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2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9339.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储层水锁解除与促缝增渗一体化增产方法,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致密储层的地层温度和地层破裂压力;S2、根据获取的地层破裂压力,钻设生产井,以大于致密储层地层破裂压力的泵注压力向生产井中泵入水基压裂液,在致密储层中形成水力裂缝;S3、根据地层温度,准备陶粒支撑剂和自生热颗粒;S4、将陶粒支撑剂和自生热颗粒随着水基压裂液送入水力裂缝中,陶粒支撑剂使水力裂缝保持开度,自生热颗粒可以解除水锁损害同时通过生热作用实现促缝增渗,操作步骤简单,可以实现原地解除水锁损害并强化水力压裂增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2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9946.9
申请日:2025-04-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析气吸附和解吸能力的测试方法,包括:通过筛选储层岩石碎样,装入样品缸后,先注入甲烷使样品缸的气体压力高于凝析气露点压力,再向参考缸中注入混合气体达到设定压力,连通样品缸和参考缸后配置成凝析气,然后注入凝析气从设定压力梯度升高压力至储层压力,测定露点压力以上的不同压力点下岩石对凝析气的吸附量,再梯度降低压力测定不同压力点下岩石对凝析气的解吸量。基于凝析气的恒质膨胀实验结果来消除反凝析油体积对气体解吸量的测量误差,评价岩样对凝析气的吸附/解吸能力。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可准确测量凝析气吸附/解吸量,有助于凝析气藏的储量计算和高效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13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9360.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气储层热致裂缝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页岩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自生热颗粒注入装置和产出液收集分析装置,具体试验方法如下:S1、在致密油气储层段中固定通道;S2、通过通道将致密油气储层段的产层井筒分割为多个密封区间,并在每个密封区间边缘设置脉冲控制阀;S3、在通道内固定自生热颗粒注入装置,通过脉冲控制阀向每个区间注入自生热颗粒;S4、通过水力脉冲的形式,控制每个脉冲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自生热颗粒进入致密储层,形成热致裂缝;S5、通过产出液收集分析装置获取并分析产出液的数据,分析热激裂缝网络形成的效果,调整水力脉冲次数或自生热颗粒的规格,进而对热致裂缝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1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159360.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气储层热致裂缝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页岩气勘探技术领域,包括自生热颗粒注入装置和产出液收集分析装置,具体试验方法如下:S1、在致密油气储层段中固定通道;S2、通过通道将致密油气储层段的产层井筒分割为多个密封区间,并在每个密封区间边缘设置脉冲控制阀;S3、在通道内固定自生热颗粒注入装置,通过脉冲控制阀向每个区间注入自生热颗粒;S4、通过水力脉冲的形式,控制每个脉冲控制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而控制自生热颗粒进入致密储层,形成热致裂缝;S5、通过产出液收集分析装置获取并分析产出液的数据,分析热激裂缝网络形成的效果,调整水力脉冲次数或自生热颗粒的规格,进而对热致裂缝进行准确的分析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36559.4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高压下致密岩石气‑水相对渗透率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气瓶、液泵、节流阀、流量计、温度计、压力传感器、中间容器、岩心夹持器、围压泵、加热装置、气体密度计、计算机;岩心夹持器入口端通过两个流量计分别与气瓶和液泵连接,并布设加热装置;岩心夹持器出口端连接流量计与气体密度计,并布设另一套加热装置;两套加热装置间设置隔热材料;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耐高温双层圆筒、热电阻丝与隔热材料。若岩心绝对渗透率不小于1mD,则采用稳态法测试气‑水相对渗透率;若岩心绝对渗透率小于1mD,则采用检测出口端气体密度的非稳态法测试气‑水相对渗透率。本发明可精确测定高温高压条件下致密岩石气‑水相对渗透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