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36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650145.7
申请日:2022-12-21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耦合多电场用于药物透皮吸收的多凸起状电极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内设置有交流高压电极,用于引入高压交流电;所述结构主体内还设置有直流低压电极,用于引入低压直流电,以和由交流高压电极引入的高压交流电通过耦合作用于药物透皮吸收。
-
公开(公告)号:CN116059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56694.5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经皮给药促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离子导入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用于将由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第一低压直流信号转换为第二低压直流信号以供给所述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用于将由所述控制模块提供的第二低压直流信号转换为对称振荡高压脉冲信号并通过高压电极导入皮肤表面;离子导入模块用于将由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第一低压直流信号转换为矩形脉冲信号并通过低压电极导入皮肤表面,以和由高压电极导入的对称振荡高压脉冲信号耦合以促进药物透皮吸收;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等离子体及电穿孔模块和离子导入模块分时或同时执行上述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217661103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23050609.4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药物经皮促渗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内设置有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电连接有储能模块,储能模块电连接有耦合电极模块,耦合电极模块位于装置本体底端,且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装置本体外设置有离子导入电极模块,所述离子导入电极模块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34429.X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油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凝胶技术领域,方法步骤包括,将乙基纤维素和小分子油凝胶剂共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纺丝溶液,使用所述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所述复合油凝胶剂;本发明制得的油凝胶剂无需加热,在高温、常温和低温下均可使用,只需与油液搅拌均匀即可形成油凝胶,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区别于将纳米纤维分散于小分子油凝胶剂中,本申请以乙基纤维素为载体,通过静电纺丝将小分子油凝胶剂负载于乙基纤维素的纳米纤维表面,二者融合性更好,乙基纤维素和小分子先共同溶于同一种有机溶剂中,使得最后得到的复合材料更均匀,重复性和稳定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31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63714.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双网络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中把改性阴离子聚电解质、羧甲基壳聚糖和交联剂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并溶解后加入引发剂得到预聚体溶液,其中交联剂与改性阴离子聚电解质/羧甲基壳聚糖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具有共价交联网络的反应物,经过醋酸熏蒸后羧甲基壳聚糖链段中的氨基质子化,随后依靠静电相互作用力与改性阴离子聚电解质链段中的羧基结合,形成聚电解质网络,最终获得具有双网络结构的水凝胶。本发明制备所得的水凝胶的力学性能获得巨大提升,且具有高透光率,作为敷料使用时,可以在不揭开敷料的前提下,透过敷料观察到伤口的愈合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523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40027.1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A61K9/113 , A61K47/36 , A61K47/42 , A61K31/43 , A61K31/5383 , A61K31/704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药物递送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药物递送的水包水包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阴离子多糖水溶液,将药物溶于阴离子多糖水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配制阳离子多糖水溶液或蛋白质水溶液;将混合溶液加入到阳离子多糖水溶液或蛋白质水溶液中,混合后进行乳化,得到用于药物递送的水包水包水乳液。本申请通过阳离子多糖或蛋白质与阴离子多糖的协同作用,无需使用任何乳化剂,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稳定性、优良生物相容性的水包水包水乳液,该乳液的独特粒子结构联合电荷转换机制可调控药物,实现缓释,延长药效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588314.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胶海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制备步骤包括,将羧甲基壳聚糖、阴离子聚电解质、双键物料溶于水中形成前驱体溶液,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置于低温环境中凝结成冰块,解冻至室温,用醋酸熏蒸固液混合物,再用叔丁醇置换溶剂水,冷冻干燥后得到凝胶海绵材料。本发明在冰冻中使溶质在晶界处浓缩并交联形成大孔结构,后续在大孔结构内完成离子交联网络的形成,在离子交联网络形成后,孔洞更小,且在冷冻干燥过程中使用了一定浓度的叔丁醇溶液作为冷冻溶剂,减小了冰晶的尺寸,保留了海绵的独特微观结构,解决了常规的羧甲基壳聚糖混合阴离子聚电解质海绵力学性能差、吸液速率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817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75741.9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醇溶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醇溶性凝胶包括乙醇、纳米纤维和水,所述纳米纤维包括β‑甲壳素纳米纤维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通过选用β‑甲壳素、纤维素材料作为凝胶助剂,这些材料均可来源于生物提取,因此可加强其安全性;同时,采用纳米尺寸更易分散,在使用时更易涂抹;而采用纤维状的纳米,生成的凝胶其凝胶性能更佳,且对其中醇溶性凝胶中的药物有很好的分散作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48320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13102.8
申请日:2022-05-11
IPC: A61K36/756 , A61K9/06 , A61K47/36 , A61K47/02 , A61K47/10 , A61P29/00 , A61P19/04 , A61P19/08 , A61K3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伤科黄水凝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组分、第二组分、伤科黄水和分散剂混合,制成混合溶液;使用注射器,将所述混合溶液注射到温度不高于40℃的乙醇中,形成伤科黄水凝胶线;其中,所述第一组分包括卡拉胶、琼脂或果胶,所述第二组分包括魔芋胶、刺槐豆胶、海藻酸钠或者葡甘露聚糖。本发明提出的凝胶线负载有伤科黄水,改善了伤科黄水传统敷料贴敷时沾染衣物以及液体药物水分蒸发快的问题;相较于其他凝胶结构,凝胶线具有可编织性和一定的粘弹性,能够适应不同应用场景(例如,特殊部位、活动部位的用药)的需求,扩大了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