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aO引导的甲烷蒸汽重整化学链燃烧制氢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52983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08428.2

    申请日:201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CaO引导的甲烷蒸汽重整化学链燃烧制氢方法,该工艺主要由空气反应器、燃料反应器、重整反应器和煅烧器组成,制氢原料为甲烷和蒸汽,以NiO为活性组分的氧载体在空气和燃料反应器中不断循环,NiO提供的晶体氧可将甲烷燃料完全氧化,呈还原态的Ni基氧载体在空气反应器中被空气氧化,氧化释放出的大量热通过间壁换热供给重整反应器,在重整反应器中加入CaO,用以吸收反应产生的CO2,以此对重整反应进行强化,生成高纯氢气,在重整反应器内因吸附CO2形成的CaCO3固体在煅烧器中进行热解再生,本发明较传统甲烷蒸汽重整工艺,能在低温常压下生成高纯氢气,同时由于燃料反应器出口产物仅为CO2和H2O,经冷凝即可获得高纯度CO2,使得CO2分离、收集工艺变得简单,因此大幅度节约了制氢成本。

    一种蒸汽吞吐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7654219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069791.3

    申请日:2017-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01 E21B43/2405 E21B2043/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吞吐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及工艺,该系统主要由蒸汽发生器9、开采井井筒5、高压蒸汽管道3、热水管道4、天然气管道6以及接井口装置11组成,井筒5从地面穿过盖层1,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储层2,井筒中有高压蒸汽管道3、热水管道4、天然气管道6。该工艺包括:高温高压蒸汽、高温高压液态水通过高压蒸汽管道、热水管道导入储层,天然气水合物从蒸汽获得能量而分解释放天然气,天然气由储层流入开采井,由天然气管道流出地面进入集输系统;液态水中添加水凝胶,与蒸汽液化后的水以及水合物分解的水混合后,进入储层缝隙形成凝胶物质,稳定储层。本发明原理可靠,便于操作,有助于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的开采利用。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反应釜

    公开(公告)号:CN1076388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711069665.8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反应釜,主要由筒体8、上平盖封头9、下平盖封头10、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搅拌棒6组成,筒体8和上平盖封头9、下平盖封头10固定组合为反应釜釜体,上平盖封头有气体出入口2、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下平盖封头10有液体出口5,筒体8侧壁有液体入口4;釜体内有搅拌棒6及桨叶7,搅拌棒内部有中空通道14,搅拌棒中上部水平分布着4~8个进气口20,桨叶7也为中空结构,并与搅拌杆的中空通道相连通,在桨叶的背液面分布着直径不等的气孔18。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水合反应过程的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水合反应效率,也可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工业等相关领域。

    一种基于模糊判断的水合物钻采风险智能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37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086578.6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判断的水合物钻采风险智能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水合物钻采过程中的监测参数自顶向下划分层:目标层、主评估因子层、次评估因子层;其次,计算各个主评估因子及其包含的各个次评估因子的相对权重值;然后,将主评估因子的相对权重值分别与次评估因子的相对权重值串联,得到次评估因子整体权重值;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将每种风险的各个次评估因子整体权重值构造成列向量,从而得到水合物钻采风险综合判断权重矩阵,结合监测参数变化向量对水合物钻采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判断。本发明原理可靠,在水合物钻采过程中发生风险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风险类型判断、报警等功能,保障水合物钻采施工安全进行。

    多塔连续水合物法天然气脱酸装置与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1301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105896.8

    申请日:201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3/101 C10L3/103 C10L3/104 C10L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塔连续水合物法天然气脱酸装置与工艺。该装置由分离罐、压缩机、冷凝器、分解塔与水合塔及阀门、管道组成,分解塔与水合塔内部包含若干脱酸管,脱酸管内部填充着表面有一层水凝胶的泡沫金属,脱酸管之间、脱酸管与塔壁之间有气体流动的缝隙。该工艺包括:原料天然气通过预处理,再进行加压、冷凝;天然气进入分解塔中,由脱酸管与塔壁之间的缝隙通过,预冷后进入水合塔的脱酸管中,天然气中的CO2/H2S生成固体水合物分离出来,净化后的天然气进入到下一组单元,再次净化;还可以通过调节阀门切换分解塔和水合塔,实现连续脱酸。本发明利用水合物分解过程所吸收的热量来预冷原料气,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MRC天然气液化与DHX塔轻烃回收联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555382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04664.7

    申请日:2013-10-24

    Abstract: 现阶段天然气液化主要使用混合制冷工艺,轻烃回收多采用DHX塔或膨胀机制冷工艺。两者都利用制冷工艺。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MRC天然气液化与DHX塔轻烃回收联产工艺,将MRC天然气液化与DHX塔轻烃回收工艺结合的联产工艺,用液化过程的混合制冷循环为轻烃回收提供冷量,同时通过轻烃回收过程对原料气中的重组分进行分离、加工。通过分析联产工艺可提高液化过程重组分分离效率,使C3含量≤0.3%,C4及C4+含量下降至0%左右。同时,联产工艺适用于C2+含量≥0.1的原料气,LNG产量提高幅度平均达71.89%、单位能耗降低幅度平均达17.64%。

    一种基于模糊判断的水合物钻采风险智能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3374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086578.6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判断的水合物钻采风险智能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水合物钻采过程中的监测参数自顶向下划分层:目标层、主评估因子层、次评估因子层;其次,计算各个主评估因子及其包含的各个次评估因子的相对权重值;然后,将主评估因子的相对权重值分别与次评估因子的相对权重值串联,得到次评估因子整体权重值;重复上述步骤;最后,将每种风险的各个次评估因子整体权重值构造成列向量,从而得到水合物钻采风险综合判断权重矩阵,结合监测参数变化向量对水合物钻采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判断。本发明原理可靠,在水合物钻采过程中发生风险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风险类型判断、报警等功能,保障水合物钻采施工安全进行。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反应釜

    公开(公告)号:CN107638849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69665.8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合成反应釜,主要由筒体8、上平盖封头9、下平盖封头10、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搅拌棒6组成,筒体8和上平盖封头9、下平盖封头10固定组合为反应釜釜体,上平盖封头有气体出入口2、温度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3,下平盖封头10有液体出口5,筒体8侧壁有液体入口4;釜体内有搅拌棒6及桨叶7,搅拌棒内部有中空通道14,搅拌棒中上部水平分布着4~8个进气口20,桨叶7也为中空结构,并与搅拌杆的中空通道相连通,在桨叶的背液面分布着直径不等的气孔18。本发明原理可靠,操作简便,能有效提高水合反应过程的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水合反应效率,也可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工业等相关领域。

    多塔连续水合物法天然气脱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95828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20183354.8

    申请日:2018-0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塔连续水合物法天然气脱酸装置,由分离罐(7)、压缩机(8)、冷凝器(9)、分解塔(10)与水合塔(11)及阀门、管道组成,所述分解塔(10)与水合塔(11)通过阀门连接冷凝器(9)、压缩机(8)和分离罐(7),所述分解塔与水合塔的结构一致,内部包含若干脱酸管(42),所述脱酸管内部填充着表面有一层水凝胶的泡沫金属,脱酸管之间、脱酸管与塔壁(41)之间有气体流动的缝隙(43);所述分解塔与水合塔塔底有进气管道和液体出口管道,塔顶连接气态CO2/H2S管道、脱酸后的天然气管道,脱酸后的天然气管道上设置CO2/H2S浓度检测器(40)。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原理可靠,采用多塔模式,能够实现连续脱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