保温结束后,试样在氮气氛围下随炉冷却,所得试样为氮化钒。本发明以偏钒酸铵制备氮化钒,能够免去煅烧工段,达到简化生产工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减少污染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37368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45662.7
申请日:2019-07-1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Fe基多孔析氢阴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以Ti-Fe基储氢合金粉为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进行析氢阴极基体的制备,然后对其进行镀层修饰,得到最终析氢阴极材料,作为水电解制氢中的阴极材料。一方面,基体本身具有多孔性质,表面积大,可为电极的析氢过程提供更多反应界面,使反应更易进行,在多孔基体上修饰高催化活性的Ni基合金镀层,可以进一步降低反应活化能,降低析氢过点位及能耗;另一方面,该基体储氢容量大,室温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好,正常电解制氢时,可吸收一部分氢到合金内部,断电时,吸收的氢可通过扩散作用迁移到电极表面,替代电极组分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起到保护电极材料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74608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158696.0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钒铁及其制备方法,氮化钒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1,将偏钒酸铵、氧化铁粉、碳质粉和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块并干燥;步骤02,将步骤01干燥后的团块送入竖式烧结炉中加热,先在煤气气氛下低温还原,然后在氮气气氛下高温还原渗氮;步骤03,反应完成后,随炉冷却,获得氮化钒铁。本发明的氮化钒铁的制备方法,简化了工艺,可提升氮气的利用效率和氮化钒铁的生产效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氮化钒铁,表观密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82901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24031.0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氮化钒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钒氧化物粉末、铁粉和碳粉混合均匀后压制而成的试样在加热炉中通过氮气进行预还原,预还原时,加热炉内的温度为650±20℃,氮气流量为150~180L/h,加热炉保温时间为3~5小时;步骤2,待步骤1保温结束后,加热炉接着升温至1200~1500℃对试样进行终还原,终还原时,加热炉内的氮气流量为150~180L/h,加热炉的保温时间为2~3小时;步骤3,待步骤2保温结束后,试样在氮气氛围下随炉冷却,所得产物为氮化钒铁。本发明以钒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铁粉作为铁源,碳粉为还原剂,在加热中通入氮气进行反应,具有流程简单,无钒渣产生,钒利用率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5048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63345.4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Ti-Fe储氢合金粉的气相反应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气态VCl4、气态TiCl4和气态FeCl3混合,在混合物中加入还原剂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固态产物,去除产物中残存的还原剂和氯盐杂质,得到V-Ti-Fe储氢合金粉。本发明以气相VCl4、TiCl4、FeCl3为原料制备V-Ti-Fe系储氢合金,原料以气相形式混合,混合充分,可以保证合金成分的均匀性,且制备产物直接是合金粉形式,可降低破碎条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反应温度低,可有效降低合金的氧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