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9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1088288.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前馈的DAB变换器功率控制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给定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参考值并采样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根据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参考值计算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前馈移相角;根据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以及输出功率参考值计算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反馈移相角;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前馈移相角和反馈移相角相加得到双有源桥变换器两个H桥之间的移相角;双有源桥变换器内部的开关管基于单移相调制的方式,根据移相角按顺序动作,控制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功率输出。本发明能够直接、高效的控制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效率,精确实现功率的双向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92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88288.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功率前馈的DAB变换器功率控制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以下步骤:给定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功率参考值并采样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根据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参考值计算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前馈移相角;根据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输出电压以及输出功率参考值计算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反馈移相角;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前馈移相角和反馈移相角相加得到双有源桥变换器两个H桥之间的移相角;双有源桥变换器内部的开关管基于单移相调制的方式,根据移相角按顺序动作,控制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功率输出。本发明能够直接、高效的控制双有源桥变换器的输出效率,精确实现功率的双向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4640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190216.3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电平buck‑boost双向斩波电路调制方法,针对现代电网中对电能形式需求复杂,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问题,通过本发明方法解决由于电平增加,调制策略复杂化后三电平拓扑调制的问题,应用载波层叠简化系统判断buck和boost工作状态的问题,同时采用载波移相使纹波达到最小,充分发挥拓扑输出谐波含量低、器件开关损耗低,系统效率高等优势。具有简化控制,提高性能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1400680.8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刘曦 , 陈爽 , 张鹏 , 刘洋 , 张飞 , 李燕 , 雒宁 , 李佳 , 白磊 , 王峰 , 刘旭涛 , 李一非 , 张娜 , 李立 , 冯坤 , 党凤 , 张娟 , 杜涛 , 李斌 , 杨光伟 , 刘辉 , 闫彬 , 邢泽龙 , 康岩 , 吴晓玮 , 李英茹 , 张枭 , 姬芳荻 , 韩晓刚 , 易皓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等效扩容的储能系统容量自适应分配控制方法,针对日渐凸显的配电网容量不足问题,提出基于挂靠配电网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在对配电网实现扩容的同时,利用自适应分配控制策略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了改善。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扩容方法存在的成本太高、施工难度较大、利用率低等问题,具有低成本、利用率高、体积小、易于控制等优点。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4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00680.8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刘曦 , 陈爽 , 张鹏 , 刘洋 , 张飞 , 李燕 , 雒宁 , 李佳 , 白磊 , 王峰 , 刘旭涛 , 李一非 , 张娜 , 李立 , 冯坤 , 党凤 , 张娟 , 杜涛 , 李斌 , 杨光伟 , 刘辉 , 闫彬 , 邢泽龙 , 康岩 , 吴晓玮 , 李英茹 , 张枭 , 姬芳荻 , 韩晓刚 , 易皓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等效扩容的储能系统容量自适应分配控制方法,针对日渐凸显的配电网容量不足问题,提出基于挂靠配电网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在对配电网实现扩容的同时,利用自适应分配控制策略对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了改善。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扩容方法存在的成本太高、施工难度较大、利用率低等问题,具有低成本、利用率高、体积小、易于控制等优点。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