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6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48964.9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吸附‑光催化还原协同去除废水中铀的装置,所述的罐体可拆卸安装在底座上,罐体中部安装有可对溶剂、溶液搅拌混合的搅拌装置,罐体底部安装有使溶液中半导体颗粒和微生物细胞均匀分散的注气装置,搅拌装置上方的罐体上紧密安装有光催化装置。本发明为了更好利用生物吸附和光催化还原两者的优点,由可进行微生物吸附‑光催化还原协同去除废水中铀的装置,通过不断通入气体,使半导体颗粒与微生物细胞在低浓度含铀废水体系中充分接触,使微生物可对低浓度铀富集,同时半导体颗粒光照下产生的光电子对铀还原沉淀,还原的铀产物富集在纳米半导体颗粒表面与微生物细胞表面。这一装置将微生物的吸附和半导体光电子的还原与微生物对光电子的利用结合起来,形成微生物吸附‑光催化还原非均相体系,提高含铀废水中铀的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80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9432.3
申请日:2024-08-30
IPC: C02F9/00 , G21F9/18 , G21F9/06 , G21F9/12 , C02F1/66 , C02F1/02 , C02F1/30 , C02F1/70 , C02F3/34 , C02F101/20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多元羧酸及其衍生物调控光催化对低浓度U还原去除的方法,包括:向低浓度铀溶液中加入TiO2和螯合型空穴捕获剂后调节pH,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后的溶液置于避光环境中,并搅拌使其达到吸附‑解吸平衡后进行光照搅拌,构成多元羧酸及其衍生物调控光催化非均相体系;向多元羧酸及其衍生物调控光催化非均相体系中加入微生物构成微生物‑光催化非均相体系。有益效果:通过将螯合型空穴捕获剂引入到光催化除铀体系中,构建多元羧酸及其衍生物调控光催化非均相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微生物,构建了微生物‑光催化非均相体系,将生物吸附处理和光催化处理的优点更好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去除低浓度铀溶液中的铀。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50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6431.9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30 , C02F1/7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电子协同微生物去除重金属的区室化方法,包括:用三氯甲烷将卵磷脂、黄素单核苷酸水浴溶解,减压旋转蒸发成膜,抽真空后进行水浴;加入含MV的缓冲液,将壁上卵磷脂溶解完全,转移到聚乙烯管中,涡旋后,放入液氮罐中冷冻,然后在水浴锅中解冻,重复多次,将解冻后的溶液透析一定时间,当透析液与缓冲液吸光度吻合时,得到添加黄素单核苷酸的脂质体区室;向脂质体区室中添加半导体氮化钛和粪产碱杆菌湿菌体,用氙灯对区室进行光照,在脂质体区室中构成光电子+黄素单核苷酸+粪产碱杆菌湿菌体+U(VI)体系。本发明通过向脂质体区室中加入FMN来建立光电子+FMN+粪产碱杆菌湿菌体+U(VI)体系,提高了对U(VI)的还原去除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58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34975.X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吸附协同二氧化钛光催化除铀及回收循环的方法,包括:U(VI)去除:光照下,先将二氧化钛加入含铀溶液中反应,再加入芽孢杆菌反应后离心分离上清液和沉淀,检测上清液中U(VI)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后直接排放;减量化处理:将得到的沉淀通过干灰化法进行减量,得到灰分;回收:将灰分加入到酸性溶液中,通过酸解吸回收铀和二氧化钛,回收的二氧化钛可循环利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吸附协同二氧化钛光催化除铀及回收循环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光催化非均相体系去除变价重金属离子,同时结合RCC(核素回收‑减量化‑半导体材料循环)一体化方案,实现铀资源回收与减量化目标,可为含铀废水的处理、铀的回收提供技术支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