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3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07901.9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J127/22 , C08F8/42 , C08F14/22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偏二氟乙烯锂硫电池正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改性剂通过氢键与聚偏二氟乙烯分子链相连,实现了聚偏二氟乙烯分子链的交联,提高了聚偏二氟乙烯粘结剂的力学性能;改性剂的引入降低了聚偏二氟乙烯的结晶性,增加了孔隙率,促进了聚偏二氟乙烯粘结剂在电解液中的溶胀,增加了锂离子传导性;同时,改性剂中与铁原子相连的茂环不仅提供了锂多硫化物的吸附位点,还能促进锂多硫化物的转化。该方法获得的改性聚偏二氟乙烯粘结剂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在锂硫电池正极中可以显著降低硫正极极化,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而且适用于传统的锂电池电极制备工艺,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50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72392.0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六氟磷酸锂富氟电解液和锂电池,所述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除氢氟酸添加剂;所述锂电池包括所述的六氟磷酸锂富氟电解液。本发明可使六氟磷酸锂富氟电解液显著提高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本发明的六氟磷酸锂富氟电解液在添加了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后,展示了宽电化学窗口(4.6V)、高温稳定性(高达55℃)以及增强的安全性(阻燃和抑制枝晶生长)。本发明制备的锂金属袋式电池(7.2Ah),使用双面NCM811阴极(质量负载为80.72g/cm2),以及1.23gAh‑1的低电解液量,在0.1C的放电率下实现了572Whkg‑1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6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6971.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H01M4/52 , C01G49/06 , H01M4/36 , H01M4/50 , H01M10/0525 , C01G4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Fe2O3@Mn2O3核壳立方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步骤如下:将(CH2OH)2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再将Fe(NO3)3·9H2O,MnSO4·H2O和CH4N2O加入乙二醇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再将其在加压反应釜中加热搅拌并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沉淀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数次,然后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最后将前驱体粉末在空气气氛中烧结即得。本发明制得的多孔Fe2O3@Mn2O3核壳立方结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时,表现出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86971.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1G49/06 ,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2 , H01M10/0525 , C01G4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多孔Fe2O3@Mn2O3核壳立方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制备步骤如下:将(CH2OH)2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均匀,再将Fe(NO3)3·9H2O,MnSO4·H2O和CH4N2O加入乙二醇水溶液中并搅拌均匀,再将其在加压反应釜中加热搅拌并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沉淀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离心洗涤数次,然后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最后将前驱体粉末在空气气氛中烧结即得。本发明制得的多孔Fe2O3@Mn2O3核壳立方结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时,表现出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稳定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79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7412.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磷酸基团修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将过渡金属粉末放入次磷酸镍溶液中浸泡若干小时,然后用大量去离子水洗涤,过滤之后放入真空干燥箱,待干燥之后将粉末取出,碾磨,即得非晶磷酸基团修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粉末结构呈现非晶态,能够暴露出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同时磷酸基团的引入能够充当质子受体促进质子转移动力学,调整活性位点的电子性质并且具备良好的亲水性,极大的降低了OER反应过电位。此外,非晶态的结构使得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这种催化剂具备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且成本低廉,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918396.2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碳‑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盐、有机碳源、硅源、单质碳源与溶剂混合,并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第一前驱体;使第一前驱体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干燥,得到第二前驱体;使第二前驱体在高温下碳化,获得硅‑碳‑金属复合负极材料。所述材料包括所述的制备硅‑碳‑金属复合负极材料的方法所制备出的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避免硅及硅氧化物团聚的问题,为硅及硅氧化物的电极反应提升催化活性,保证硅及硅氧化物的长循环稳定性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976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84205.0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电解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锂电池的富氟碳酸酯基电解液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含氟锂盐、氟代非水有机溶剂和功能性添加剂组成的富氟碳酸酯基电解液,所述含氟锂盐选自六氟磷酸锂和/或双氟磺酰亚胺锂,氟代非水有机溶剂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三氟乙基甲基碳酸酯和1,1,2,2‑四氟乙基‑2,2,3,3‑四氟丙基醚的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功能性添加剂选自碳酸亚乙烯酯和/或三(三甲基硅烷)磷酸酯。本发明通过对各原料的限定,保证了富氟碳酸酯基电解液的阻燃性能和稳定性,避免了锂枝晶的生长,降低了电解液的制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475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85255.9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苯胺原位聚合插层五氧化二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五氧化二钒粉体、水和双氧水混合得到溶液a;将苯胺单体和水混合后使用酸溶液调节pH值,得到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后进行反应,得到聚苯胺原位聚合插层五氧化二钒。本发明以五氧化二钒粉体为钒源,以苯胺单体原位聚合为插层分子,以双氧水为助溶剂制备得到高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的聚苯胺原位聚合插层五氧化二钒。本发明的电极材料在1A·g-1和5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330~390mAh·g-1和120~180mAh·g-1。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21914.5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H01M4/13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碳‑石墨烯基纳米柔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所述柔性复合材料包括石墨烯纳米片以及镶嵌于所述石墨烯纳米片的硅@碳颗粒,所述石墨烯纳米片无规则排列并作为所述柔性复合材料的基本骨架;所述硅@碳颗粒以硅颗粒为核并包括包覆在所述硅颗粒表面的双碳层。所述方法包括将硅加入具有氧化性的溶液中,洗涤,干燥后加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搅拌,干燥,与氧化石墨烯混合,调节pH;抽滤成膜,冷冻干燥;烧结,得到柔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柔性复合材料的硅表面具有双碳层结构,能够极大的缓解硅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和收缩,提高了硅颗粒的电子导电性,能够实现材料的弯折,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393339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572986.X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纤维素膜基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成:所述纤维素来源于秸秆、废纸和木材废料;所述聚合物种类有聚醚类、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腈类、聚偏氟乙烯类、聚磷腈类和聚醋酸乙烯酯类等;所述液体电解质中的锂盐和增塑剂分别为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和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工艺:纤维素浆先成膜,再与聚合物形成复合物,最后吸收液体电解质,得到纤维素膜基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有益效果是:解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力学性能差导致无法工厂化大面积成膜的问题,为该类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产品开发提供可行性;本发明将秸秆、废纸和木材废料引入电池领域,为开发这些资源提供广阔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