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液滴形变和多参数影响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097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13016.8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藏合理配产领域的一种考虑液滴形变和多参数影响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目前对气井积液判断存在偏差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液滴破碎原理求取椭球型液滴最大尺寸参数;然后基于液滴所受的重力、曳力、浮力三力平衡,求得临界携液流速表达式;接着考虑到形变使得液滴迎流面积变化对曳力系数的影响,以及不同压力、温度、管径对气液两相的摩擦阻力、气液表面张力等参数的影响,建立考虑多参数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最后采用多参数迭代的方式求解模型,获取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准确预测气井积液,并考虑了多个参数对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计算精确,使用方便。

    一种复杂结构井地层流动与管内流动耦合流动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1095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482131.3

    申请日:2013-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结构井地层流动与管内流动耦合流动实验系统,包括:渗流槽;水平井模拟井筒,安装在渗流槽内,且开设有第一射孔;等效水平井模拟井筒,开设有与第一射孔对应连通的第二射孔,连通第一射孔和第二射孔的管路上设有节流阀,等效水平井模拟井筒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支架上安装滑竿,滑竿上安装有粒子成像测试系统;与渗流槽连通的水相供给系统、油相供给系统和气相供给系统;三相流量计,其两个出口分别与水相供给系统和油相供给系统连通,另一个出口与等效水平井模拟井筒连通,其上还设有气相出口端。本发明所模拟的地层系统、水平井模拟井筒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代表性,因而所做的实验对实际的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种复杂结构井地层流动与管内流动耦合流动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10950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82131.3

    申请日:2013-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结构井地层流动与管内流动耦合流动实验系统,包括:渗流槽;水平井模拟井筒,安装在渗流槽内,且开设有第一射孔;等效水平井模拟井筒,开设有与第一射孔对应连通的第二射孔,连通第一射孔和第二射孔的管路上设有节流阀,等效水平井模拟井筒安装有压力变送器,支架上安装滑竿,滑竿上安装有粒子成像测试系统;与渗流槽连通的水相供给系统、油相供给系统和气相供给系统;三相流量计,其两个出口分别与水相供给系统和油相供给系统连通,另一个出口与等效水平井模拟井筒连通,其上还设有气相出口端。本发明所模拟的地层系统、水平井模拟井筒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代表性,因而所做的实验对实际的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一种考虑液滴形变和多参数影响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00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513016.8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藏合理配产领域的一种考虑液滴形变和多参数影响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目前对气井积液判断存在偏差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液滴破碎原理求取椭球型液滴最大尺寸参数;然后基于液滴所受的重力、曳力、浮力三力平衡,求得临界携液流速表达式;接着考虑到形变使得液滴迎流面积变化对曳力系数的影响,以及不同压力、温度、管径对气液两相的摩擦阻力、气液表面张力等参数的影响,建立考虑多参数的临界携液流量计算模型;最后采用多参数迭代的方式求解模型,获取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准确预测气井积液,并考虑了多个参数对临界携液流量的影响,计算精确,使用方便。

    复杂结构井气井携液机理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97876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41908.4

    申请日:2013-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结构井气井携液机理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解决了模拟实验不准确的问题。它包括注气系统、注水系统以及井筒部分,注气系统包括顺序连通的空气压缩机、储气罐以及冷干机,所述的注水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储水箱、增压泵、脉冲喷射器以及液体流量计,所述的井筒部分包括井筒、气液混合器、导流软管,本发明的复杂结构井气井携液机理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不仅可以单独研究垂直井气井携液理论,而且可以单独研究水平段携液理论,既可以做气井携液实验,也可以做气液混相流实验,该装置所模拟的效果与实际情况相近,实验所得的结果更加准确,因而所做的实验对实际的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