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7876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0436781.4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扭转管支架复合式换热结构,包括由上板、中板、下板形成的多层结构,上板通过扭转管和第一中板连接,第一中板通过支架和第二中板连接,第二中板通过扭转管和第三中板连接,第三中板通过支架和下板连接,热流两层板之间的空间;冷流通过上板的扭转管入口进入,冷流经过扭转结构产生四溢冷流旋流;冷流旋流通过第一中板的扭转管出口进入下一层,冷流常态转为旋流,进入下一层冷流旋流冲击支架,产生四溢横流,又进一步强化了与通过的热流换热,四溢横流通过第二中板的扭转管入口进入下一层,四溢横流在第二中板和第三中板之间为开放式入口,使得流动通畅,不易堵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换热均匀且效果好,不易堵塞,耐压性能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13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776451.7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IPC: G01M9/04
Abstract: 一种变马赫数型线风洞高温喷管壁阵列型强化换热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外侧为与常温空气接触的外壁面,冷却板内侧为与高速气流接触的近壁面,冷却板两端为支撑结构的侧壁,外壁面、近壁面和侧壁构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分为短肋区、扰流柱区和长肋区,短肋区由多个短肋按照阵列或错列排布而成,短肋区入口即为冷却工质入口端,短肋区出口和扰流柱区入口边相通,扰流柱区由多个扰流柱按照阵列或错列排布而成,扰流柱区出口边和长肋区入口相通,长肋区由多个长肋按照阵列或错列排布而成,长肋区出口即为冷却工质出口端;本发明冷却均匀,可根据冷却要求进行母体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58175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6032.1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ISIGHT软件的多学科多指标产品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针对复杂高端装备产品的冷却结构设计,基于ISIGHT软件集成冷却结构设计物理几何三维模型,建立冷却结构设计轻量化模块、力学性能模态分析模块、力学性能强度分析模块、冷却性能模块,以结构轻量化、力学性能、冷却性能为优化目标,进行多学科并行设计和耦合优化设计,符合实际应用,通过设计变量建立响应面近似模型,再通过R2分析来验证近似模型准确性,降低计算时间成本,提高优化效率;再通过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提高结构优化设计时效,再通过采用NSGA-Ⅱ和SQP组合优化策略提升了优化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实现结构的轻量化、高力学性能、高冷却性能目标,可广泛应用于复杂高端装备的热端部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58175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436032.1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IPC: G06F30/17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ISIGHT软件的多学科多指标产品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针对复杂高端装备产品的冷却结构设计,基于ISIGHT软件集成冷却结构设计物理几何三维模型,建立冷却结构设计轻量化模块、力学性能模态分析模块、力学性能强度分析模块、冷却性能模块,以结构轻量化、力学性能、冷却性能为优化目标,进行多学科并行设计和耦合优化设计,符合实际应用,通过设计变量建立响应面近似模型,再通过R2分析来验证近似模型准确性,降低计算时间成本,提高优化效率;再通过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提高结构优化设计时效,再通过采用NSGA‑Ⅱ和SQP组合优化策略提升了优化效率和准确性;本发明实现结构的轻量化、高力学性能、高冷却性能目标,可广泛应用于复杂高端装备的热端部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62905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1515181.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IPC: F24S60/10
Abstract: 一种阵列型中空点阵桁架单元支撑的太阳能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箱体,储热箱体的内部设有桁架相变储热单元阵列,储热箱体的顶部设有储热箱体入口,储热箱体的侧面底部设有储热箱体出口;桁架相变储热单元包括中空球体,中空球体外面连接有中空桁架连接杆,中空球体、中空桁架连接杆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高温流体通过箱体入口进入,并在储热箱体内部与储热相变桁架单元阵列接触进行换热,最后由箱体出口流出,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在重力作用下的对流效果明显,保证高温流体与相变材料进行充分换热;本发明结构强度高,制备相对便捷,同时还可以随应用设备不同可等比例变化或者增减桁架密度,实现均匀和高效的储能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115787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36781.4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扭转管支架复合式换热结构,包括由上板、中板、下板形成的多层结构,上板通过扭转管和第一中板连接,第一中板通过支架和第二中板连接,第二中板通过扭转管和第三中板连接,第三中板通过支架和下板连接,热流两层板之间的空间;冷流通过上板的扭转管入口进入,冷流经过扭转结构产生四溢冷流旋流;冷流旋流通过第一中板的扭转管出口进入下一层,冷流常态转为旋流,进入下一层冷流旋流冲击支架,产生四溢横流,又进一步强化了与通过的热流换热,四溢横流通过第二中板的扭转管入口进入下一层,四溢横流在第二中板和第三中板之间为开放式入口,使得流动通畅,不易堵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换热均匀且效果好,不易堵塞,耐压性能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011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76451.7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IPC: G01M9/04
Abstract: 一种变马赫数型线风洞高温喷管壁阵列型强化换热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外侧为与常温空气接触的外壁面,冷却板内侧为与高速气流接触的近壁面,冷却板两端为支撑结构的侧壁,外壁面、近壁面和侧壁构成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分为短肋区、扰流柱区和长肋区,短肋区由多个短肋按照阵列或错列排布而成,短肋区入口即为冷却工质入口端,短肋区出口和扰流柱区入口边相通,扰流柱区由多个扰流柱按照阵列或错列排布而成,扰流柱区出口边和长肋区入口相通,长肋区由多个长肋按照阵列或错列排布而成,长肋区出口即为冷却工质出口端;本发明冷却均匀,可根据冷却要求进行母体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1262905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5181.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广东顺德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IPC: F24S60/10
Abstract: 一种阵列型中空点阵桁架单元支撑的太阳能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箱体,储热箱体的内部设有桁架相变储热单元阵列,储热箱体的顶部设有储热箱体入口,储热箱体的侧面底部设有储热箱体出口;桁架相变储热单元包括中空球体,中空球体外面连接有中空桁架连接杆,中空球体、中空桁架连接杆内部填充有相变材料;高温流体通过箱体入口进入,并在储热箱体内部与储热相变桁架单元阵列接触进行换热,最后由箱体出口流出,采用上进下出的方式,在重力作用下的对流效果明显,保证高温流体与相变材料进行充分换热;本发明结构强度高,制备相对便捷,同时还可以随应用设备不同可等比例变化或者增减桁架密度,实现均匀和高效的储能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164999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453771.5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平叶片气膜孔结构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透平叶片气膜孔测量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气源供给单元、叶片夹持及进气模块、背景辅助模块、辅助增强激励控制模块、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处理显示与传输模块;图像处理显示与传输模块,用于对得到的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并利用反演算法计算获得气膜孔通透性、尺寸参数、位置度参数;利用可见光‑红外图像双视融合算法实现气膜孔羽流的可视化展示,将气膜孔测量过程可见光图片和红外图片信息融合显示,得出气膜孔质量情况。本发明提高了透平叶片气膜孔测量的效率,进而提高了重型燃气轮机的性能和运行可靠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73358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99680.0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高压开关操动机构的极端气候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为实验件提供密闭恒定的极端气候模拟环境实验箱体;以及安装在实验箱体内部实验台,用于带动实验件旋转,模拟现实工作环境中各个方向吹来的风;在实验箱体外布置小型电机,来驱动实验台旋转;以及温度控制单元和湿度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采用电热丝加热器或制冷机组,加热或制冷功率均可调节,安装在与实验箱体连接的风管中,气体温度通过加热或制冷功率调节,湿度控制单元获得不同湿度的气体流向湿度控制单元;本发明可解决数值模拟可能带来的误差较大问题;同时具备风速控制能力,能够改变风向,清晰显现温度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