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4127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214397.3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吸收式制冷模块、溶液除湿模块及生活用水模块;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第一循环水泵、辅助热源及第二循环水泵;吸收式制冷模块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泵、分水器、集水器、第三循环水泵、毛细管辐射空调末端、第四循环水泵及冷却塔;溶液除湿模块包括再生器、排风机、第一水‑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除湿器、送风机、第二水‑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泵、全热交换器及混合风箱。该空调系统在原理上多处采用了温度梯度利用、热回收等节能形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4304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74095.X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0H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492 , B60H1/00371 , B60H1/00392 , B60H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储能的电动公交车辐射空调系统,包括相变储能罐、循环泵、分水器、温控阀、毛细管网换热器与集水器;其中,相变储能罐的左侧连接循环泵,相变储能罐的右侧连接集水器;冬季供暖时期,相变储能罐填充的是相变胶囊功能热流体,相变胶囊功能热流体的填充和回收在公交车枢纽站进行,相变胶囊功能热流体的蓄热量来自于城市集中供热管网;夏季制冷时期,相变储能罐填充的是动态冰浆,动态冰浆的填充和回收在公交车枢纽站进行,动态冰浆通过夜间运行制冷系统获得;所述的分水器入口处与循环泵连接,分水器的各支路出口连接温控阀的入口,温控阀的出口连接毛细管网换热器的入口,毛细管网换热器的出口连接集水器的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7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0780181.4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系统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地热系统取热运行参数,根据取热计算模型计算选取地热系统的瞬时产热量,根据该地热系统的年运行时间,估算出年度总取热量;获取地热系统生命周期相关参数,根据地热系统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模型估算地热系统各个阶段对的碳排放量;所述地热系统生命周期包括从地热系统的场地利用、钻井、运行和退役四个阶段;基于生命周期下取热量和碳排放量,计算得到地热系统的碳强度指标;通过碳强度指标对不同地热系统开发状态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该方法为实际工程中地热井的开发和决策提供参考,以期达到更好的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7309.X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相变温室大棚,由太阳能及电热水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温室大棚相变保温被系统和调温滴灌系统组成,太阳能发电系统设有蓄电池,可为系统提供动力来源,相变保温被系统中设有相变层,可在昼间充热夜间释放,保证大棚夜间温度。其中昼间利用太阳能一部分用于产生热水,供相变保温被充热,另一部分发电,提供系统循环泵所需的电能;相变保温被系统、滴灌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三通阀相连,能够实现太阳能热水仅向相变保温被充热、仅为滴灌系统供热、先为相变保温被供热后为滴灌系统供热和并联向相变保温被与滴灌系统供热四种运行模式。本发明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为大棚营运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8412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214397.3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2 , Y02B10/22 , Y02B10/24 , Y02B30/563 , F24F5/005 , F24F3/1429 , F24F5/0007 , F24F12/001 , F24F13/30 , F24F2003/1458 , F24F2005/00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驱动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模块、吸收式制冷模块、溶液除湿模块及生活用水模块;太阳能集热模块包括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第一循环水泵、辅助热源及第二循环水泵;吸收式制冷模块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泵、分水器、集水器、第三循环水泵、毛细管辐射空调末端、第四循环水泵及冷却塔;溶液除湿模块包括再生器、排风机、第一水?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送风机、第二水?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泵、全热交换器及混合风箱。该空调系统在原理上多处采用了温度梯度利用、热回收等节能形式,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5727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51314.8
申请日:2015-07-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F25B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内冷型降膜吸收实验装置,由上端盖、下端盖、筒体、降膜器四部分组成。上端盖、下端盖和筒体间均为螺栓联接,形成吸收仓,降膜器放置于吸收仓内。降膜器由溢液槽、支架、吸液层、降膜板、调节杆、集水管、分水管、毛细管、水平仪组成。本发明通过支架四角的螺纹联接可以对降膜器进行水平调整,避免安装或者底部接触面不平整造成的降膜器倾斜;通过设置水平仪监测降膜板是否水平,保障降膜吸收过程中液膜的均匀性;通过在降膜板下表面焊接同程式冷却水管路,保证降膜吸收过程中稳定的温度场;通过在降膜板上表面粘结一层吸液层,保障液体流动的稳定性和液膜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80181.4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热系统环境影响的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地热系统取热运行参数,根据取热计算模型计算选取地热系统的瞬时产热量,根据该地热系统的年运行时间,估算出年度总取热量;获取地热系统生命周期相关参数,根据地热系统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模型估算地热系统各个阶段对的碳排放量;所述地热系统生命周期包括从地热系统的场地利用、钻井、运行和退役四个阶段;基于生命周期下取热量和碳排放量,计算得到地热系统的碳强度指标;通过碳强度指标对不同地热系统开发状态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该方法为实际工程中地热井的开发和决策提供参考,以期达到更好的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718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611057309.X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相变温室大棚,由太阳能及电热水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温室大棚相变保温被系统和调温滴灌系统组成,太阳能发电系统设有蓄电池,可为系统提供动力来源,相变保温被系统中设有相变层,可在昼间充热夜间释放,保证大棚夜间温度。其中昼间利用太阳能一部分用于产生热水,供相变保温被充热,另一部分发电,提供系统循环泵所需的电能;相变保温被系统、滴灌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三通阀相连,能够实现太阳能热水仅向相变保温被充热、仅为滴灌系统供热、先为相变保温被供热后为滴灌系统供热和并联向相变保温被与滴灌系统供热四种运行模式。本发明降低了能耗,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为大棚营运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4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90664.4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中深层地埋套管换热器性能的无网格计算方法,包括初始参数设置部分及循环迭代计算部分;循环迭代计算部分包括:根据实际换热井结构确定中深层地埋换热器结构的参数,同时根据初始参数设置部分设置计算初值条件;根据实际管段长度,沿管道长度方向将管道整体划分为若干控制单元体,并确定各控制单元体位置坐标、确定运行周期总时长和时间步长,最终完成迭代条件设置;迭代参数初始化设置及循环迭代求解:步骤四,循环迭代计算收敛判断及结果输出。该方法有助于人们在工程开展前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各部分的物理参数取得整体性了解,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的应用可以在实际工程开展前完成,具有易实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64430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125342.5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动态冰浆蓄冷公交车空调供冷系统,包括风系统和蓄冷装置;风系统包括左路送风管、右路送风管、回风管、风机、新风口、全热交换器和排风口,送风管的底布设置有送风口,回风管的底部设置有回风口;蓄冷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中部的蓄冷槽换热器,设置在箱体开口两端的进、出风口,以及设置在箱体周向上的注浆口和排液口;出风口通过风机与右路送风管相连通,左、右路送风管和回风管相连通;新风口、排风口以及进风口均与全热交换器相连通,且回风管与全热交换器和进风口相连通。本发明将动态冰浆蓄冷技术与公交车线路短的特点相结合,从而能够降低公共交通的能源供给,提升公交车行驶过程的动力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