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6151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177623.4
申请日:2018-03-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分形理论的屏蔽暂堵剂颗粒粒度分布优化方法,涉及石油与天然气行业钻井完井过程中工作液漏失控制与储层保护领域。针对目前储层保护固相粒度分布优化理论,缺乏考虑储层孔隙分布复杂程度,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分形维数来优化钻井完井液屏蔽暂堵剂粒度分布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岩心获取表征储层孔喉结构的平均毛管压力曲线,并拟合曲线获取描述孔喉分布的分形维数。选用经典级配理论初步筛选材料粒度,计算材料分形维数,并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选取与孔喉分布分形维数相近复配材料作为储层保护暂堵剂。配制钻井完井液,通过室内实验评价钻井完井液储层保护性能,确定材料粒度分布。本发明通过考虑储层孔喉分布复杂情况,优选材料粒度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为现场优选材料粒度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361305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810176733.9
申请日:2018-03-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2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固相粒度降级的深井钻井液储层保护固相材料添加与补充方法。深井超深井因钻井液条件下极为复杂,致使固相粒度降级现象尤为明显。针对经典固相粒度分布优化理论未充分考虑固相粒度降级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材料粒度降级的钻井液储层保护固相材料添加与补充方法。室内模拟储层条件下时间对固相粒度降级程度的影响。在适用于储层的固相粒度分布基础上,考虑粒度降级,适当增加大粒径颗粒复配比例,使优化后的固相颗粒循环至储层时,其粒度分布与储层孔喉尺寸或裂缝宽度相匹配。同时,在钻井液循环过程中,合理确定材料补充时机以补充材料,使钻井液内固相粒度分布始终适用于储层。本方法为考虑固相粒度降级下优化设计材料粒度分布及材料添加补充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28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94673.2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体环境的岩块摩擦系数测量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滑动组件、恒温液槽组件、控制组件以及监测组件。通过螺帽调节对钢轮施加正压力。压力传递构件将钢轨对钢轮的力等效传递到上摩擦岩块上表面。电控液压装置作为切向力的动力系统,通过推力杆传递推力。盛液槽盛装实验流体,通过电加热丝对实验流体进行加热。压力传感器监测岩块所受正压力和切向力,温度和位移传感器分别监测实验流体温度和岩块摩擦的滑动距离,通过计算获得岩块摩擦系数。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液体环境的岩块摩擦系数测量方法与装置适用于不同正应力条件下流体环境的岩块摩擦系数测量,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油气井井下岩块所处的实际流体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10742087U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20677187.7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流体环境的岩块摩擦系数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组件、滑动组件、恒温液槽组件、控制组件以及监测组件。通过螺帽调节对钢轮施加正压力。压力传递构件将钢轨对钢轮的力等效传递到上摩擦岩块上表面。电控液压装置作为切向力的动力系统,通过推力杆传递推力。盛液槽盛装实验流体,通过电加热丝对实验流体进行加热。压力传感器监测岩块所受正压力和切向力,温度和位移传感器分别监测实验流体温度和岩块摩擦的滑动距离,通过计算获得岩块摩擦系数。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液体环境的岩块摩擦系数测量装置适用于不同正应力条件下流体环境的岩块摩擦系数测量,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油气井井下岩块所处的实际流体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