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49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998394.X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01/30 , C02F1/72 , C02F1/42 , C02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高温气冷堆元件核芯制备工艺废水的新方法。其步骤包括:(1)高级氧化降解有机物:根据废液的COD来确定双氧水和硫酸亚铁的添加量以降低含四氢糠醇和PVA的有机低放废液中的COD,控制反应温度二次氧化提高COD去除率和出水水质;(2)将高级氧化滤得固体物质焙烧,得到可回用铀氧化物固体;(3)离子交换单元除铀:滤液利用离子交换/吸附类纤维深度净化处理铀;(4)对步骤(3)中使用的纤维用氯化钠溶液淋洗及再生。本发明实现了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核芯制备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和铀的回收,COD降解率可达90%以上,工艺整体铀去除率达99%以上,基本不产生二次废水及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45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010993995.1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铁氧体一步深度净化高浓度有机含铀低放废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有机含铀废液中添加一定配比的Fe2+、Fe3+,通过控制反应体系pH、搅拌时间和速率,促使Fe2+和Fe3+协同大分子有机物与铀共沉淀,形成具有磁性的沉淀物,体系经静置快速沉降后,固液通过磁分离或过滤分离。针对初始铀浓度为0.1‑1000 mg/L,含大分子有机物且COD在100‑30000 mg/L之间的废液,经该方法处理后,铀的去污因子DF可高达106,出水铀浓度一次性降至7μg/L以下(总α<1Bq/L,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大分子有机物去除率≥80%,液相中残留总铁ρ(TFe)<1mg/L。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对铀去除率高、不受有机物影响且可协同处理大分子有机物等优点,适用于含有大分子有机物的复杂有机含铀低放废液的深度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7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89975.6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亚乙基四胺和含磷基团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方法。该方法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体材料,采用水热法依次将胺基和含磷基团接枝到基体材料上,制备胺基和含磷基团修饰的离子交换纤维(PAN‑A‑P)。本发明还提供了由该方法制得的离子交换纤维作为吸附材料的用途。该发明所使用的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接枝率高,所得材料亲水性好,在溶液pH=6的条件下对铀的吸附量高达300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可以很好地描述该反应行为,表明PAN‑A‑P纤维对铀的提取过程主要归属于单层的化学吸附。在有阳离子(Na+,Mg2+,Ca2+)以及阴离子(Cl‑、NO3‑、F‑)的竞争体系中PAN‑A‑P纤维对铀保持高的吸附能力并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针对铀浓缩过程中产生的真实含铀工艺废水中表现出较高的吸附量73mg/g。表明胺基/磷基接枝的功能化纤维在核燃料循环前端的含铀废液处理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1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94026.8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方法提供一种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膜与铀成矿关系的实验研究方法。该方法包括提取细胞壁膜的过程,开展单纯细胞壁膜与铀成矿关系的模拟实验及作用机理分析。本发明涵盖从培养、提取、实验及分析的各个阶段,过程规范、可信度高,提取方法可行,对于厘定细胞壁膜及代谢无机磷与铀成矿关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49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98794.0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C02F9/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膜蒸馏处理核燃料元件生产工艺废水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真空膜蒸馏处理高温气冷堆元件核芯制备产生的有机低放工艺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将蒸氨过滤预处理的废水通入恒温热水器,加热废水至70~90℃,利用蠕动泵将废水通入中空纤维膜组件,在膜孔中进行传热传质;利用恒温冷水箱向与膜组件相连的冷凝装置中通入5~20℃的冷水,使得纤维膜的内外形成温差;使用循环水真空泵抽真空,用于提高膜组件冷侧端和热侧端两端的压差,废水中的水蒸汽由纤维膜内侧向外侧迁移,进入纤维膜外侧后遇外侧的冷空气冷凝排出,流入馏出液接收瓶。通过控制进料流速、废水温度、装置真空度、冷凝水温度等提高其膜通量,能够很好地净化处理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和铀以及提高脱盐率。对铀的去除率为99.99%,有机物的去除率达80%,硝氮去除率为99.9%,调节pH后氨氮去除率达97.6%。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8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617021.3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酰胺/磷酸基团改性天然丝瓜络纤维处理含铀废水的方法。以天然丝瓜络纤维为基体材料,采用水热法依次将胺基和磷酸基团接枝到基体材料上,制备具有亲水性和高效选择吸附性的酰胺/磷酸基丝瓜络纤维。改性后的丝瓜络纤维处理模拟含铀废水,最大吸附量可达370.37mg/g,适用于较宽pH(4‑9)的废液;对于真实核燃料元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含铀废水,其铀吸附量可达185.6 mg/g,本发明提供的改性丝瓜络纤维对废水中的铀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及实际应用前景。本发明选择的丝瓜络基材天然可再生、来源丰富、后处理简单以及3D‑立体多空网状结构有利于接枝更多功能基团,采用的接枝方法操作简单,磷酸基团的接枝率较高(35%以上),亲水性较好,吸附容量较高。改性后的丝瓜络纤维可用于深度净化核燃料循环体系中的各类含铀废水,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4404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0618057.8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纤维的制备及使用方法: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体材料,预处理后采用水热法将氨基接枝到基体材料上,制备新型功能化纤维(编号为XKXW‑IV)。本发明采用的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官能团接枝率较高(≥74.7%),XKXW‑IV性能稳定,亲水性好,吸附容量较高,可重复利用,具有一定的耐有机物性能,在优化条件下对铀的吸附量高达492.6 mg/g。针对常规有机物(四氢糠醇、PVA、尿素等)、阴离子(NO3‑、SO42‑、Cl‑等)及阳离子(Pb2+、Cu2+、Ni2+、Sr2+等)共存的复杂含铀废水,本发明制备的XKXW‑IV对铀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Kd≥857.5 L g‑1),处理真实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核芯制备工艺废水时铀去除率可达99.7%。因此,XKXW‑IV在核燃料循环过程产生的复杂含铀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294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034933.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用于超高氟含铀废水的深度净化和资源回收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氟含铀废水深度净 域。化和氟铀资源回收方法,包括:通过多级强碱性离子纤维交换柱Ⅰ对强碱性超高氟含铀废水中90%以上铀酰离子进行一级吸附分离,所得处理液缓慢加入溶度积高于氟化钙的钙盐进行难溶盐转化深度除氟,除氟转化液过滤得到低氟低铀滤液,将其泵入组合式强碱性离子纤维交换柱Ⅱ中进行铀的二级吸附,确保出水铀浓度≤0.05mg/L。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氟含铀废水深度净化和氟铀资源回收方法,对氟>15g/L,铀含量10‑1000mg/L废水体系,氟和铀的去除率均>(56)对比文件仇月双;张建国;封宇;赵潮娅.含氨基膦酸螯合树脂的合成及其在铀提取中的性能研究.铀矿冶.2013,(第0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0592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34933.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氟含铀废水深度净化和氟铀资源回收方法,包括:通过多级强碱性离子纤维交换柱Ⅰ对强碱性超高氟含铀废水中90%以上铀酰离子进行一级吸附分离,所得处理液缓慢加入溶度积高于氟化钙的钙盐进行难溶盐转化深度除氟,除氟转化液过滤得到低氟低铀滤液,将其泵入组合式强碱性离子纤维交换柱Ⅱ中进行铀的二级吸附,确保出水铀浓度≤0.05mg/L。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氟含铀废水深度净化和氟铀资源回收方法,对氟>15g/L,铀含量10‑1000mg/L废水体系,氟和铀的去除率均>99.9%,同时实现氟、铀有效分离,氟化钙渣清洁解控,交换柱吸附的铀通过氯盐解吸后加入氨水对铀进行回收,本发明提出的新工艺方法特别适用于超高氟含铀废水的深度净化和资源回收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7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30709.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西南科技大学
IPC: C02F3/00 , C02F3/34 , C02F3/10 , C02F3/30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3/10 , C02F101/22 , C02F101/16 , C02F101/1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仿生结构清除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的方法,包括:首先检测受污染水体或土壤中重金属种类及含量和氮磷有机物含量;然后选取材料并制备仿生骨架、纤维和纤维‑微生物协同固定化小球;之后根据受污染水体或土壤类型和所需治理范围将纤维‑微生物协同固定化小球填充在仿生骨架中,再与纤维组装为仿生净化体,放置在水体或土壤中;经净化后,水体或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含量达到国家标准;最后定期回收、更换并处理仿生净化体。仿生净化体结构包括仿生骨架、纤维及纤维‑微生物协同固定化小球,使用纤维、纤维‑微生物协同固定化小球单独或同步清除水体或土壤中的重金属及有机物,具有易操作,可拆卸,能回收,无能耗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