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6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5597.6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型防水锁剂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十二烷基糖苷加入溶剂溶解;步骤2:充分反应后,加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其中十二烷基糖苷、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2:1~4;步骤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催化剂,充分反应后即可得到改性阳离子烷基糖苷;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改性阳离子烷基糖苷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所需防水锁剂;本发明直接将十二烷糖苷作为醚化剂,采用一步法进行醚化反应,将季铵阳离子接在烷基糖苷亲水部分,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防水锁剂可以在150℃高温、含盐量10%的环境下将砂岩表面的接触角调节至80°~100°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45412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802792.7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吸采油用渗吸剂评价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渗吸瓶和渗吸管,所述渗吸瓶的顶端带有刻度管,所述渗吸瓶的瓶体下方开有进口,所述渗吸管包括中空的管体、用于封闭管体两端的堵头和设置在管体内的多孔垫片,多孔垫片的直径和管体内径相同,所述堵头包括盖片以及固定在盖片上的凸台,所述盖片上设置有紧固螺栓孔和出油口,出油口与出油通道连通,出油通道设置在堵头内部,所述凸台塞在管体内,所述凸台外径大小与管体内径大小相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易操作,可加温,重复性好,实验周期短且可视的渗吸剂评价实验装置及方法,为渗吸剂筛选评价及渗吸采油规律研究提供了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34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58768.2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所述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成的组分组成:0.2~0.7%的超分子压裂液增稠剂,0.05~0.6%的双效剂,0.05~2%的黏土稳定剂,0.05~0.4%的高效破胶剂以及余量的水。本发明制备的渗吸采油超分子压裂液体系用于低渗透致密油储层的渗吸采油作业,不仅可以作为压裂液造缝携砂,其破胶液还可作为渗吸液改变储层基质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储层进行渗吸采油,通过压裂和渗吸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低渗透致密油藏的渗吸采收率,也解决了压裂返排液难处理、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6829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490009.4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驱油缔合聚合物油藏适应性的方法,包括:建立油藏的物理模型;将盐水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饱和并记录饱和结束时压差数值,再将驱油缔合聚合物的溶液注入物理模型中进行驱替,至聚驱压差稳定后进行后续水驱至压差再次稳定,计算驱油缔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残余阻力系数;将油注入物理模型中至饱和,然后注入驱油缔合聚合物的溶液驱替,计算含油饱和度和油采收率;根据驱油缔合聚合物的阻力和/或残余阻力系数与油采收率的关系评价油藏适应性。本发明能够直观获得疏水单体含量对缔合聚合物在不同渗透率和渗透率极差条件下的动态渗流行为和原油驱替特征的影响,进而获得驱油缔合聚合物的油藏适应性,方法重复性良好,且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794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53795.0
申请日:2011-11-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在三次采油中使用的疏水缔合聚合物—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二元复合驱体系,其主要成分和含量为:疏水缔合聚合物:0.1-0.3%,表面活性剂:0.1-0.6%,水:99.2-99.8%。该体系中疏水缔合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温、耐盐、增粘性,可大幅度降低聚合物用量;同时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増溶性,可增加表面活性剂在污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本发明采用采出污水溶解,节省大量淡水资源,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增粘性,能有效控制流度,扩大波及体积、能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3mN/m,可提高洗油效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注入性,可大剂量注入。通过室内驱油实验表明该二元复合驱体系能在水驱的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0%以上。该体系中未加入碱,对油层伤害小,避免了碱对油管等腐蚀伤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3436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595361.0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渗透层位伤害的非均质驱油方法,具体方法为,油田某开发阶段结束后,下一开发阶段注入接替驱替液前,选定高渗透层位作为施工层位,注入适宜的油层渗透层位暂堵剂,对除高渗透层位以外的剩余层位进行预先暂堵,然后在高渗透层位注入与高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再解除暂堵,接着选定次高渗透层位作为施工层位,注入暂堵剂,对除次高渗透层位以外的剩余未施工层位进行预先暂堵,然后在次高渗透层位注入与次高渗透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再解除暂堵,依此类推,对不同层位暂堵后注入接替驱替液,以保证注入与某层位相匹配的接替驱替液时,该层位未被上一驱替液污染,从而大幅度提高非均质驱油的波及效率及驱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3437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763951.X
申请日:2020-08-0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分利用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溶液特殊渗流驱替特性大幅扩大非均质油藏化学驱波及体积,从而大幅度提高化学驱采收率的聚合物段塞组合驱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根据非均质油藏各项基本参数,通过微孔滤膜法或者岩心法对不同分子结构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在不同渗透层位分别进行适合“堵”“调”“驱”分类,二、根据非均质油藏各项基本参数,选择“堵”“调”“驱”分子结构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与各渗透层位相匹配,将不同分子结构缔合聚合物“堵”“调”“驱”功能有机组合,调控改善油藏层间、层内非均质及油水流度差异矛盾,进而能够大幅度扩大非均质油藏的波及体积及驱油效率,从而大幅度提高化学驱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551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410191660.2
申请日:2014-05-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的是一种模拟层内均质性的二维可视渗流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它由高清摄像头、二维可视填砂模型、驱替动力供应系统、驱替压力及图像采集处理系统和支架组成。二维可视填砂模型放置在支架底座(含透视光源)上并与压力传感器相连,其底部透明板和水晶板之间设有石英砂填充腔;底部透明板中部设有进、出口通道,进、出口导流槽位于进、出口通道及导流筛条之间;嵌有橡皮圈的上盖板放置在水晶板上,水晶板与上盖板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底部透明板与上盖板通过12颗螺丝固定压实。本发明专利能够模拟层内均质性的渗流条件进行可视填砂驱油实验,利用配套的物模参数和驱油效率评价方法实现对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045412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802792.7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吸采油用渗吸剂评价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渗吸瓶和渗吸管,所述渗吸瓶的顶端带有刻度管,所述渗吸瓶的瓶体下方开有进口,所述渗吸管包括中空的管体、用于封闭管体两端的堵头和设置在管体内的多孔垫片,多孔垫片的直径和管体内径相同,所述堵头包括盖片以及固定在盖片上的凸台,所述盖片上设置有紧固螺栓孔和出油口,出油口与出油通道连通,出油通道设置在堵头内部,所述凸台塞在管体内,所述凸台外径大小与管体内径大小相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易操作,可加温,重复性好,实验周期短且可视的渗吸剂评价实验装置及方法,为渗吸剂筛选评价及渗吸采油规律研究提供了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4005744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410271642.5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化学驱油剂与储层渗透率匹配关系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串联微孔滤膜流动实验装置,包括:压差控制及测量组件、模块组合式串联滤膜单元组件、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组件;压差控制及测量组件包括无油空气压缩机、稳压泵和压力感应器;模块组合式串联滤膜单元组件包括储液装置和微孔滤膜安装装置;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组件包括与计算机相连接的天平和重量压力测量软件系统;重量压力测量软件系统记录压力大小和流出液质量并进行数据采集;微孔滤膜安装装置用来安装直径为47mm的微孔滤膜;压差控制及测量组件、模块组合式串联滤膜单元组件、数据实时采集、处理组件通过软管连接起来,并用阀门来控制串联实验。
-
-
-
-
-
-
-
-
-