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561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52712.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烷掺氢流速自适应燃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扩散燃烧系统存在的燃烧效率低、燃烧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高及甲烷与氢气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第一混流罐使甲烷和氢气混合均匀,并通过气体质量流量控制计调节和显示甲烷和氢气的质量流量;在燃气喷管上端设置环形钝体和旋流器,环形钝体位于空气喷管二段内,其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燃气喷管外侧壁上设置有位移平台;本发明设置的环形钝体使空气形成稳定的回流区,通过位移平台带动环形钝体轴向位移,用于控制空气喷管二段的喷气速度,同时结合旋流器增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有效保证了甲烷掺氢的燃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52713.9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速自适应燃烧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燃烧装置在面临甲烷掺氢燃烧技术时,存在燃烧不稳定、局部高温及氮氧化物增加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流速自适应燃烧装置,在燃气喷管上端设置有连通的环形钝体和旋流器,环形钝体位于空气喷管二段内,其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设置;环形钝体上端和空气喷管二段上端均与燃烧室下端连通;燃气喷管外侧壁上设置有位移平台,用于通过位移平台带动环形钝体的轴向位移;本发明设置的环形钝体使空气形成稳定的回流区,再通过位移平台实现环形钝体的轴向位移,以控制空气喷管二段的喷气速度,同时结合旋流器增强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有效保证了甲烷掺氢的燃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91593.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成都精智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导技术的超长距离氢电混合输送集成系统,包括外部电网接入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变压转换系统、超导能源管道系统、转换变压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液化系统、液氢冷能回收系统、氢气发电系统、液氮供给系统和液氮冷能回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制氢储能、液氢高密度传输、零电阻超导输电等功能,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输送与储能问题,符合未来碳中和的社会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52715.8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烷掺氢高效稳燃燃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扩散燃烧系统存在的燃烧效率低、燃烧不稳定以及甲烷与氢气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燃烧测试系统,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出口端均与第一混流罐连通,用于通过第一混流罐使输入燃烧室的甲烷和氢气混合均匀;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上分别安装有气体质量流量控制计,用于分别调节和显示甲烷和氢气的质量流量;燃烧单元中的燃料喷管出口端设置有与燃料喷管连通的环形钝体,环形钝体位于空气喷管内,其外径由入口端向出口端方向逐渐增大设置;本发明通过环形钝体使通过此处的气体形成稳定的回流区,有效提高了燃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83186.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耦合地铁运行的地下储能系统,包括城市电网、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储能变电站、降压变电所、直流牵引网络以及低压动力照明网络;城市电网与主变电所的高压侧相连,主变电所的中压侧与牵引变电所的高压侧相连以及储能变电站相连,牵引变电所的直流侧与直流牵引网络相连;主变电所的低压侧与储能变电站以及降压变电所的高压侧相连,降压变压器的低压侧与低压动力照明网络相连。本发明的地下储能系统能够在电网负荷处于低谷期作为负荷充电,同时,在电网负荷高峰期作为电源放电,显著改善地铁的能耗特性,从而满足调峰需求,缓解电网供能压力。对提升地铁运行可靠性、降低地铁运营成本、推动构建新型绿色电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922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191593.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成都精智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导技术的超长距离氢电混合输送集成系统,包括外部电网接入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变压转换系统、超导能源管道系统、转换变压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液化系统、液氢冷能回收系统、氢气发电系统、液氮供给系统和液氮冷能回收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了制氢储能、液氢高密度传输、零电阻超导输电等功能,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输送与储能问题,符合未来碳中和的社会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