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45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839580.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7D251/02 , C02F1/58 , C02F101/10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硫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环叠氮除硫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比的原料合成:醇胺20~35份、酰胺20~35份和醛,其中醛为小分子醛10~15份或多醛20~3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环叠氮除硫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醇胺与酰胺混合搅拌均匀升温,滴加催化剂,反应后得单环三嗪,取反应所得单环叠氮化合物升温,加入多醛,混合搅拌均匀,滴加催化剂,搅拌实现偶联反应;或将小分子醛与酰胺混合搅拌均匀升温,滴加催化剂反应后加入酰胺,滴加催化剂,搅拌实现偶联反应;将偶联反应后所得物分离副产物,提纯。本发明的多环偶联结构,特殊的偶联基团能够实现与S作用时的高效链式分解,从而达到高于传统单环结构高效除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488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71474.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析气藏气井合理配产方法,属于油气井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目标气井的井底压力,并根据多个不同的产能预测方法预测所述目标气井的产能预测结果;S2:对比各不同产能预测方法获得的产能预测结果与动态分析所获产能的符合程度,选择其中符合程度最高的产能预测方法作为所述目标气井的最终产能预测方法;S3:根据所述最终产能预测方法,结合物质平衡,求取不同配产方案下目标气井拟合生产动态产能;S4:根据不同配产方案下获得的动态产能,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获得所述目标气井的合理配产方案。本发明能够针对凝气气藏对其进行气井合理配产,为凝析气藏的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68873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9581.7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除气田水逸散硫化氢气体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在气水常温分离后,将含硫气田水暂存于临时储存罐,并对罐内含硫气田水进行加热,使含硫化氢的气体逸出,气田水中溶解的硫化氢浓度降低,而逸出气体的硫化氢浓度升高,相较硫化氢含量相同但浓度较低的气体其体积变小;S2、将逸出的含硫化氢气体通过碱液进行吸收;S3、将步骤S2中经碱液吸收后的气体进行燃烧处理。本发明利用硫化氢气体溶解度及酸碱中和反应消除气田水中溶解硫化氢,提高除硫性能,保障气田水无害、安全回注,防止环保安全事故,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267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34787.8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34 , C02F1/20 , C02F1/00 , C02F103/10 , C02F101/10 , C02F1/52 , C02F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田含硫废水的脱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所述气田含硫废水进行吹脱处理,获得处理后的废气一和废液一;S2:对所述废气一进行焚烧处理;对所述废液一采用沉淀法进行处理,获得沉淀和废液二;S3:向所述废液二中加入氧化硫离子的微生物,利用生化反应去除所述废液二中的硫离子,获得废液三;S4:检测所述废液三的含硫浓度,判断所述含硫浓度是否达到浓度阈值:若所述含硫浓度大于浓度阈值,则重复步骤S3‑S4;若所述含硫浓度小于等于浓度阈值,则认为所述气田含硫废水完成脱硫,结束处理。本发明能够结合各脱硫处理方法的优点,更加彻底地对气田含硫废水进行脱硫。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73709.X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力学分析夹点技术的天然气换热网络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取天然气处理厂换热网络的冷热物流建立换热网络模型;S2、基于夹点技术分析确定换热网络模型的最小温差ΔTmin、夹点位置及存在违反夹点设计原则的问题,发现冷热能利用的缺陷;S3、基于热力学分析换热网络模型优化潜力,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传热有效度可反映换热器所传递热量的相对大小,同时结合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效率可从能量品质高低评价换热器换热过程的能效水平,两个指标对天然气处理厂换热网络的换热过程能效水平进行评价;S4、结合夹点技术换热网络准则,在工艺存在限制的范围内,应用夹点技术合理匹配冷热物流,优化天然气处理厂换热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220149293U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20405682.9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2F1/06 , C02F1/20 , B01D53/78 , B01D53/52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田水罐闪蒸气脱硫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右侧下方固接有进气管,所述机壳的顶部固接有出气管,所述机壳的前端安装有机门,所述机壳的内部下方安装有水溶液箱,所述水溶液箱的左端设置有辅助装置,所述机壳的内部上方设置有脱硫装置。通过电机、丝杠、丝杠螺母、U形架和毛刷滚筒之间的配合,丝杠会使丝杠螺母向右移动,丝杠螺母带动U形架移动,U形架会带动毛刷滚筒移动,毛刷滚筒会将沾到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刷在海绵过滤网上,使得闪蒸气在经过海绵过滤网时,过氧化氢溶液会对闪蒸气中的硫化氢反应,从而将硫化氢氧化为单质硫,实现脱硫,所有的气体均会与溶液接触,使脱硫更加彻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