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229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77077.5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Sc的铸造Al‑Cu合金及其制备与回归再时效热处理方法,合金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2.0%~4.0%的Cu,0.1%~0.5%的Sc,少于0.5%的杂质,其余量全部为Al。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纯Al加热熔化,随后混入Al‑Cu中间合金及Al‑Sc中间合金,再持续搅拌加热至全部熔化,控温至735℃~750℃,加入精炼剂进行精炼,静置后浇铸得到所需合金。回归再时效热处理方法包括:(1)均匀化处理;(2)固溶处理;(3)预时效处理;(4)回归处理;(5)再时效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纳米级Al3Sc弥散相与θ′‑Al2Cu析出相的可控共存,在材料的强度与延性大幅提高的同时,高温性能也得到大幅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04871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74489.5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抗蠕变含钪Al‑Cu系铝合金的铸造及热处理工艺,其合金成分为:Cu的质量百分数为2.0—5.0%,Sc的质量百分数为0.1—0.5%,Si的质量百分数为0.01—0.03%,Ti的质量百分数为0.01—0.03%,其余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常规铸造制备。时效热处理工艺包括:均匀化处理:保温3小时—50小时,空冷;固溶处理:保温30分钟—15小时,水淬;时效处理:保温1小时—20小时。本发明在Al‑Cu合金中添加少量Sc元素,结果表明Sc不仅可以明显细化θ′‑Al2Cu析出相,而且可以提高θ′‑Al2Cu析出相的析出密度,进而明显提高了Al‑Cu合金的室温强度。
-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29046.3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耐热低钪银添加的Al-Cu-Mg系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合金中Cu、Mg为主合金化元素;Sc、Zr、Si、Ag、Ti、Mn、V为微合金化元素;杂质中Fe的质量百分含量适当放宽,对于包含Ni、Zn在内的其余杂质需要严格控制。对于Mg含量>0.3%的合金,在均匀化后前进行热变形以规避热裂倾向,再进行重新均匀化。本发明时效处理包含自然时效与人工时效的组合,通过团簇-析出行为的关联性改善微观组织,改善强度,在控制昂贵的钪、银元素用量小于0.2%的同时,可使目标合金在室温抗拉强度大于470MPa,在300℃和400℃的抗拉强度分别大于160MPa和100MPa。
-
-
公开(公告)号:CN111424200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329046.3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耐热低钪银添加的Al‑Cu‑Mg系合金及其热处理工艺。合金中Cu、Mg为主合金化元素;Sc、Zr、Si、Ag、Ti、Mn、V为微合金化元素;杂质中Fe的质量百分含量适当放宽,对于包含Ni、Zn在内的其余杂质需要严格控制。对于Mg含量>0.3%的合金,在均匀化后前进行热变形以规避热裂倾向,再进行重新均匀化。本发明时效处理包含自然时效与人工时效的组合,通过团簇‑析出行为的关联性改善微观组织,改善强度,在控制昂贵的钪、银元素用量小于0.2%的同时,可使目标合金在室温抗拉强度大于470MPa,在300℃和400℃的抗拉强度分别大于160MPa和100MPa。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